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预防性干预对骨科手术静脉栓塞的效果观察
2015-06-09王辉
王辉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术前预防性干预对骨科手术静脉栓塞的效果观察
王辉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观察术前预防性干预对骨科手术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前给予预防性干预,另一组无术前预防性干预,比较术后静脉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组间可比。预防性干预组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结果也是如此(p<0.01)。另外,对照组女性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术前实施相应肌肉锻炼,入院至术后2个月给予舒血宁预防性治疗以及预防性护理等预防性干预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静脉栓塞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预防性干预;骨科手术;静脉栓塞
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静脉栓塞起病隐匿,往往易被医生忽视,常见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处理不及时会发展成肺栓塞、脑栓塞而危及生命。本文分析了手术前给予预防性干预对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的预防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00例)术前给予预防性干预,另一组(120例)无术前预防性干预,比较术后静脉栓塞的发生情况。
1.2 预防干预方法干预组实施预防性干预,内容包括:相应肌肉锻炼,入院至术后2个月给予舒血宁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不给于预防性干预。
1.3 统计分析方法。
SPSS16.0统计软件包用于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和t检验用于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组间可比。另外,患者手术原因涉及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髋部手术以及膝关节置换等,两组间手术原因分布也没有差异。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2.2 两组患者术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预防性干预组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结果也是如此。另外,对照组女性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男性。见表2所示。
Table2两组患者手术后VET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骨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骨折手术手术中,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很高,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在30-80%不等[1-2]。如果在骨科手术病人中实施一些有效的预防性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后静脉栓塞的出现,将对临床工作起到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型的骨科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下肢静脉循环不畅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意义更加重大[3]。骨科术后继发深静脉血栓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比如高龄、肥胖、伴发有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是骨科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4]。此外,与术前麻醉使患者下肢静脉丛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中的淤血增加;在术中患者下肢处于制动状态,加之手术时间较长,使得患者下肢血液长时间淤滞,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都有一定关联[5]。
本研究结果提示,预防性干预组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中的情况,结果也是如此(p<0.01)。提示术前的相应肌肉锻炼,入院至术后2个月给予舒血宁预防性治疗以及预防性护理确实对于预防术后静脉栓塞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另外,本研究中还发现,对照组女性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前人尚无很多报道,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1] 李新建,刘党胜.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2):185-186.
[2] 李树文,丁惠强 .腰椎骨折术后肝栓塞应用抑肽酶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140.
[3] 李长生 .不同药物预防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114-115.
[4] 王积明.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57-58.
[5] 刘羽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J].临床医学,2009,29(5):69-70.
[6] 聂印东.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6.
R816.8
B
1009-6019(2015)07-02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