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2015-06-09安强

科教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措施建筑节能

安强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建筑普遍存在高能耗问题。对此,提出针对我国建筑应采取的相应的政策和节能措施。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77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in China

an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 Qiang

(Tangshan Qixin Museum, Tangshan, Hebei 063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building,indicates Chinese buildings ar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constructions,and indicates the measures and policies we should take.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saving energy; saving energy measures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度也迅速加大,城市建筑数量不断扩大,建筑的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

1.1 我国建筑规模发展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所以同样拥有巨大规模的房屋建筑。根据有关建筑资料的统计:近些年,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建筑面积近16~20亿m2。我国现在一年内建造的房屋面积,比目前所有的发达国家在一年内建成的房屋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我国2002-2005年全国新建房屋建筑面积统计,见表1。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 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0%。截至到2013年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共计近430亿m2。

表1 我国2002-2005年全国新建房屋建筑面积

在21世纪的前20年内,我国的建筑规模仍会迅猛的进展。据此估计,到2020年底的时候,我国的房屋面积将会达到686亿m2。

1.2 我国建筑能耗特点

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面积近430亿m2的建筑中,大多数为高耗能建筑,年能耗已接近5亿吨标煤,约占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0.7%。①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住宅还是一般性民用建筑,建筑空调的应用率飞快提高,空调设备的市场售量在以年均20%的增速发展,空调的电耗比重已占到建筑能耗比重的重要部分。在2002年,我国空调的峰值负荷已超4500KW,这近乎于2.5个三峡发电站的满负荷运行。依据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发展,预计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11亿吨标煤的能耗量,此能耗数量约为我国2000年的三倍以上;那时的空调峰值负荷约近乎于10个三峡发电站的满负荷运行。并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暖通空调设施将会不断增多,因此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会随之增大,如图2。

图2 1997-2003年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例

1.3 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

根据我国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的时候,我国新增加的300亿㎡房屋面积中,城市将新增加130㎡房屋面积。假如这些新增加的建筑在现有状况下做到节能50%,则每年这些建筑约可省掉1.6亿吨标煤。我国440㎡的现有建筑中,城市建筑面积约达138亿m2,这些建筑的围护结构都普遍有着较差的保温隔热性、有着低效率的暖通空调系统等问题,节能的潜力相当巨大。拿城市建筑面积达60%的建筑住宅为例,现有采暖区域的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m2,在2000年时,我国供暖季的平均能耗约25kg标煤/m3,假如在现有状况下做到节能50%,则每年约可省掉0.5亿吨标煤。其中空调设施是住宅能耗的重要部分,我国住宅的空调安装增加率1100万台/年,空调的电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迅速上升。据此推测,近十年我国城镇增加的建筑约8亿m2/年,假如暖通空调设备全部安装,则10年用电负荷的增加将超过1亿kw,达到我国近三分之一的2000年发电能力。而如果我国大多数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且对已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下降40%~70%,对于一些地区甚至不用空调也可基本保证处于舒适状态。

2 我国建筑节能对策

2.1 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政策

2.1.1 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和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改善环境,还可以提高生活水平,这关系到重大的公众利益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所以应该由国家强制实施。为了推动节能的建设,使建筑节能工作有序的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相关的的实施规划和计划等。对于国家规定的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做到严格执行,保证建筑满足规定的节能标准,通过这样的行政政策,将建筑节能从号召性行为转化为强制性行为,达到全面加强、落实及管理建筑节能工作。

2.1.2 建立正规的建筑节能设计和研究机构

为加快推动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的步伐,强烈建议国家各地区的建设局、房管局要建立正规的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对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规划制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并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2.1.3 建立可靠的建筑节能政府基金和经济保障

对于建筑节能的研究开发与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倘若没有资金支持,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鼓励投融资制度,想尽各种方法筹集建筑节能资金,制定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并不断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比如实行建筑节能对土地出让金收益减低,或对营业税降低等,要不断开发探索关于建筑节能的应用发展基金,采取多方面的办法来筹集建筑节能的资金,同时加大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从而为加快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2.1.4 建立规范的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评估认证制度

由于建筑节能的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和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进行严格规范和认证。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性能也不很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十分不规范,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去借鉴外国的成熟技术,从而建立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认证制度,成立建筑节能评估认证管理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制定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评估认证管理办法,从而规范我国建筑节能的技术和产品市场,以推动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

2.2 推广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

2.2.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1)墙体是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墙体材料的好坏对建筑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一些国外学者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评价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节能建筑, 建筑材料的能耗占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的比例约40% 以上。②因此推广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和可再生墙体材料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2)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外门窗的保温隔热能力是最差的,不仅门窗的传热耗热量大,而且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也占有很大的能耗,所以加强门窗的保温绝热性对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一来要控制窗墙面积比,对于一般建筑要求北向、(东、西)向、南向窗墙面积比应分别控制在0.2、0.3、0.35以下;二来我们要提高门窗的严密性,尽量降低冷风渗透量,提高户门和阳台门的保温隔热性,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比如可以通过增设窗玻璃层数、Low-e玻璃或其它新型节能门窗材料等。(3)对于建筑顶层房屋屋顶的隔热保温性同样要加以重视,因为它是顶层住户存在冬冷夏热的关键所在。对于类型不同的屋面要采用相应的保温材料,来取得最佳节能效果。

2.2.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1)改革城镇供热收费体制,推广分户热计量技术,以求节约能源,提高用户热舒适性,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2)空调系统的节能:首先,选择高效率、低能耗的空调设备。其次确定合理的空调方式。如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比全空调可节能30%~50%。再次,考虑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如空调部分负荷时,改变系统机组运行台数,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过渡季节考虑尽可能利用室外空气来节省系统能耗;利用空调自控系统适应工况的变化,减少系统冷热量抵消等均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2.2.3 提倡发展新能源技术

(1)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有关资料表示,我国有高达2/3以上的国土面积日照时间超过2200h/年,每年得到太阳辐射能量在502万kJ/㎡以上,这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地热源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通过输入系统少量的高品位能源,从而达到能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手段。利用热泵技术冬季供热,夏季供冷,达到建筑空调的效果。(3)建筑废热(冷)回收技术。根据有关资料实测,大型建筑排风所带出室外的能量约占总能耗的30%~40%,如果应用热回收技术对这些排风的能量加以回收,可使空调系统的能耗下降7%左右,有着很好的节能效果。

3 结语

正处于城镇、工业都迅猛发展时期的中国,已有建筑规模和年新建建筑增加规模都很大,而建筑节能达标的建筑比例甚低,所以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积极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对改善我国人民的居住环境、减少能耗、环境保护、保持国家可持续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注释

① 江亿.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重点[J].建设科技,2006(7):10-15.

② JGJ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建筑能耗节能措施建筑节能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厦门地区公共建筑屋面对建筑耗能耗的影响及模拟分析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论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浅谈建筑节能采暖通风措施的探讨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