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5-06-10陈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评价

陈伟

【中图分类号】G623.5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革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情境;在教学《分数除法》时,创设了同学们上体育课时活动的情境;在教学《体积单位》时,创设了“欢欢、迎迎搭积木”的故事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2、 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个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与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还可以作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例如:在教五年级上册《星期日的安排》这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學习任务,老师想调查你们这个周末都有哪些活动,到底安排哪些活动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 合作、探究

在学习“粉刷墙壁”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拿粉笔做记号,有的用尺子量,有的做记录……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而且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4、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作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三、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 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相互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 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3、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遇到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4、 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扰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评价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