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影响

2015-06-09向中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遵义市组间病情

向中勇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遵义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影响

向中勇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遵义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对应用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对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抑郁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再次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症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对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认知行为教育;自我管理;抑郁症;复发

本次对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病史1-8年,平均抑郁症病史(3.1±0.6)年;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1.4±1.7)岁;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病史1-9年,平均抑郁症病史(3.3±0.5)年;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1.5±1.6)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抑郁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认知行为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为:① 抑郁症患者团体心理干预:由1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主治医师和2名具有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对该组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整个心理干预课程计划实施8个星期,每个星期进行1次,每次干预1小时左右,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的基本理论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印制自我管理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干预方法,要求每位患者都能够熟练的掌握手册中所说的相关知识,并经常进行自我练习。② 抑郁症患者的自助团体干预:在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和相应的心理咨询师的具体督导下,每月督促患者参加1次自助的小组活动,由心理咨询师设定心理干预的主题,参与者应该围绕相应的心理干预主题,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使患者们相互之间的支持和激励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③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管理:将团体和自助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强化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功能,应对生活或疾病,定期在管理手册上记录病情,及时发现复发倾向,并及时与相关医生进行沟通[1、2]。

1.3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抑郁症干预计划实施结束后,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解,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3]。

1.4 观察指标

选择抑郁症再次复发例数、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模式满意度、抑郁症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数据处理方法

2.结果

2.1 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模式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抑郁症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80.9%,观察组患者对抑郁症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8%。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模式满意度比较[n/(%)]

2.2 抑郁症再次复发例数

对照组患者中19例抑郁症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40.4%;观察组患者中3例抑郁症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6.4%。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抑郁症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抑郁症干预计划共实施(86.35±10.34)d;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干预计划共实施(51.37±8.60)d。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抑郁症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一种精神类疾病,通过目前现有的抗抑郁症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仅仅有半数左右的抑郁症疾病患者的病情能够达到临床痊愈效果,抑郁症在治疗后一些残留症状,会使病情随时有复发的可能,并向慢性化和恶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4]。认知行为教育和自我管理模式在抑郁症疾病人群治疗过程中实施,可以使抑郁症症状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上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为今后深入研究和探索抑郁症社区康复模式等研究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依据。综合干预是使抑郁症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提高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的机制可能是对患者的认知歪曲现象进行纠正,并建立起积极的应对方式,使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丙酮,提高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早期识别抑郁症症状的再次复发迹象[5]。

[1]蒋菊芳,吴晓梅,吴宗萍,等.以"新起点"健康理念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13):253-254.

[2]闫景新,楚平华,魏春香.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1,14(10):897 -898.

[3]姜丽芳,陈蕾.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差异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2,10(12):186-187.

[4]杨莘,胡波,乔雨晨,等.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115-116.

[5]汪作为,方芳,陈银娣,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述情障碍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18(6):799-801.

R749.4+1

B

1009-6019(2015)13-0259-02

猜你喜欢

遵义市组间病情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