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类型分析的陕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验探析

2015-06-09郭俊华

关键词:经济社会陕西城乡

郭俊华,景 甜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基于类型分析的陕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验探析

郭俊华,景 甜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区域发展差异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一致、生态脆弱、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经济社会的差异化特征,决定了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施过程不能采用固定的、单一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测算陕西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结合陕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区域类型的特点将其发展划分为四大类:城郊区、资源富集区、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总结不同的类型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为陕西及我国其他同类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提供借鉴。

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流转;二元经济结构;类型分析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缩小城乡间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及一体化成为主要议题。党的十六大后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战略,学界和各级部门把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研究的目标及实践的重大课题。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我国城乡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我国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城乡二元的多重矛盾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以及城乡如何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建议。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后,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有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方面:洪银兴、陈雯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包含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等内涵[1]。党国英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一是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主要依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使农民收入水平基本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城乡之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2]。白永秀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建设规划、市场体系、产业发展等八个一体化,并提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应从五个方面具体展开[3]。任保平从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界定、机制、条件及其度量四个方面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4]。杨保军认为通过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5]。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衡量方面:杨荣南指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的融合,并从经济、人口、空间、生活和生态环境融合度五个方面,35个领域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6]。顾益康、许勇军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城乡一体化差异度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度三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评估指标体系[7]。白志礼、欧阳敏运用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反映城乡关系并进行量化判断分析[8]。王蔚等从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和城乡均衡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湖南省2005-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指数[9]。白永秀等从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一级指标,以城市化水平、交通网密度、旅客周转量等35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全国各个省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做了评价[10]。关于陕西城乡一体化:岳丽萍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城乡一体化做了基本判断,认为陕西城乡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城乡连动型、协作辐射型和极核带动型[11]。郭俊华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选取指标对凤县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总结出山区的凤县模式[12]。王颂吉等以陕西83个县(市)为样本,从城乡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对2011年各县(市)城乡一体化做了总体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呈现“关中中等偏上、陕北两极分化、陕南中等偏下”的特征[13]。

城乡关系作为热点之所以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之间的严重分离。城乡经济社会差距的不断扩大制约了我国长远目标的实现,针对陕西而言城乡经济社会之间差距相对比较大,主要表现在:省内之间区域发展差异大、陕南陕北生态环境脆弱、关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而陕南陕北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对滞后,城镇居民与农民纯收入关中与陕南陕北差异较大,即关中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小,陕南陕北城乡差距大等,因此陕西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与复杂。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难点和特点决定了陕西统筹城乡一体化不能采用固定的模式,必须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城乡一体化。因此,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陕西城乡一体化进行测评,并在将陕西进行区域划分(城郊区、资源富集区、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类型对陕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行经验分析,最终进行经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标构建与状态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体系三方面,根据其内涵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科学性与导向性结合、全面性与准确性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结合、可比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参照其他学者关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构建衡量测评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2002-2013各年的《陕西统计年鉴》,个别指标缺失数据的处理通过对原有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用线性预测值来代替缺失值。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前,对所有逆向指标采取倒数形式使其正向化,且通过均值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协方差矩阵作为主成分分析的输入。第一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信息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采用第一主成分来确定权重,将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其相应的特征根开平方根后所得到的单位特征向量作为基础指标的权重(见表2、表3),由此求得各方面指数,再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各方面指数的权重(见表4),最终获得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数值。

表2 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各级指标的统计特征

由表2可知,陕西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环境一体化三个维度的方差贡献率均超过了要求的85%,因此,采用第一主成分来确定相应权重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解释性。

(三)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3所得各基础指标的相应权重数求得各方面指数值,再采用相同的方法获得表4各方面指数的权重合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数值,所得测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3 基础指标在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数中的权重

表4 各方面指标的系数向量与相应权重

表5 2001-2012年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测度结果

由表5可知,近十年来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环境一体化各项指数逐年递增上升,进而城乡一体化指数也不断上升,特别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重大战略后,2006-2012年的上升明显加快速度,从2002年的1.70上升到2005年的2.33,再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6.15。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陕西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内部差距,陕西从地理特点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且从陕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来看,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的农业地域和生态地区、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三大区域中三类主体功能区互相交织,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差距大而不均衡,但不同区域也有取得成功的经验及探索的新模式。关中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工业与农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便利通达,处于八百里秦川的核心地带,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大中城市带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城郊区、农业区城乡一体化水平高;陕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基础薄弱,但矿产资源丰富,属典型的资源富集区,近十年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致相关煤化工业的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陕南地区生态条件较好,而地理条件较差,泥石流滑坡严重,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且工业基础薄弱,也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域,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农民收入提高受限,城乡一体化水平较低。但是各区依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产生了“增长极”的作用及“涓滴效应”的结果。

二、基于类型的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经验分析

由于陕西特殊的地形及地貌特点,从大的方面划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本文依据类型分析法分析城乡一体化,将一些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类别,分别归入某一层或组内,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利于对总体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陕西从类型上分为城郊区、农业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不同类型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点是不同的,同时同类型区的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差距也很大,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所以选取各类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成功的案例为对象分析,为陕西与我国同类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陕西城郊区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以高陵县为例

城郊区(重点开发区域)是指紧邻大中城市或位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干线相连接、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相对健全的基础设施,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主要是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建设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城郊区是一种介于城乡之间,既有城市经济的某些特征又缺乏城市健全的功能设施,城郊区是最易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区域。2009年9月,高陵县被确定为省统筹城乡四个试点县之一,以期在探索城郊县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上寻求突破和经验。高陵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三集中一延伸”积极探索。

第一,工业向园区集中。高陵县以西安建立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引擎,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块状经济、集聚经济,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近年来,泾河工业园区以建设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长庆装备制造业基地、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集聚区,壮大了县域经济,改变了原来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政府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增值和资本化,实现在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本、劳动力三要素归还农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为此成立了县乡(镇)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保障农民权益,降低流转风险,建立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实现了土地流转的“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经济差距。

第三,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通过工业化和土地规模化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后,着力解决他们的就业、户口、住房等民生问题。通过政府政策带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群众互动方式,探索出“小村并大村、城边村并入、城中村融合”的三种村庄改造模式。大力度推进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总结出“失地农民就地转户、城边村置换转户、有条件农民多元转户”三种模式,设立农村居民在县城、园区以及小城镇购房鼓励基金,农民向社区集中,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第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尽可能让农民最大程度享受公共财政带来的社会福利,改变千百年来养儿防老、土地养老的传统,代之社会养老、政府养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了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基础,兼顾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由以上分析可见城郊区城乡一体化经验为:(1)以大都市产业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加速产业优化升级进程,吸收更多的周边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区汇聚,城市带动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实施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运用自上而下的城乡统筹方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2)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郊区的城乡一体化。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优质、高产无污染的现代农业。按照“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原则,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对质量型、绿色型、高附加值型农产品的扶持。注重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城市工业在农业项目上加强合作,吸收城市工业提供的优势资源。同时转变农村工业的增长方式,促进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统筹现代工业与农村工业化,加强二者之间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联动关系,相互促进,加速完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政府要加大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注重发展农村地区有比较优势的新型产业,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力争使农村在与城市的经济联动关系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城乡之间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上进行合作。同时培育壮大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落后现状,促进城乡金融领域的共同发展。

(二)陕西资源富集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以神木为例

资源富集区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地区,指拥有较高丰度的矿产自然资源,但经济暂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类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资源采掘业为主。资源富集区整体经济不发达、不均衡,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经济的发展带来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利益关系、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全面失衡等一系列突出矛盾。但是资源富集区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神木县,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实现政府政策向农村、农业、农民进一步倾斜,从而促使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第一,依靠煤炭资源开发推进工业化,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神木抓住国家煤炭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龙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确立大柳塔、店塔、锦界三个工业园区,形成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五大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以主要以煤炭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转化的县域经济新格局,改变了传统农业县地位,县域经济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煤炭开采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神木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支持,为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提供了财力保障。

第二,以工业化为龙头聚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下,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增长,县城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重点镇的集聚能力增强,县城和大柳塔、店塔、锦界、大保当等五个重点镇已积聚人口26.5万,全县城镇化化率达到62.2%。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了70%的县级财政收入,而且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强大引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神木采取以奖代补、配套基础设施等方式,鼓励企业家开发现代农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推动了神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三,建立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神木实施“一体两翼,一河两川,重点村组,梯次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思路,随着财政收入增加,全县逐步实现了城乡低保、城乡教育、城乡医疗、城乡养老、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的“七个一体化”。

资源富集区城乡一体化经验为:(1)改变传统的煤炭等资源开采方式,对煤炭等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优化生产经营,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对“三农”的反哺能力。(2)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改变“只开发不治理”的状况,保障失地农民及受污染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改善贫富悬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3)建立健全资源型产业反哺“三农”的城乡一体化机制,加快陕北资源富集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农村地区的市场化,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主体行为,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过渡,加速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资源产业得到的收入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加强改善道路、教育、医疗等物质条件。同时,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尤其加大教育领域的投资,使得资源富集区的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就业机会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再造城乡一体化的主体,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三)陕西农业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合阳为例

农业区一般是指以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相对落后。位于关中农业区的合阳县,坚持以县城建设为重点,以区域重点镇建设为支撑,以新型社区为依托,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园区建设为主线,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把小城镇建设放到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实施,通过政策牵引,项目拉动,产业支撑,使全县小城镇建设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从而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第一,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新格局。合阳县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做大县城、做强城镇、做美社区”的思路,完成了12个建制镇和215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并根据实际,将农村转移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小城镇规划之中,提高了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高标准城乡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城镇管理,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

第二,突出产业支撑,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持、集中区承载,集群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能源化工,提升建材包装、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以能源、煤化工为龙头,特色突出的循环经济工业新体系。在实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托乡镇传统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为主导,以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为辅助,不断优化镇域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小城镇发展空间和发展出路。

第三,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体化。坚持“城镇引领农村、社区聚集农民、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路,构建“资源互换、经济补偿、居住安置、就业扶持、社会保障”的五位一体安置模式,强力推进三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劳动向二三产业集中”。县上重点支持列入省级重点镇建设的路井镇和坊镇、百良、新池等关中百镇。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村全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公共财政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形成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互为作用、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陕西农业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经验为:(1)以小城镇建设为节点的城乡互动,实现城乡逐步的一体化。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小城镇带动是以小城镇作为城乡两大经济系统的桥梁,让小城镇作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通过使农业区加速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农业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建立适合农民生活、农业生产需要的第三产业,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多领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能提高农村的社会服务质量。(3)集聚农业园区,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弥补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产量少、生产技术落后等缺陷,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特色设施农业园区,将农业科技成果投入生产并转化推广,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结合,实现了城乡产业融合、工农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的实现。

(四)陕西生态脆弱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吴起为例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陕西的生态脆弱区主要位于陕北的榆林和延安,陕南的商洛、安康、汉中的秦岭山区和秦巴山区。陕北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结构疏松,植被覆盖度低,受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陕南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土层发育不全,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点与难点。陕西省吴起县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退耕还林(草)、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同时,大力调整县域产业结构,改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一,退耕还林(草),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特色产业。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吴起县把80%的坡地退耕还林(草),2008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1.79万亩,其中国家确认合格面积180.27万亩。同时大力整修基本农田,确定了人均不少于2亩高产田的目标,并由县财政对每亩高产田一次性补助;按照“稳牧兴草、凸显林果、多元发展”的思路和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优质化产品的方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林牧三业用地由1997年的60∶34∶6调整为9∶66∶25,形成家家舍饲羊、户户种牧草、人人有林果的经济发展格局,实施“支部+协会+农户”和“双带”(能力带动和大户带动)战略,积极发展适宜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草畜业、林业和设施农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格局。

第二,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推进城镇化建设。吴起县把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和居住环境。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搬迁工程,将生活在生态脆弱、不宜居住的深山区的农民移民搬迁,按照“近水、近路、近村”的原则建设新型社区,按照“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城郊别墅型”四种模式,通过城镇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快速推进,生态环境优化,城镇化率达到50.3%。

第三,实行城乡互动,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吴起强化农村基础设施衔接、互补,统一筹划,统一安排,统一推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完善全民医保、社会救助、公共卫生、就业服务、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建设,完善硬件功能,提高软件质量,城乡居民共享实惠。

陕西生态脆弱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历史经验表明,通过采用移民搬迁模式,把人口移民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城镇区,一方面使移民享受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使被人类破坏的生态脆弱区进行更好的自我恢复,通过相关产业的带动,实现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主要有以下经验模式:(1)移民搬迁模式。对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做法,是解决脱贫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具体做法是将移民搬至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聚集区域,还有将移民分散搬入小城镇、调整耕地的做法,在财税政策优惠的同时,给予已搬迁的移民足够的设施农业大棚,使移民搬迁模式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移民搬迁的成果有助于提高农户积极性,达到地区间财政的合理分配、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制度的供给平衡,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2)循环经济模式。2009年勉县已经将原被省科技厅确认为“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的冶金循环经济科技工业园重新划分为东区(原有色金属产业园)、南区(原汉江钢铁工业区)、北区(中小企业区)、农业产业化区,同年汉中经济开发区和商洛也持续开展了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商洛炼锌厂10万吨电锌扩建及烟气制酸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2.1亿元的10万吨电解锌废渣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在建,镇安、洛南、柞水、山阳、丹凤也都逐渐开始了重点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园的建设。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不但壮大了区域工业的实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互动互促,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

三、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验总结及政策取向

根据陕西省各类型区域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程度,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经验总结分析,对陕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相似类型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是陕西壮大特色产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在对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资源以及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培育各地主导产业并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延长相关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使其资源优势转向经济优势。近年来,陕西各地已形成了集聚化、园区化、规模化的工业园区,确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旅游、果畜业成为全省的五大优势产业,以这些优势产业带动的生态建设,天然气、原油、原煤、食品生产逐渐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

(二)全面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

陕西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新兴技术培育新型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发展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已形成阎良航空产业基地、韦曲航天基地;用生态恢复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开采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对现有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同时从追求各产业增长速度和各产业总量比例关系的调整,转移到提高产业间经济效益和互动上来,把产业结构调整与陕南陕北关中经济布局与区域协调紧密结合。第一产业应实现追求目标转移,从以往单纯追求农产品供给目标转移到增加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多重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品质和质量的需求,形成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商品化、专业化的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发展之路;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朝着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发展,采用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工商联合体、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城乡产业分工及一体化。

(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

现阶段优化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最根本是要提供城乡劳动力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的双向流动,减少相关制度和体制性障碍,实现各尽所能、各显其才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大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储藏等,实现就地转移与就业;在制度、体制和政策上支持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对流,不仅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支持城镇的人才、进城掌握技术的农民工向农村、落后地区回流,通过在农村、落后地区创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实现城乡就业的一体化。

(四)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构建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允许公民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地,直接落户城镇;改革劳动用工、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等制度,实现城乡统一制度。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种类、数量、质量,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城乡间交通网络互通互达,货畅其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医疗、社保的投入,实现农村医疗、教育、社保等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

[1]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5-11.

[2] 党国英.关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若干认识问题[J].理论探讨,2009(6):68-71.

[3] 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7):84-89.

[4] 任保平.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界定、机制、条件和其度量[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18-22.

[5] 杨保军,赵群毅.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思考——以海南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12(3):38-44.

[6] 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19-23.

[7]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95-99.

[8] 白志礼,欧阳敏.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及其量化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4-50.

[9] 王蔚,张丛生,魏春雨,等.湖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9-92.

[10] 白永秀,周江燕,吴振磊,等.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4-46.

[11] 岳利萍,白永秀.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9-44.

[12] 郭俊华,刘奕玮.贫困山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凤县模式”探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1):67-71.

[13] 王颂吉,白永秀,宋丽婷.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以陕西83个县(市)为样本[J].当代经济科学,2014(1):116-123.

Research on Shaanxi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Based on Type Analysis

GUO Jun-hua,JING T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As a result of China’s considerable regional diversity,no consistent development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fragile ecology and ine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termin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aanxi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can not be in a fixed and single way.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type,this article divides the province’s development into four categories:suburban area,resource-rich region,agriculture zone and ecological fragile zone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o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measure the degre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Shaanxi,then summar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type of regions,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haanxi and other similar areas in China.

urban-rural integration;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rural land circulation;dual economic structure;type analysis

F322

A

1009-9107(2015)03-0074-08

2014-07-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33);陕西省社科联项目(11Z054);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11JZ034)

郭俊华(1966-),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转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陕西城乡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城乡涌动创业潮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