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酮洛芬滴丸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

2015-06-09王小宁冯锁民张存劳

化工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丸剂洛芬滴丸

王小宁,冯锁民,张存劳

(西安医学院 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酮洛芬是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但是酮洛芬的溶解度很差,口服片剂起效延缓,生物利用度比较低,因此提高该药物的释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1]。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滴丸为固体分散体,药物以分子微晶等形式高度分散于基质中,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用药量小和副作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剂型[2-3]。作者制备了酮洛芬滴丸剂,对酮洛芬滴丸剂的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特性,为酮洛芬的制剂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酮洛芬原料药:湖北拓楚慷元医药化工有限公司;PEG4000、PEG6000: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S-40:山东滕州市凯扬化工有限公司;液体石蜡: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甲基硅油: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羧甲基淀粉钠(CMS-Na):巩义市富华催干剂厂;吐温-80: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DHG9140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安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LC-201.4型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ZKW-D-4型电热恒温水浴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800LS型智能溶出仪:天津市光学仪器厂;XRD-7000S/L型X射线衍射仪: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UV-2102 PC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1.2 含量测定方法学

酮洛芬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266 nm,方法学研究表明辅料在此波长处无干扰。酮洛芬的质量浓度ρ与吸光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A=0.051 3ρ+0.274 2(ρ=5~25 μg/mL,r=0.993 1),精密度和稳定性考察结果RSD<2%,方法回收率在95%~105%。

1.3 滴丸剂的制备

将处方量的PEG6000作为基质,水浴加热熔融,加入药物,加热搅匀后,用2 mm滴头滴入已预冷却的介质中冷凝(冷凝液高度约为50 cm),待成丸,收集,吸去表面黏附的冷却液,放入干燥器干燥,即得滴丸。

1.4 滴丸剂的表征

取酮洛芬原料药、m(酮洛芬):m(PEG6000)=1∶1物理混合物、酮洛芬滴丸进行X射线衍射表征。X射线衍射条件为:Cu-Ka射线作为X射线;管电流20 mA;管电压40 kV;衍射角(2θ),测定范围5°~50°(5°/min)。

1.5 体外释放实验

按《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4]。取适量滴丸,设定转速为100 r/min,水浴温度为37±0.5 ℃,溶出介质为900 mL的磷酸盐缓冲液。自药物接触介质开始计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0、5、10、15、20、25、30 min)取样5 mL,过滤,同时向介质中补加等体积同温度缓冲液。滤液适当稀释后,于266 nm处测定吸光度A,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

1.6 处方优化

分别用辅料(PEG4000、PEG6000、S-40)作为基质,按筛选出的最优制备工艺,以药物与基质质量比为1∶1、1∶2、1∶3制备滴丸,将制得的9组滴丸按照1.5项下的方法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筛选滴丸剂最优处方。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工艺的优化

2.1.1 冷却液的选择

以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却液,按1.3的方法,用PEG6000作为基质,制备m(酮洛芬)∶m(PEG6000)= 1∶1的酮洛芬滴丸剂,从制得滴丸的圆整度、色泽、拖尾、黏连、丸重变异系数上筛选出最优的冷凝液,筛选结果见表1。

表1 冷却液的筛选

由表1可知,使用液体石蜡作为冷却液,制备的滴丸均圆整度差,且黏连严重,而二甲基硅油的比重较大,滴丸沉降较慢,不拖尾,制成的滴丸外观圆整,光亮,色泽均一,因此冷却液选择为二甲基硅油。

2.1.2 冷却温度的选择

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选定冷却液的温度为10、0、-4 ℃,按1.3项下的方法,用PEG6000作为基质,制备m(酮洛芬)∶m(PEG6000)= 1∶1的酮洛芬滴丸剂,从制得的滴丸的圆整度、色泽、拖尾、黏连、丸重变异系数上筛选出最优冷却温度,筛选结果见表2。

表2 冷却液温度的筛选

由表2可以看出,滴丸适宜的滴制温度为0 ℃,制得的滴丸外形圆整,大小颜色均一,因此实验选择使用冷却液温度为0 ℃。

2.1.3 滴速的选择

选定滴定速度为40、30、20滴/min,按1.3项下的方法,用PEG6000作为基质,制备m(酮洛芬)∶m(PEG6000)= 1∶1的酮洛芬滴丸剂,从制得滴丸的圆整度、色泽、拖尾、黏连、丸重变异系数上筛选出最优滴速,滴速的筛选结果见表3。

表3 滴速的筛选

由表3得出,在滴速达到20滴/min时,制得的滴丸外形圆整,大小颜色均一,丸重变异系数最小。因此实验采用滴速为20滴/min。

2.1.4 滴距的选择

选定滴制距离为5、10、15 cm,按1.3项下的方法,用PEG6000作为基质,制备m(酮洛芬)∶m(PEG6000)= 1∶1的酮洛芬滴丸剂,从制得滴丸的圆整度、色泽、拖尾、黏连、丸重变异系数上筛选出最优滴速,滴距的筛选结果见表4。

表4 滴距的筛选

滴制距离过小,滴丸来不及收缩,滴丸圆整度差;滴距过大,液滴容易变形或者由于重力作用击碎产生小丸[6]。根据表4结果,当滴制距离为10 cm时,滴丸圆整度最好,因此选择最佳滴距为10 cm。

综上,筛选出的滴丸剂最优制备工艺为: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0 ℃,滴速20滴/min,滴距为10 cm。

2.2 滴丸剂的表征结果

X射线衍射表征的结果见图1。

2θ/(°)图1 酮洛芬、m(酮洛芬):m(PEG6000)=1∶1物理混合物、滴丸剂的X-射线衍射

由图1可以看出,酮洛芬原料药在19.2°和23.3°存在2个较强晶体衍射峰,物理混合物在19.2°和23.3°也存在稍强的衍射峰,说明药物和基质之间并未发生相互作用,而滴丸在19.2°和23.3°的衍射峰消失,说明药物可能以无定形共沉淀物的形式在基质中分散。

2.3 处方的优化

将9组滴丸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30 min的释放结果见图2。

基质及比例图2 各处方滴丸30min的体外释放结果

由图2可知,S-40各处方中酮洛芬的溶出速度都较慢,可能由于S-40为蜡状固体,熔点较低,为50~55 ℃,因此熔融法制备的滴丸较黏,似蜡状,会影响其加快溶出的效果。PEG具有良好分散力和较大内聚力,以PEG为基质的滴丸剂溶出速率均较快[5]。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也随之增加,PEG6000为载体的各处方释放度均高于同比例PEG4000为载体的处方。同时,随着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含量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随之减小。原因可能是辅料用量对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度有影响,一般载体用量越大,药物的分散程度越高,并且稳定性越好[7]。以PEG6000为基质,m(酮洛芬)∶m(PEG6000)=1∶3时,体外释放度30 min时最高,为89.11%。

在上述最优处方中分别加入崩解剂w(CMS-Na)=10%、增溶剂w(吐温-80)=5%以及w(CMS-Na)=10%和w(吐温-80)=5%的混合物,制得3组滴丸,考察附加剂滴丸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

t/min图3 添加附加剂的体外释放结果

通过图3的体外溶出曲线可以看出,添加崩解剂CMS-Na和增溶剂吐温-80均可以缩短溶出时间,提高溶出速率。而且崩解剂比增溶剂的影响更为显著。在20 min时,添加崩解剂的滴丸释放率已经达到了85.69%,这是由于CMS-Na良好的吸水膨胀性使滴丸在介质中快速崩解,大大增加滴丸的溶出面积,提高了溶出速率[8]。同时添加增溶剂和崩解剂的滴丸释放速率最快,30 min时的累积释放率达到98.64%。

综上,筛选出的酮洛芬滴丸剂最优处方为:m(酮洛芬)∶m(PEG6000)=1∶3,并添加崩解剂w(CMS-Na)=10%和增溶剂w(吐温-80)=5%。制备的酮洛芬滴丸体外溶出度在20 min时即达到89.37%,30min时达到98.64%。

3 结 论

(1) 将酮洛芬制成滴丸剂,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药物是以无定形状态在载体中高度分散,大大增加了酮洛芬的溶解度;

(2) 滴丸剂最优制备工艺为: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0 ℃,滴速20滴/min,滴距为10 cm;最优处方为:m(酮洛芬)∶m(PEG6000)=1∶3,并添加崩解剂w(CMS-Na)=10%和增溶剂w(吐温-80)=5%;

(3) 按照最优工艺和处方制备的酮洛芬滴丸在体外能够快速崩解,体外溶出度在20 min时即达到89.37%,30 min时达到98.64%,具有较好的释放性能。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琰,胡晋红,范国荣,等.酮洛芬的制剂研究[J].药学进展,2001,15(4):219-223.

[2] 胡向青,杜青.滴丸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04,28(12):537-541.

[3] 李杨秋,崔升淼,邢占磊.穿心莲内酯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81-2383.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85.

[5] Newa M,Bhandari KH,Oh DH,et al.Enhanced dissolution of ibuprofen using solid dispersion with poloxamer 407[J].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08,31(11):1497-1507.

[6] 高红,朱红吉,许先涛,等.滴丸成形工艺实验研究[J].化工科技,2004,12(3):19-21.

[7] 孟戎茜,刘晓燕,付玉佳.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J].中成药,2014,36(4):742-748.

[8] 栾立标,朱家壁.布洛芬滴丸剂的研制及体外溶出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9):17-20.

猜你喜欢

丸剂洛芬滴丸
穿心莲内酯滴丸
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探讨
不同中药物料对丸剂溶出的影响及其体内外评价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火麻仁片剂生产技术研究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浅析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化学稳定性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