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
2015-06-10叶雷
叶雷
人类世界的演进,在纵向上,是基于人文由低级到高级不同社会形态更迭的序列;在横向上,原始、孤立、相互闭塞的人发展为逐步联系密切、逐步开放的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自由共享整体的过程。它的基本逻辑是,革命性的技术解放人的“连接”,解放了的人的“连接”改变人文,人文的改变构建新的世界。随着网络连接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世界”,已从一句断言成为了普遍共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连接时代、扁平时代、粉丝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感性时代、娱乐时代……一个“××时代”已根本无法详尽描述这个时代,标志着这个时代正在进行综合复杂的变换,也预示着人类正在演进一个新世界。
每一次时代的变换,都赋予了人们一次重新站到起跑线上的机会。“形而上者谓之道”,顺势而为,方能伫立潮头。寻找风向,就成了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大变换时代,我身处何方,我到哪里去?由于处于时代变换中的人们,大多数都只是“摸象的盲人”,所以未免产生“互联网焦虑”。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是什么?正是徐昊、马斌两位作者在《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新世界》一书中尝试要解决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这是信息时代进化的必然,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更是理解“互联网思维”的关键钥匙,因为“这次时代的变换,不仅仅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上的颠覆,其本质是人的更新换代,准确地说它是思维的大变换”。
从技术的角度,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就是“连接”累加的演进。最开始,是机器连接机器的融合及交互构成“终端网络”;随后是以“终端网络”为基础,累加超链接形式形成的内容连接内容的融合及交互构成“内容网络”;再随后是以“内容网络”基础,累加个体连接个体的“关系网络”,融合及交互构成“服务网络”;正在变换的时代,则是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的进一步互连互通及基于这种连接的社会协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种网络智能交互关联,将使物联网时代彻底模糊不同网络的界限,包括人在内,所有的一切都既是终端,又是内容、关系和服务。连接的扩大,意味着开放的扩大不可阻挡,在这意义上,我们说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开放。
互联网让一切成为终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让一切成为信息,改变了媒介的传播形态,这正是书中“科技延伸媒介”论述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承载方式上实现了从文字时代到形象时代的嬗变,在信息传递效率上实现了从1到N传递到N2传递的嬗变,在信息含量上实现了从经验时代到大数据时代的嬗变,在信息传递结果上实现了从不透明到透明的嬗变。
麦克卢汉同时指出,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科技的换代,媒介的延伸,最终都会引起人和社会的变化,它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书的下篇“媒介更新人文”,则从四个维度分析了媒介更新对人文产生的影响:思维模式更新,从理性时代到感性时代;时间感更新,从慢时代到快时代;空间感更新,从科层时代到扁平化时代;目标感更新,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当一切相互连接,一切都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了,世界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你”是世界的中心,而世界就是“我”,所以,“你”等于“我”,社会进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催生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世界。
所以,互联网催生的时代变换,对中国来说,显然不只是“人文重塑商业规则”那么简单,将在器具、制度和思想三个层面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可能正如“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肖知兴说的那样: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改变,也许是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威权主义价值观让位于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核心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更激进、更年轻的一代人甚至进一步要求“自主、掌控、异议”,这些价值观都与建立在等级、命令和控制基础上的传统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强烈地对抗。奥巴马团队2008年竞选总统的成功,到今年中期选举的惨败;台湾地区马英九2008年“万人迷”的光环,到如今“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的惨败,民意为何瞬息万变?基本盘为何不靠谱了?就是因为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成了构建和传播人们价值观的基础性的底层设施,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构建的新时代、新世界。
“连接”是互联网的起点,人文更新是它的终点;“连接”没有终点,人文更新实际上也没有终点。互联网构建的新时代、新世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连接、交互、协作、智能会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变成现实,机会遍地,我们都是别人的机会,所有人也都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机会,我们就没有机会,所有的机会都会基于市场化和民主化。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已经清晰,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应该从空间和时间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互联网构筑的数字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存活在那种趋势和逻辑中,把不属于那种趋势和逻辑的东西抛弃掉,最终在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中实现“我”和“我们”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