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到秦汉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发展

2015-06-10秦艳辉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

秦艳辉

【摘要】本文对先秦到秦汉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做了系统和深刻的论述,旨在证明祖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饮食文化

1. 引言

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初始阶段。当时人们已学会种植谷子、水稻等农作物与饲养猪、犬、羊等家畜,这时便已奠定中国饮食的以农产品为主,肉类为辅的杂食性饮食结构的基础。先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进人真正形成时期。经过夏商周的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已基本形成。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带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稳步发展。

2. 先秦 时期

先秦是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仅从炎、黄二帝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近三千年之久。其中主要分为:炎黄时期、尧舜禹时期、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炎黄时期的社会已有相当多的人口,为了维持生计,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尝遍百草并创制了耒、耜、犁、镰等农具,还教会了部民们因地制宜种植植物。炎帝也因此被称为“神农氏”。与此同时另一个部落的首领皇帝也基于同样的原因,在教其部落成员驯养家禽、家畜种植五谷等等。 在炎黄时期,人们的主要肉类食品是猪、羊、鱼,粮食是粟、稻,蔬菜是白菜、芥菜和油菜,水果是桃、李、梨,而饮料,除了白开水便是茶。具体吃法,不外乎烤、煮、蒸三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油和盐。人们不仅懂得了“烹”,还知道了“调”,使饮食摆脱了蒙昧而走向光明,人们进入了烹调时代。

尧舜禹时期,中国古代国家已经形成。舜在位期间发生了一次特大水患,严重地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灾,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并引导炎黄子孙一改过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走上了以农为本的道路。 在饮食方面,尧舜禹时期和炎黄时期相比,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① 在烹饪时完全摈弃了以往的烧石烤法,而普遍采用了煮蒸方式。因为此时制陶业已十分发达,陶制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② 碎石工具已经出现。如:杵臼、石棒、石盘。它们可以将粮食脱皮,尔后再捣碎或砸碎,吃起来更方便些。 ③ 出现了素食。但此时素食只是供奴隶食用的粗劣食品。 ④ 诞生了“五味调羹”。“羹”即菜汤,最早的羹是黄帝首创的“大羹”。而“五味调羹”,则是彭祖发明的。 ⑤ 出现了酒。在大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期间,酒作为饮料问世了。

到了夏商周时期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一改传统的“禅让制”,强行接了大禹的“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即夏商周时期。在此期间,统治者对食品口感的追求增加了食品的花色品种,促进了食品的结构变化,引发了食品制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产生并不断丰富着饮食文化。 ① 食品原料大大增加。如:新出现的梁、菰米等。肉类最多,仅在殷墟挖掘出来的动物骨骸中:哺乳类就有二十九种,蔬菜二十几种,水果三十几种。此外还出现了酱、醋、糖等调味品和饮料。 ② 出现了菜园和果园。商时代出现了菜园,周时代出现果园。 ③ 人们开始使用冰。此时上层社会在酷夏时开始吃冰消暑。 ④ 餐具相当讲究。此时的餐具有:鼎、豆等。这些餐具都很注重形状和质地,还尽可能的在上面精雕细刻,绘上各种图案,使之美观大方,看着也舒坦。 ⑤ 始兴宴席。 ⑥ 吃与政治相联系。如:鼎由餐具变成礼器等。 ⑦ 出现了一日两餐制。

春秋战国时期 ,各路诸侯为争夺天下霸权,他们高度重视制铁业,致使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推广牛耕技术,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他们还竞相变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生产的发展,在饮食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① 肉食品相对紧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牧场逐渐减少,导致牛羊等牲畜大幅度减少。 ② 水产品备受青睐。主要是:鱼、鼋、鳖等。 ③ 出现南北食系。由于当时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导致南北两地得不到交流,再加上两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从而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食系——中原食系和荆楚食系。 ④ 注重饮食礼仪。 ⑤ 讲究饮食卫生。 ⑥ 饮食学论著问世。如:《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等。

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開创时期,也是中国饮食上的大变革时期。在此期间还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旅店,使餐饮业更趋发达。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外交流日趋广泛,烹饪原料、调味品种迅速增多,烹饪技术也显著提高。因此我国在饮食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① 面食代替粒食。秦汉时期石磨已遍及各地,人们使用石墨粉碎小麦,从而出现了面食。随着“面”的出现,各种“饼”也应运而生。 ② 两餐变为三餐。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餐制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③ 三大菜系渐趋形成。一个菜系的形成除了其独特的烹饪技术外,还有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秦汉时期形成了鲁、川、粤三大菜系。 ④ 注重食养食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药食同源”之说。在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 ⑤ 筷子已经普及。 ⑥ 羊肉备受青睐。秦汉时期人们不得乱杀马和牛。因此当时人们的肉食主要羊、猪、狗和鸡、鸭、鹅,而羊肉又被视为上品。 ⑦ 肉食吃法多样。如:炙、煮、煎、蒸、腊、膗、脍、脯等。 ⑧ 宴饮礼仪繁杂。 ⑨ 饮食差异巨大。皇帝和诸王及中级以上官员吃的是山珍海味,各种美食佳肴。而当时的平民由于灾荒、战乱而挨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秦汉时期出现的外来食品: 石榴、大蒜、葡萄、葡萄酒等等。 秦汉时期出现的新生食品: 豆腐、腊八粥、元宵、烧饼、擂茶、蒙顶差、香肠鱼、洋县黑米。

4. 结语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中华民族饮食史。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参考文献】

[1] 吴澎.中国饮食文化(第2版)[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 高城鸢.饮食之道(第1版) [M].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3] 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第1版) [M]. 时事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
功能炊具设计之我见
我国少数民族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四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
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
陕北“饸饹”与潍坊“和乐”饮食文化初探
陕北地区民族交融及对其饮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