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鼓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015-06-10贾文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鼓励个性化

贾文杰

〔关键词〕个性化;鼓励;积极自我概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要任务,除了追求学生成绩的优秀、教学指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虽说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千篇一律的鼓励方式,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案例一:内心脆弱的小强

在班上担任社团部长的小强性格随和、善良、责任心强,但他却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激情与快乐,更是难得听到他开心、自然、爽朗的笑声。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强家庭富裕、和睦、幸福,所以排除了家庭经济、环境方面的压力。为了走近小强内心,也为了不“打草惊蛇”,我有意在全班布置了一篇周记《我的烦心事》。通过周记我发现,小强的家长对他的学习非常关注,再加上他属于完美主义者,事事追求完美,又很注重别人的评论和看法,于是学习上的弱势成为了他心中沉重的负担。

对上述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后,我决定先从学习方面对小强进行鼓励,想让其通过学习上的进步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其他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利用晚修时间,我约他到课室外面进行了一次交流。像鼓励其他学生一样,我对他说:“只要从现在开始,勤奋、努力、坚持付出,就一定能取得进步。但如果此时就自暴自弃,那将来肯定一事无成……”小强接受了我的观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他学习劲头十足。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几次大型考试中,小强的成绩不进反退。面对成绩单,他再次沉默了。一学期辛辛苦苦的努力、拼搏,却是这样的结果。这种结果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的经历,也很理解那种痛苦与迷茫。该怎么安慰他呢?刹那间,先前对他鼓励的话语又回响在我耳边:“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勤奋、努力、坚持付出,就一定能取得进步……”难道我说错了?老师不都这样鼓励学生吗?此时再与他谈“别灰心,慢慢来,你还有时间”之类的话语,在他看来也许只是一些空话、套话,只是对他的一种敷衍罢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方式和他进一步交流?一时间,我也陷入了沉思。看来我必须重新调整思路了。

本学期刚开学,小强就没有以往的那种学习劲头了,对班级工作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在宿舍也因起床太晚而连续被扣分。可能上学期的成绩已经让他对学习的信心跌到了谷底,而且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必须尽快找他好好沟通一下了。

那天正值班级对宿舍扣分情况进行总结,大家谈到了小强的扣分情况。总结一结束,我便约小强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很紧张,生怕我责备什么。于是我有意先找了些轻松的话题聊,让他能放开自己,不要太拘谨。看他放松后,我半开玩笑地跟他说:“现在大家说你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了!”他第一反应便是“老师我以后一定早起”。听到此,我内心不知是温暖、感动还是怜悯,抑或是三者都有。我说:“你目前的表现我完全能理解,因为我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

于是,我跟他讲述了我高中的经历,谈到了当时的痛苦与迷茫,以及我是如何调整和转变的,让他产生共鸣。接着我告诉他,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才是人生永恒的财富。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坚持、善思、信心(心态)和良好的习惯。高中正是一个人磨练、塑造这些品质的最佳阶段。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如意,关键是如何面对。用心付出过,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无憾的。考虑到小强对自己学习严重不自信,我特意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名人及身边同学的典型例子,让他感觉到榜样就在自己的身边。他听完之后心情豁朗开朗了很多,并表示不管结果如何,一定努力学习,因为他懂得了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品质的培养。我听后,内心也晴朗了很多。

后续:自从跟小强交流之后,小强在各方面都有了新变化。工作上,他逐渐恢复了以前的热情和自信;学习上,他能够自我调控学习压力,多了一份坦然和平静;生活中,也能看到他的笑容了,有时甚至还能看到他与老师、同学开玩笑。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本学期的第一次阶段考试中,小强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较上学期期末整整进步了247名),而且个别科目名列班级前茅。看到这样的变化,我着实高兴,并以此为契机,对他进行进一步的鼓励,希望他能继续充实、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案例二:“不拘小节”的小马

刚一分班,小马便成了班里的“名人”,因为在他的座位周围,永远都没有“干净”二字,总是堆满了书本、草稿纸、甚至还有脏纸巾、牛奶盒;宿舍中,他也总是因值日不过关而被扣分;他的作业本上也总是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涂鸦……

我决定来“会一会”小马。通过向其以前的班主任了解得知,小马从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措施,甚至包括邀请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都无济于事。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小马非常信守自己的诺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想,小马这种情况的出现,极有可能是习惯使然,不能用简单的批评教育来解决问题。

那天,正好赶上学校卫生大检查,学生们都在积极地整理课室,小马也不例外,而且打扫得非常认真。最终,我们班荣获卫生评比一等奖。当天晚上,我对学生们为班级荣誉而付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并特别表扬了小马的勤快和用心,他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紧接着,我又补充道:“保持课室一时的整洁非常容易,但是如果要使得课室永久保持干净,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班级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后,我约小马到课室外面,还未等我开口,小马便说:“老师,我知道您刚才是在提醒我。我也知道自己平时卫生确实做得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听后,感觉小马确实挺有心,这更加坚定了我采用之前的教育方式的决心。于是,我鼓励他并问他能不能坚持在一天之内保持良好的卫生。小马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我。果然,一整天下来,小马的周围都非常干净。之后我又以同样的方式和他一天天做约定,并不断地鼓励他,他都做到了。不过我也深知如果每天采取一样的方法,他可能会感到厌倦。于是,为了鼓励他能够做得更好,有时候我会奖励他一个小小的纪念品或一枚奖章。除此之外,我还暗中安排了他的同桌来提醒和监督他,并和他同桌约定一定要做到不露声色,以免“伤及”小马的自尊。endprint

就这样,通过“契约式”的鼓励,并加以其他的辅助措施,小马维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也逐渐成了他的一种“新”习惯。同学的投诉、科任教师的诉苦变得越来越少了。

案例三:“迟到”的团支部书记

学期刚开学,小梅报名参加了班级团支部书记的竞选。但当她以最高票数竞选成功时,她却犹豫、退缩了,因为她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影响到班级的正常运作。尽管我劝她先试一试,但她依旧坚持退出。我只好尊重了她的决定。

接下来的日子中,我发现小梅特别缺乏自信,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于是,课堂上,我经常给她发言或走上讲台的机会,尽量让她参与、组织班级的一些集体活动,并在各种场合对她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肯定。渐渐地,她变得自信起来。她主动竞选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评价等;后来又成功竞选为语文科代表,成为语文教师的好帮手,再后来,她申请去班级团支部帮忙,想为班级做点事……她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这一步步的成长,让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她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确认。

第二个学期开学,团支部改选,小梅再次走上竞选的舞台。面对同学们的再次信任,这次她没有拒绝,信心满满地接下了任务。

反思

上述三个案例中,第一个案例面对的是一个内心比较脆弱但又追求完美的学生。班主任首先从小强的家庭、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寻找问题之关键,最终发现学习上的失意是导致小强整个人精神面貌不佳的主要原因。而学习上的失意又归因于小强归属和爱的需求未得到满足。于是,班主任通过对小强考前、考后心理状态的评估,对其进行“需求式”鼓励,适时适势地给予学生本身所缺乏的关注和理解,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并最终学会与压力共舞,充满正能量地直面学习。

第二个案例面对的是“不拘小节”的小马,班主任经过用心分析,得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小马的“习惯”而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于是采取“契约式”鼓励,对小马的每一次“守约行为”进行正强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三个案例面对想挑战自己但又严重缺乏自信的小梅,班主任除了语言上的鼓励之外,更是通过平时举办的一些活动,有意让小梅锻炼自己,让她的胆子一步步变大,最终敢于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是一种“脱敏式”鼓励。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所呈现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上述三类,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需要“多元化”,更需要“个性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要善于赞扬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独特性、兴趣、爱好,赞赏他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他们为成功做出的每一次尝试。这些鼓励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尽管人生路上会有很多阻碍和挫败,但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当学生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出现矛盾时,如小强希望自己学习成绩进步,小马希望能管好自己的卫生为班级争荣誉,小梅希望自己能自信、大方——但当现实并非如此时,他们就会开始自我否定。而此时,如果教师或者同学能够给予他们适当的评价鼓励,或许就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自我概念”,重拾自信。

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学生内心的困惑,要善于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面对学生的不足,也不应该一味地采用批评教育,在遵循“和善而坚定”的德育理念下,有时候采用鼓励式的教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时常观察学生、关注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个性化鼓励、持续跟进,并能针对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帮助其克服自身的不足,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本身也在成长,教学相长,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中山,528403)

编辑 / 马茜元 终校 / 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励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