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斯风骨话谢安

2015-06-10张雨凡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王献之谢安名士

张雨凡

文人最理想的人生,莫过于成就一番功业,又能高扬自家性情。艰难中,锄奸抗暴匡扶国家;潇洒时,功成不居去留无意。身处世间,无论红尘如何险恶翻滚,都站在高处,始终不失内心的高贵。

《白石郎曲》有言:“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词让人不由得想起嵇康,但我总觉得谢安更适合这曲子的意境。如单看“郎艳独绝”,想来谢安石定然不如卫玠、潘安之辈,然而,他有更加难得的风骨,清如玉石,温润天成。政治家、厚黑家只道他是鼎盛一时的权贵、总揽朝政的权臣;文学家、艺术家却把他当作潇洒出尘的名士,举手投足都明澈似清泉,风高比星辰。

一千七百年来的文化名人们,对谢太傅这“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面对“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殷切期盼,他只是袖子一挥居以兰比,行以竹喻,自在地游刃于诗画之间。夫人谢氏指着富贵的本家兄弟说“丈夫不如此也”的调侃,也没有让他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他好似一个孩子,手掩口鼻道:“但恐不免耳。”

悠远的月光在历史的风尘中,投下他率真朴直的影。不免,不免,也有无奈,纵使他的心不属于这尘世。之前多少纵酒,多少嬉游,多少淡然自若,多少绝世风姿,终将随风而去,只有他静逸出尘的风骨,依然如皓月当空。

淝水边,前秦陈兵百万,投鞭断江,却如六百年前的巨鹿,项羽破釜沉舟身先士卒终结了强秦的恶统治。历史总是喜欢开如此玩笑,喜欢重复地昭示一些事实。谢安不需要勇冠三军的神力和血脉贲张的勇武,哪怕是以孤军面对号称百万的虎狼之师,他也一样不动声色,甚至谈笑自若;哪怕是在朋友面前,他也一派安泰神色,只以“小儿辈大破贼”一语淡淡带过。既不要热血沸腾劳师动众的祭旗誓师,也不要西楚霸王坑杀降卒自鸣得意的炫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是安石真智慧;处变不惊,宠辱偕忘,方是安石潇洒处。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超然傲物又淡雅出尘的名士不是没有,如嵇康;足智多谋而神机妙算的策士不是没有,如诸葛亮。然而两者兼具之人,却真的凤毛麟角。千年华夏隐士辈出,深山与田园之间,满是思考着出世或是入世的头脑:介子推隐居绵山不食其君禄;诸葛亮隆中出山定天下三分;陶弘景隐居不出甘为山中宰相;林和靖自甘高清一心梅妻鹤子。隐士们关于理想取舍万殊,难分是非。

但对谢安来说,出山抑或坚守对他有什么区别呢?他都是一样的从容不迫、进退淡然。他没有放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论,没有喟叹“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自负,他不在意其他所谓“名士”的嘲弄,不在意自己能否名垂青史。坦达一笑,面对飞落如雪的悲苦;衣袖一挥,拂去所有惹人的尘埃。

筑屋先筑骨,因此宫殿威严,寺院肃穆,园林淡雅。而观谢安风骨,才知道名岂虚成。《蒙求》中用两个字评价他:高洁。温文尔雅却风华耀眼,人淡如菊亦节操不凋。这两字虽短,却也足够了。

“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或许,谢安是真的仙人,让“风歌笑孔丘”的谪仙李白在他墓前都自惭形秽俯下身来,恨未能生于同岁,领略其潇洒。

而折服了千年后的我们的,又是什么呢?这声名?这俊秀?还是那千百年来读书人不为沧海红尘所磨灭的风骨?

(指导老师:毕慧超)

故事一

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都是从他过江后,慢慢建立起来的。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古人的眼光,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东汉时评论人看“骨相”,魏晋时评论人重“风神”,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立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不过,后来看,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理,谢安后来果然是“不减王东海”。谢安很小就出名,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故事二

“潇洒”的来历

有件事很有趣,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知道吧,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哈哈,潇洒!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的最早出处!

故事三

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想从建康回家里去,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啥也没有,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想了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哈哈,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呢。

清扬留言

谢安风骨,自古以来便为许多文人所钦仰赞叹。他出身豪族,多才多艺,志趣高洁。隐居山野时,游山玩水,寄情诗文;出仕后,又能凭自己的胆识才华,顾全大局,竭力辅政,成为朝廷可以倚重的功臣,挫败桓温篡位意图,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和平。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徘徊在文学家和政治家之间,既有才华在文学上耕耘出一片天地,又能在仕途上大展抱负,即所谓“出文入武”,在文学和政治上都能取得卓越的成绩,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最想达成的理想。而谢安风骨俊秀,淡雅出尘,便是许多文人理想的潇洒人生。

作者感慨钦慕于谢安的风骨,也让我们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的人生选择。结尾处的疑问,自然早已有答案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献之谢安名士
于右任:一个做官的“名士”
“东山”是指哪座山
王献之依缸习字
区广安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论魏晋名士百态相
身教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李邕题三字半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