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筑师墨菲与南京古城的难解之缘
2015-06-10刘东华
刘东华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亨利·墨菲(右)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后在纽约著名的Beaux-Arts 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1913年,他接受中国雅礼教会邀请,规划设计长沙雅礼大学,这成为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长达2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中国。
墨菲倡导的中国古典复兴主义建筑风格
在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初期,中国的西方教会机构建筑都是纯西式。传教士逐渐发现如果他们的教会建筑在形式上主动去适应中国文化,可以使传教工作更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传教士们在修建教会、学校、医院等建筑时,遂以中国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为蓝本,增加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19 世纪末期,中外建筑师不断地在新建筑设计中探索中国风格,建筑物外形上模仿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但建筑内部、建造材料及建筑方法则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成为“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发端。美国建筑师墨菲是最早根据中国官式建筑总结中国建筑造型特征的外国建筑师之一,他与教会机构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融合中西的建筑设计理念也被教会所青睐。
1914年,墨菲第一次来到北京故宫,完全被眼前这宏伟庄严的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群所震撼,他赞叹道:“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筑群,其他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都不可能找到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墨菲反复仔细考察紫禁城建筑,包括中国古建筑中装饰的象征意义和布局的风水考量等各种细节,他认为中国建筑的精华在于“以紫禁城宫殿为代表的空间形式”、“以宫殿和塔为代表的建筑形式”和“以斗拱、飞檐和彩画为代表的细部形式”。在后来的建筑设计中,墨菲尝试着努力去表现这些特征。
墨菲一直醉心于探索中国建筑传统与西方建筑技术的结合,他视中国建筑为世界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宏大但尚未被人重视的分支,期望“让建筑物本身美好宜人,以表明在体现美国最现代化的设计和建造理念的建筑群中保护中国建筑遗产的各种可能性。”墨菲认为:“现代建筑如果不能在模仿屋顶之外更进一步,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复兴中国风格。”
1926年5月,墨菲在《中美工程师学会会刊》刊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越深入了解那些由中国古代伟大的工匠建造的优美、丰富、高雅的中国古建筑,我就越发肯定,把如此美妙的艺术从单纯的考古研究转化为当今鲜活的建筑学,是值得我去花费所有时间和费用的。这样就为中国、也为世界保留住这一璀璨的遗产。”1928年,墨菲在纽约亚洲协会会刊发表了题为《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古典宏大的风格用于现代公共建筑》一文,他把当时仿古建筑的大量出现形象地称之为“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
墨菲设计的中国古典风格校园建筑作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初创的中国教会大学兴建大批校舍。墨菲的设计事务所受到教会大学筹建机构的青睐,陆续规划设计了长沙雅礼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校园建筑。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日渐深入,墨菲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他的建筑师生涯几乎都在从事着“改良式中国建筑的复兴”。
这些教会大学的建筑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中,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但也有一些被闲置或遭损毁。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称赞道:“至如燕京大学,则颇能表现我国建筑之特征,其建筑师Murphy(注:墨菲),以外人而臻此,亦堪称道。”
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近代建筑,即墨菲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规划设计。它拥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被评为中国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3年,金陵女子大学筹建,曾经在湖南长沙教会中学任教的德本康夫人担任首任校长。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开学,校址暂时选在南京城南绣花巷李鸿章故居内。此后,校长德本康夫人筹划在宁海路随园一带建造新校园。
对于大学校园建筑形式的预想,德本康夫人1918年7月25日在给墨菲的信中写道:“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它们在屋顶之下的东西也是中国化的,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去追求它的话。我认为你为雅礼大学所做的设计草图,就比其他所有我见过的建筑更接近真正的中国式样。”她希望看到除了“中式大屋顶”之外更加中国化的建筑形式。
墨菲回复德本康夫人说:“您认为建筑在屋顶以下的部分也应该保持中国式样,我亦深有同感。的确,屋顶是整个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但是中国建筑的特色是贯穿整个建筑的,它的开窗,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整体表现与细部处理等等,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想在现代建筑上获得这些精彩的中国建筑特征,是一点也不可能的,除非我们能在模仿屋顶之外再做点什么。”
1921年,德本康夫人筹集到60万美元建设经费,在南京宁海路南段陶谷(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购买土地建设校舍,聘请墨菲担纲规划设计一座美丽的校园。1922年,金陵女子大学随园建筑群开工建设。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正式迁入。
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园规划与空间布局充分借鉴了北京故宫的构图手法,结合近代西方大学三合院形制,采用主次院落和轴线对称的群体布局,形成富有空间序列感的建筑群。大学建筑格局和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思想相吻合,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分布特征。整个大学共建成九幢H 型的中国宫殿式建筑,楼与楼之间以长廊相连。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体现了墨菲对教育和美的独特观点,他设计出了“既满足现代实验所需、又非常方便生活的建筑,而且它们都有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丽的屋顶和装饰。”
墨菲与国民政府《首都计划》的制定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着手对南京城进行全面改造建设。1928年1月,国民政府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蒋介石为主席,孙科和孔祥熙分别担任工程建设组主任和经济建设组主任。首都建设委员会下设“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筹划首都未来的发展,负责制定《首都计划》。国民政府希望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的首善之区。
为营造首都南京的中国古典意象,国民政府大力宣扬中国古典式样建筑为民族形式,积极倡导在新的建筑中使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中央政治区、次要公共建筑以及商店、住宅等建筑,“大抵以中国式为主,外国式副之,中国式多用于外部,外国式多用于内部”,采用古典折衷式或古典装饰。墨菲多年来在中国各地的设计成就,把“中国古典复兴”宫殿式建筑风格推向顶峰,几乎主导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面貌。作为知名美国建筑设计师,他的成就引起南京国民政府的注意。墨菲受聘于南京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主持制定《首都计划》,他的建筑职业生涯也进入了高峰期。
国民政府希望在首都南京的建设规划中引入西方科学规划的先进理念。1929年12月,《首都计划》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在《首都计划》序言中,孙科写道:“(南京)然正惟其气象如此之宏伟,则经始之际,不能不有一远大而完善之建设计划,以免错误,而资率循。此固科学、艺术专家之事,而今则犹不能不借才于外国者也。国民政府以是特聘美人墨菲、古力治两君为顾问,使主其事,两君于城市设计、宫室建筑之术,盖均有声于国际者。其所计划,固能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而于吾国美术之优点,亦多所保存焉”。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
自辛亥革命后,中国城市近代化几乎都以拆城墙开始。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提出“以新都建设需要,将标卖南京全城城垣城基”,准备拆毁南京城墙。消息传出,社会舆论哗然,南京城墙“拆”与“保”的争论激烈,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国民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也与主张拆城者进行博弈。
墨菲设想将南京建设成一个真正中国化的首都,他建议保留南京城墙并列入规划中,提出应该用“纯中国建筑风格来设计所有的新建筑,灰色的城墙花多大的代价都要保留”,他认为城墙“是中国的象征,如果拆除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第六次国务会议批准蒋介石亲任校长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拆除南京神策门至太平门一段明城墙,将所获城砖用于建设军校讲堂。孙科、墨菲向国民政府呈文,呈请南京市政府停止拆城,态度强硬的蒋介石立即呈文辩驳。
1929年3月1日国都设计评议会上,墨菲以顾问身份对南京城墙存废问题发表意见,他认为:“南京城垣尚非无可利用之处。在计划未经决定之前,应暂予保留,以便设计。”3月5日,孙科向国民政府呈文,要求南京特别市市政府即行停止拆城工作,拆城计划最终得到制止。
《首都计划》中,墨菲提出了利用失去防御作用的城垣改造为环城大道的设想,将城墙由防御性变为公共性,发挥其交通游览的功能。他提出,“近代战具日精,城垣已失防御之作用,利用之以为环城大道,最为适宜。该城垣由海陵门南行,经南门东至通济门一部,城面宽度,几近可筑为行驶两行汽车之道路,故此部应先兴筑。”他认为,在南京这样的大都市筑环城大道贯通重要地点,“一方使市民往来不致必经城市中心,避免拥挤;一方亦使当地风景,往来者随时得有赏玩之机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战事逼近,将南京城墙作为游览道路而规划为环城大道终成泡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首都计划》中规划的许多内容被迫搁置。在此期间,墨菲在南京等地设计了一批公共建筑,例如:紫金山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大楼等,全部采用了“中国古典复兴”建筑形式。墨菲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古典风气,他倡导的复古主义风格被当时国民政府赋予民族精神的含义,影响远远超出了教会大学校园的范围。
作为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性人物,墨菲最早将西方建筑设计原则、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进行建筑设计。他在中国多个城市设计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公共建筑,尤其以教会大学的校园规划设计最为经典。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制定首都建设计划,并开展大规模的建设活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墨菲主持制定了民国首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首都计划》,他因此成为南京城市走向现代化这段历史的重要亲历者。《首都计划》是中国近代一部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构想没有实现,但它奠定了现代南京城市布局的基本框架,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