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陈列背后的经济学:购买暗示

2015-06-10一财

大众投资指南 2015年8期
关键词:货品周转率陈列

一财

【编者按】 有些商场会将看上去很不搭配的两种货品放在同一个陈列区,比如尿布和啤酒,但销量却出奇的好。这些其实都是商家经过深度研究和论证后得出的商品陈列学。不过,千万不要小看商品陈列,科学的陈列能大大增加销量,加快商品周转率,反之则会导致客单价低下,货品周转率低,甚至导致货品滞销。

陈列的暗示

陈列手法最根本的一条是——陈列必须能激发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首先,所有的商品陈列最基本的一条是丰富感,或者叫展示溢出感,比如有一些堆头型的陈列必须将货品满满地呈现出来,让顾客一眼望去就觉得这家店铺的商品繁多,货量大、货物新鲜。假如货架上空空如也,或一些堆满、一些空置,顾客则会认为这家店铺周转率差,货品陈旧,不愿意购买。

其次,顾客最敏感的当数价格,虽然超市内可贴满打折广告牌,但这种令人视觉疲劳的做法有时还不如直接在商品陈列上体现。研究零售业多年的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指出,以迪亚天天等折扣店为例,折扣店顾名思义就是价格便宜,其就直接体现在箱包式货品陈列上,尤其是有些啤酒、饮料等,并不拆箱,仅是在样品箱上切一个小口,让顾客看到实物,其余货品全部整箱陈列。这种简单且节省人力的箱包式陈列就暗示了这类货品是低价商品。

另外,“松竹梅”日系陈列法,也是抓住消费者价格敏感心态的暗示消费陈列法。即“松竹梅”代表三档价位,大多数人会选择中档的“竹”类商品。于是很多零售业者在商品陈列时会将三档价位的同类商品并排陈列,且中档货品的货物会摆放最多,这其实是抓住顾客“松竹梅”中档消费心态,以销售更多中档商品。

还有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陈列暗示——时间段陈列法。小李是一家服饰店业主,其店内模特身上的衣服一天之内会更换3—4次。“基于人们的参考性,模特身上的衣服是卖得最快的,我们研究发现,早上是学生路过最多,下午则是家庭主妇,晚上散步老人很多,这三类人对服饰的需求不同,于是我们会在白天时段展示更多青春款和时尚女装,而到了傍晚开始,则换上价廉物美的中老年休闲装,不少消费者会根据模特身上的服饰陈列暗示来购买,这让我们店内的销售额提升了30%多。”小李说。

关联陈列法

在零售业内有一项著名的商品陈列法则——“啤酒+尿布”,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當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撞到一起时,居然引发了高销量的化学反应。

“啤酒+尿布”是一个经典案例,购买婴儿尿布的大部分并不是妈妈,而是爸爸,爸爸们在购买完尿布后通常还会买啤酒,假如啤酒货架距离婴童用品太远,那么有些爸爸就懒得购买啤酒了。而当啤酒直接陈列在尿布货架边上时,啤酒销量就会大增。

陈列辅助手段

除了消费暗示和关联陈列,商品的陈列还有很多辅助手段,而这也能提升商品销量。色彩是非常主要的辅助陈列手段,来超市购物的大部分是女性客户,她们对色彩敏感度非常高,有时候女性消费者会纯粹为了一个喜欢的颜色而购买商品。

举个例子,蔬菜有个特性就是颜色诸多,如果将一个大货架变成一个木制格子,每个格子内放着一种不同的蔬菜,包括青椒、红椒、黄椒、黄瓜、番茄等。将红、黄、绿等各类艳丽的蔬菜用时尚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顾客很大的购买欲望。

与色彩相应的还有灯光辅助陈列法。有业者指出,屈臣氏对于不同货品的区域灯光是不同的,有些需要光亮度的商品,其会集中打光,让商品看起来十分具有诱惑力,虽然顾客买回家后所看到的效果可能并不一样,但在商店内,其灯光陈列效果已经达到了。

还有些货品则需要“裸露”陈列,比如一些果蔬类商品,以往都是包装封起来,但如今顾客更多需要的是新鲜感,所以联华等商家越来越多采取“抛售式”开放型“裸露”陈列,去除各种包装后的果蔬直接被放在箩筐或麻袋中陈列,让顾客仿佛置身于农家乐场所,这也表示这些果蔬非常新鲜,值得购买。

猜你喜欢

货品周转率陈列
多出/入口仓库的货位优化研究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化学品船适装货品的新要求及实船应用
Q集团营运能力分析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考虑疲劳和工作负荷的人工拣选货品排程研究
OBM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货品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