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85例分析
2015-06-09刘建设
刘建设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沅陵 4196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85例分析
刘建设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沅陵 419600)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7.1%;对照组优良率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更好的重现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内固定;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群好发股骨颈骨折,目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又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两种术式。人工髋关节置换选用非金属高分子与金属化合物材料,对人体髋关节进行形态模拟,部分或完全取代患者重度损伤的髋关节的功能。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安入院顺序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85例,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71~84岁,平均(73.3± 6.5)岁;依据Garden分型分为Ⅲ型40例,Ⅳ型45例。对照组85例,男32例,女53例;年龄72~85岁,平均(75.6±6.1)岁;依据Garden分型分为Ⅲ型41例,Ⅳ型43例。两组患者Garden分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骨科学》[1]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X线片或CT摄片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且属Garden分型Ⅲ-Ⅳ型者;③年龄均大于60岁,身体条件允许手术者;④术前评分[1]分数均大于55分者。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与上述标准不符合者;②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③排除身体机能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④排除虽符合上述标准,但拒绝行手术治疗者。
1.4 疗效标准
采用Harris评分标准[2]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总分为100分。90~100分者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1.5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患肢皮牵引,术前行各项常规检查了解身体基本情况,全面的术前评估,对有合并症患者需稳定其病情及生命体征,使其身体条件达到手术要求。观察组行全身麻醉。所有患者患侧髋关节在上的侧卧位并固定,常规消毒皮肤、铺巾,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取出断裂的股骨头及股骨颈,并清理碎片,保留股骨距1-2cm标准截骨[3],合理选择假体型号,股骨距部分缺损以骨水泥充填,人工股骨头前倾角以在屈髋、屈膝90时足底与地面平行为最佳,被动进行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活动,检查髋关节的松紧度,最后测量双侧肢体是否等长。术毕关闭关节腔并放置引流管。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肝素,并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适时开展患肢的功能恢复训练,积极预防并发症,定期随访。对照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统计,在手术进行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中,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8597.9±6.5334.1±11.6109.1±13.38.1±0.59.7±1.2治疗组85113.1±6.3312±11.1115.7±15.415.5±2.116.8±1.1 t-5.140.910.856.857.23 P-0.0430.220.310.0090.007
2.2 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对患者随访3~12个月,观察组优39例,良35例,尚可9例,差为2例,优良率87.1%;对照组优28例,良33例,尚可16例,差8例,优良率71.8%;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Harris评分(90.11±3.65)分,对照组1年后Harris评分(82.21±7.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恢复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能自理生活。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中老年人群高发,其中因女性老年人骨质丢失较男性更为严重,故女性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股骨颈血供不丰富,发生骨折后常易继发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而留下残疾。
目前倡导的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4]:①力求缩短卧床和制动时间;②突出功能复位;③内固定采用安全、简便、牢固的方法。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恰好满足上述治疗原则。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并大多伴随内科疾病,发生骨折时易加重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有效治疗的关键。①明确手术适应症,了解骨折的部位、分型和患者健康状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②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心、高血压、糖尿病等。③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防止术后发生感染性肺炎。④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轻骨质疏松症状,避免形成深静脉血栓、跛行等不良并发症发生[5]。
有报道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十年优良率已经达到90%[6],且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上明显低于内固定术,应广泛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推广应用。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J].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1991:755.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0-151.
[3]吴金伟,吴有荣,卢盛华,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8):925-928.
[4]阎戈,王愉思,徐勇强,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5):164-165.
[5]唐高,李敏,胡海涛.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6):42-43.
[6]张长青.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当代观点[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7):611-613.
R683.42
B
1009-6019(2015)02-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