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课外资料搜集和交流的泥潭

2015-06-10杭斌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外资料交流

杭斌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是基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们越来越重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并积极地将课外资料性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然而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认真的倾听、及时的评价等原因,学生在进行资料的搜集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缺乏深化的任务式搜集和交流

教师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耗时耗精力,效果甚微,语文课变成了资料交流课。如《介绍一个少数民族》口语交流课上,学生纷纷拿出资料:有的举着从《课课通》上撕下来的资料,一字不落地读起来;有的拿着家长龙飞凤舞摘抄的三四张手稿,结结巴巴读着,根本不知其所云……究其原因,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式地去搜集和交流资料是其次,关键是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能力差异,课前设计好资料搜集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搜集,并积极地进行信息的处理,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将信息表达出来。如:学习《梦圆飞天》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媒体关注”“魔鬼训练”等搜集主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进行搜集,并引导学生在合适时机进行交流。汇报当中,同学们兴趣盎然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有的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杨利伟“魔鬼式训练”;有的播放着从网上剪接下的“神舟5号”升空和杨利伟拍摄的美丽太空的视频等。这些经过精心搜集和筛选的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了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抒发了学生的豪情壮志。

二、缺乏深思的过场式搜集和交流

走进课堂,资料交流时可谓是一派“繁华”景象:学生们小手如林,争先恐后。至于此时汇报的同学到底讲了些什么,几乎没有同学关心。这样的交流缺乏倾听,是一种过场式交流,根本起不到补充资料、丰富资源的作用。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不但要让学生“听见”,还要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因此,我们要在交流学习资料时唤醒学生的耳朵,让学生会学、善听、乐听。

如品读完《青海高原一株柳》,我引导学生: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还认为这仅仅是一株柳树吗?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机械地报出一些名人:桑兰、阿炳、霍金等,根本没有将这株柳树的精神内化到心中。我进一步激发:他们与这株柳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能结合你课外阅读所了解的信息叙述就更好了。同学们个个屏息思考,几分钟后,陆续举手回答。有的说: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想到了司马迁,他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负重,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有的说: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不向逆境低头,以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最后成为了一位作家……这样的交流充分利用了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张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的精神。

三、缺乏深度的无评式搜集和交流

深入课堂,我们发现有些老师为了追赶时髦而象征性进行课外资料的交流。这样的资料交流,根本就没有立足课堂,关注学情,照顾文本,是一种因缺乏评价而无深度的无效交流。理想中的资料交流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托文本,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全体学生对交流的资料展开讨论,及时捕捉交流过程当中生成的有效信息,为深化理解课文内涵、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服务。

如《月光启蒙》一课,大部分学生对“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理解比较片面,依据“母亲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断定作者是一位诗人。这时,一位同学自信地站起来说:“其实,他是个煤矿工人。”同学们都很诧异,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并积极地组织同学交流孙友田的生平和课文的写作背景,并引导学生讨论:孙友田怎么会从一个煤矿工人成长为诗人?课件出示他的散文《黑土地》:“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思考片刻,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的感受:“我发现了母亲和儿子的工作都很辛苦,但大家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觉得作者特别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作者唱歌;作者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等等。本节课资料的适时反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和感悟到课文的写作方法,最大限度地体验搜集和交流资料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传递资料的能力,是时代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使命。我们只有改变任务式、过场式、随意式的搜集和交流,才能走出课外资料搜集和交流的泥潭,有效引导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走进社会、走进自然,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课外资料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