APP下载

“全国看病中心”折射医疗结构失衡

2015-06-10黄春景

祝您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卫生北京

黄春景

日前有报道,由于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使北京三级医院不堪重负,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甚至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对此有关人士建议,应优化区域医疗资源的布局,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医疗资源疏解、三级医疗机构合作办医、完善医保等措施,加快提升省、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首都就医压力。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和抽样测算,2013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中外来的就达3036万人次,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北京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这样的数字让人备感惊愕。为什么患者纷纷涌向北京?因为医疗技术手段先进和医生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权威性,相对的是地方医疗技术手段的落后和技术力量的薄弱。据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正是这种医疗资源结构的失衡,让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试想,如果地方的医疗资源也跟北京一样,还会有那么多患者赴北京就医吗?

造成这样的现象,表明患者还不信任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说明还没有真正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比之下,与北京毗邻的河北省就显得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结构塔尖强大、塔体单薄、塔基薄弱的失衡现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初期导致患者看病难是因为医疗资源严重缺乏,而如今患者“选择性看病”则是医疗资源结构失衡等造成的。自医改启动以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弱的步伐未曾停歇过。遗憾的是,目前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京冀地区医疗资源布局严重不均衡,医疗秩序不够合理。我认为原因在于:一方面,北京、河北医疗资源差距较大,导致大量河北病人到北京就医;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医疗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

对此,笔者为医疗资源结构失衡开出几个“药方”:一是加快调整各级卫生医疗资源的配置格局。二是政府应适度控制大型医院扩张,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基层医院和基本医疗,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条件。三是要从基础上强化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让更多病人放心地在基层医院看病。四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医疗体系,建立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满足不同人群求医的需求,形成新型医疗体系,从体制上、从行业管理上重新整合新的医疗机制。

说到底,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不论是对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而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病人医疗成本的提高,基层医疗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推进首都医疗资源向周边省市疏解,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已显得刻不容缓。什么时候,“全国看病中心”变为“哪里都适合看病”,医疗资源结构失衡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就近看病就医的愿景将成为现实,患者自然也就不再为看病难发愁了。 (编辑 林 妙)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医疗卫生北京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