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自主健体习惯培养
2015-06-10朱功兰
朱功兰
良好的自主健体习惯,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拓宽教学视角。小学是形成自主健体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享受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情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自主健体习惯的培养我有以下思考。
一、自主健体之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任何情感的交流,都必须基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处于萌芽阶段,具有不稳定、难控制、无规律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更要求师生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信任。
二、自主健体之本: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我看来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旨在推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而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也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应作为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会善于运用多样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与“自由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例如,六年级体育课的游戏内容是“数字接龙比赛”,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合作交流,从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方法,体验到勇于克服困难精神的重要,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
2.兴趣与实际相结合
小学阶段学情特殊,这一阶段是初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起点与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心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更难受控,因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更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与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开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游戏,以活跃课堂氛围。每个学生拥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游戏:“三人五足跑”,刚开始可以采取三人同时进行,先比稳。等比完两轮下来,学生掌握了比赛经验,教师就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增加难度,变成“五人八足跑” “七人十一足跑” “多人多足跑”等,通过集体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3.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计划可以说是自主健体的法宝。由于学生的自我能力局限,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以此规范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计划要遵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原则,鼓励学生日常生活中也制订锻炼计划,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时间的家长可以监督和配合学生一起来完成,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制订的锻炼计划。
三、自主健体之重:有目标的考核方式
有目标的考核方式是自主健体之源。体育考核包括三大块:体育的基本技能,课堂常规,体育理论。理论考试形式多样,如口头形式、当堂学、当堂测验等,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常识及国家、国际大赛知识等。至于课堂常规方面的考核,教师应建立课堂制度,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上体育课要请假;学习过程认真听讲,不乱说话,练习时积极参与,听从指挥,以规范化的纪律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一些技能考试项目,可以让学生自主训练,然后进行自主选择,确定适合自己的考核项目,确定好后加强训练,达成目标,然后让老师帮着进行考核。这样,教师就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的一个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就能达到教师设立的目标,学生看见自己的成果,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消除了自卑感。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必然要求提倡自主健体教学,在自主健体教学模式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享受“我运动、我健康”的快乐。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最强的大脑,而且也要有坚强的体魄,自主健体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并帮助其建立“终身运动”的体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