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词成链,打开高效阅读那扇窗
2015-06-10张丽萍
张丽萍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富有创意的编排。它以诗歌般的韵味、散文般的意境、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儿童在情境中识记汉字,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阅读教学中能否通过构筑词串来帮助学生阅读,提高其阅读能力?文本中那些精彩的词语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如果能将它们连缀成串,牵一发而动全身,织出一条条线,创设成一个个立体、灵动的词语空间,让学生徜徉其间,凭借词串传达的信息促进阅读、理解、感悟和表达,阅读教学将变得更为灵动高效。
一、梳理词串,进行知识归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对于有联系的知识总是记忆得更快更持久。阅读教学中根据词语特点将其分类之后再进行教学,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文本的正确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比如:《小鹰学飞》一课的教学,老师对文本的词语先进行归类:“燕子”“青蛙”“蜜蜂”是动物类;“商量”“藏在”“相见”中的生字都藏着后鼻音;“刮起来”“暖和”“哥哥”“妹妹”“接着”都带轻声……然后按照归类后的词串进行朗读、识字教学。这样学生不但很快读准了字词的音,识记了生字的形,了解了字词的义,而且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类的概念,发现了词语意义上的联系,词串教学实现了词语教学的增值。
二、巧联词串,达成整体感知
1.理清脉络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而要整体把握教材就得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但在实际教学中,理清脉络、概括文意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另辟蹊径,巧妙地让学生达成目标。词串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教学《开天辟地》一文时,教者精心选取了一组和故事情节发展相吻合的词串:
混沌不分、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顶天立地 变化多端、改天换地
教师先请学生分行朗读,接着引导其观察思考:读着这些词串,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些词串都是在说盘古开天辟地的事。”有的说:“每一行词串里都有一个‘×天×地的词语”……教师顺势引导:“对!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词串,找一找每行词串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有了词串的依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选用词串中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很快被顺利突破。
由上述案例来看,在朗读词串、运用词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脉络、把握了主要内容,还结合具体语境学习、积累、运用了成语。词串教学,可谓一举两得!
2.提炼主线
高年级的课文线索比较复杂,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叙述各有铺陈又相互关联。比如《二泉映月》一课,既有对月光的描写,也有对阿炳的介绍,还有对《二泉映月》的描述,月、人、曲、景融为一体。这样的长文如何指导学生抓住主线,去读“短”、读“薄”?教学中,教者把文本中的四字词分成三类:
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经历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热爱音乐、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向往光明、恬静激荡
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引导其发现词串的特点,初步领略月光的幽静、阿炳身世的凄凉与乐曲的跌宕,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文章的脉络逐渐清晰,文本的主线得以呈现。由此学生对整体的感知深刻而生动,为后续的品味文字、积累语言、体会情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诵读词串,欣赏语言韵律
汉语历来讲究韵律和节奏,主要表现在音节的重叠和押韵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美的文章都运用了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语短句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它们节奏鲜明,音韵悠长,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语言特点巧妙组合,串起一组组美美的词串,学生则可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教学《槐乡五月》这篇优美的散文时,教者选用了以下几组词串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槐、槐树、槐花、槐花新蜜;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山山洼洼、坡坡岗岗、 一片白茫茫;嗡嗡嗡、啪啪啪;香的粉、甜的蜜;白生生的槐花、喜盈盈的满足、香喷喷的槐花饭。
上述词串就像一首富有韵律的小诗,学生在诵读中不仅感受到了槐乡槐花飘香的特点,对词串的音韵美、形象美、内蕴美也进行了多方面整体性的欣赏、品味,感受到了语言文化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大家读得兴致勃勃、趣味盎然。
四、品读词串,感悟文本内涵
1.丰满形象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章一般以刻画某一个主要人物为重点,辅以次要人物进行烘托。针对这类文本,我们既可以直接从重点人物形象切入,也可以从次要人物入手,反衬感知其重点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教学《九色鹿》这篇文章时,教师先请学生默写一组词串: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请学生思考:这组词语刻画了谁的形象?学生一致回答:是卑鄙小人调达!随后教师紧扣这组词串,请学生就字面含义说说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初步了解到这些都是贬义词,都是灵魂肮脏的意思。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片段,边读边思考:调达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又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呢?联系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描述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依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借助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很快将“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词语阐释得深刻到位。有的说:“调达是见钱眼开,在国王的赏金面前忘记了做人的道义,真是无耻小人!”有的说:“调达当初跪在九色鹿的面前信誓旦旦,绝不会泄露九色鹿的住处,可是在利益面前他违背了自己许下的诺言!还算是个人吗?”有的说:“九色鹿奋不顾身救了调达,可他不但没有感恩,还出卖救命恩人,这种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让人不齿!”……此时,调达的形象与词串紧密结合并深深印在了学生头脑之中。这样的学习,不但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帮助学生完成了情感的体验,达到了以词串文的目的。
2.感悟主旨
词串是微型的文本,是开启文本内涵的金钥匙。它们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表现力,只要巧妙而准确地把握这把金钥匙,“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能带领学生们走进真、善、美的心灵栖居地。
《特殊的葬礼》一文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昔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反映了葬礼的“特殊”与必要,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教学中,教师巧用文章中的词串进行对比,在品读中结合文本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其主旨所在——
教学中,教师出示两组词串: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逐渐枯竭、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在学生朗读后引导其发现两组词串正是表现大瀑布今昔截然不同的景象。随后请学生寻找对应段落,自主阅读体会,引导其紧扣“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三个词语,在交流讨论、反复朗读中感悟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接着,抓住“逐渐枯竭”“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三个词语想象画面,在一遍遍的对比朗读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很自然地就悟到了文章的主旨——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后,再用写的方式把这些词语还原到学生的语言运用之中。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词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浑然一体,学生的理解感悟便水到渠成。
灵动的词语如同一曲曲欢快轻盈的旋律,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文本,梳理归类,巧妙组合,智慧运用,定能打开由词串教学通向文本感悟的那扇窗,让学生的文本阅读走向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