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声

2015-06-10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楼主歌者高二

【原帖展示】

楼主九:山西省实验中学 高二(2)班 荣文慧

话题:掌声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一分一合,便生掌声。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掌声。运动会上,我们不仅为冠军鼓掌,我们更为3000米长跑中落下别人足有两圈的“胖子”喝彩;我们为同学巧妙的解题方法而鼓掌;我们为他人唱出的优美歌声鼓掌。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人为一不小心而撞上玻璃门的同学鼓掌,有人为他人的表现而不知缘由的盲目鼓掌,甚至为别人的出丑与失败而鼓掌……莫言曾说:“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同样的道理,掌声也应如此。

那么,你的掌声,每次又是为了什么?为了对他人真心的喝彩,为了对表演者的尊重,抑或仅仅只是附和别人,还是一种纯粹的敷衍?……

掌声响起来,你心可明白?

跟帖一:高二(1)班 孙梦渔

……灼热的日光格外苍白,视线亮得有些疲乏,人们都早早聚集,有的还打着哈欠。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仿佛一声鸡鸣,混沌中的喧嚣戛然而止。不多时的一阵寂静即刻引发了人群的涌动。天台前的官兵一面推搡着人群,一面又被迫后退。男人们个个挽起袖子,裤腿上还点着些稻田里携带的泥水,似乎正等着这表演的结束好回去接着干活。几个肥胖的女人边撸撸怀中的襁褓,边向前提着身子,于是孩子啼苦便成了一种开路方法。

干涩的阳光里总算是有了些生机。刽子手腰间的红绸显得鲜艳了很多。伴随着刀把儿上嵌套的铁环的碰撞,大刀终于抡起来了!刀锋太耀眼,人们只得望向那个弓着背几近匍匐的可怜虫,有的顺手拣起几片烂菜叶一边说笑一边砸向那个不知名的陌生人。

随着刽子手的尖锐嚎叫,在刀光与万缕视线的交织中,刀面迅速与空气摩擦……现场静得生怕听不到空气撕裂的声音。

果然和预想的一样,一片殷红。人群先是一片哗然,随即掌声伴着欢呼声阵阵响起来,直至人群哄散,满足地踏过怨魂栖居地——菜市口……

重读莫言的《檀香刑》,我的耳边总出现幻听,那已经远去了的掌声愈加清晰起来,从历史一路响来,从彼时到现实。我不知道临刑之人听到这掌声心中会泛起何等滋味,也不知道鼓掌之人受何驱使如此卖力,更不知道周围听到这掌声的人会有何触动……我只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讲,掌声不亚于一种对人性的凌迟!

楼主点评:细腻而冷峻的画面描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屏息凝神的历史场景。听着耳边那一阵阵的掌声,你是否觉得此刻的世界这般陌生,令你恐惧?你是否在心中隐隐地担忧着什么?你又是否悟出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跟帖二:高二(2)班 申阳坤

从唱歌新人到一名真正的歌手,我的心境几经转变,才渐渐领悟到掌声的含义。起初,我享受着歌唱的愉悦和热烈的掌声,它们给我带来虚荣感,为此我加倍努力,想获得更多赞美。可我,却从观众淡然冷漠的神情中换回空虚和麻木的掌声。我迷惑:是我唱得不好,还是歌曲所传达的含义根本无法打动观众?我心灰意冷,失去了唱歌的动力。随着表演经历的增多,我的歌唱技巧更娴熟高超,歌中的感情却空洞洞的。每一次表演完毕,我尽量看清观众的脸,听清他们的掌声,这其中总不乏有全情投入、全情鼓掌的观众。面对他们满满的热情与真诚,我充满了愧疚。怀抱着这些纯粹心灵的期待与鼓励,我努力让自己的歌声富有真情实感,这又让我重新感受到歌唱的快乐。同时我也明白了:歌者的情唱甚于技唱,没有情感与内涵而只追求技法的歌者是行不远的;歌是唱给懂的人听的,也只有懂的人才会献上最真挚的掌声,有这样的掌声,我便有了存在的价值。我想,歌者应该不为万人崇拜的虚荣,只为掌声传递出的肯定与鼓励。

楼主点评:作者以一个歌者的身份,带领我们去聆听、感受掌声响起带给人的感受。“我”由开始的快乐享受,到后来的麻木厌烦,再到最后重拾歌唱的真谛,将观众的掌声感染力缠绕于其中,双线行文,让读者在螺旋上升式的形式下,感受到掌声的魔力与歌者反思的真诚。

跟帖三:高二(2)班 郭湘  “思且跟之”

掌声,往往是三两个人拍响后,众人秉着“姑且跟之”的心态继而全体雷鸣,可这雷鸣的掌声又有多少是经过思考的呢?

叔本华说,“不要让你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针砭的就是这种心态。在我看来,掌声代表了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某物、某个瞬间、某个画面的态度,是个人对于环境做出的心理反应。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对掌声负责。别人鼓掌自有他的道理,可那不一定是你的道理;他也许因为登台者长得与众不同而鼓掌,也许会因为登台者某个滑稽的动作而鼓掌,可你也许只为了登台者精妙的思想而鼓掌罢了。所以,在他人鼓掌后,我们要琢磨:此情此景,我要鼓掌么,登台者触动我了么?别人鼓掌有他的道理吗?不然,掌声可能成为因盲目地顺从而显得刺耳,毕竟鼓掌者中也不乏有出于某种负能量的心态——嘲笑登台者的缺陷、失误,凡此种种。

其实,不假思索的掌声代表的是一种从众心理,这“众”中,好与坏的影响同样广泛。出于赞扬的掌声益处自不必说,而出于恶意的则会令人难堪,令人讨厌。如果人人都在鼓掌前思索几秒,相信那些充满恶意的掌声就成不了气候,掌声也会因此纯净和谐许多。

那么,朋友们,何不“思且跟之”呢?

楼主点评:一分一合,即成掌声。但简单的动作也背负着沉甸甸的使命。作为掌声发出者的我们,更应重视起来,让掌声每一次的响起,都有因有果,都有情有理。

跟帖四:高二(2)班 赵伟超   此处不应有掌声

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在古都南京拉开帷幕。赛场上掌声、喝彩声如涟漪在空气中荡漾开来,但有一处不和谐,显得那么刺耳、尖锐。endprint

它来自体操比赛——一名日本运动员由于动作失误,从平衡木上摔下,周围的观众脸上浮现出的却是高兴的神色,不时有掌声从观众席传出,其中还夹杂着讥讽、嘲笑与嘘声。这名日本选手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朝观众席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示对刚才失误的歉意。

我不清楚当时看台上的人有怎样的心态,但这一幕却至今都令我感到不安。我也希望中国队赢,但是,我绝对不希望中国的赢是通过对方发挥失常实现的。所以,当对手失误时,我也并不感到高兴。幸灾乐祸是一种心理阴暗的表现吧?尤其是当对手是令中国人敏感的日本人时。《奥林匹克宪章》里明确规定:体育要与政治分开,南京观众没有必要把历史情绪带到青奥会运动场,也许我言重了,但我总觉得观赛要有一道文明的安全阀,否则我们便会回到丛林社会中。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得到类似的掌声吗?

请记住,此处不宜有掌声,我们需要得到尊重,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人尊重!

楼主点评:鼓掌也凸显文明与涵养,观赛中不合时宜的、没有风度的掌声会“榨出你皮袍下的‘小来”。携带“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的掌声不应响起。

跟帖五:高二(2)班 白宇飞 美文推荐

看完楼上的几篇帖子,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一篇相关美文,王开岭先生的《泡沫掌声与激动的舌头》,思考独到而深刻,特“拿来”片段与大家分享:

闻一多先生有篇《掌声与决议》,其中写道:

“看多了苏联历史上的档案,‘掌声两字在我眼前出现的次数如此频繁……其频率大概只有电脑才统计得出来。领导人讲话的记录稿上(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莫不如此),到处都是‘掌声。每一段,甚至每隔几句都用黑体字注明——‘掌声。尤其领导人发出呼吁,喊口号或讲话结束时,那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全场起立,高喊乌拉,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这里的掌声并不是两掌相击发出的声音。在这许许多多而又雷同一致的会议上,掌声成了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工具发出的声音。”

绝对的权力需要绝对的“拥护”做底气。绝对的统摄需要绝对的“一致”做护身。

这经久不息、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浮载的,不是别的,正是虚假的皂沫真理,气泡吹出的满分。

可政治家偏偏迷信这圆满,迷信这虚构的蜃景,迷信这荒唐的民意测试。他要看到一张张雷同的答卷,填满预期的“标准答案”——那答案从不保密,更无须动脑筋,只要懂点利害常识和为臣之道即可。

虽然此掌声与心灵无关,全然工具所为,类似蜂箱、扩声器和电子合成的音效,但政治家要的就是这阵势,这排山倒海的群啸和震耳欲聋的音量,令之陶醉不已,除了壮胆,更为唬人,震慑异己。

一个时代的灾难,正是在惊人一致的“坚决拥护”下受孕的。

一个最坏的决议,正是在不加思索的“全体通过”中分娩的。

盛大的泡沫,制造了巨大的价值陷阱和灵魂黑洞。泡沫多深,消耗与虚掷即多大。德意志陷进去过,俄罗斯陷进去过,大中华陷进去过……一个民族的文化能量、智识、伦理、操守,几代人的生命、青春、尊严、激情,即被粉碎在一架架疯狂的政治涡轮下,溅着血光和肉沫,伴着绝望与呻吟。

……但泡沫有最大的天敌:阳光和时间。要知道,掌声也会背叛掌声,泡沫也会遭遇唾沫的痛击。

楼主点评:“拿来”分享也是一种别样的跟帖参与,与我们稚嫩却真切的笔触相比,王开岭老师的思考更能提升我们的认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为五楼点赞!endprint

猜你喜欢

楼主歌者高二
歌者
网络代有才人出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裸露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超搞笑问答
不看后悔的神回复
大神的回复
细分析 勤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