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2015-06-09张笑秋
张笑秋
(1.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2.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张笑秋1,2
(1.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2.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心理因素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方面。以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与迁移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由动机、态度、情感、参照点依赖、风险偏好与从众心理构成。从理论上来看,动机、对城市的态度与对相关制度的态度、公平感、风险偏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对流动的态度、相对剥夺感与从众心理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参照点依赖对新生代农民工意愿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新生代农民工与参照点在收入与权益方面差距的变化趋势。
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迁移心理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述评
2013年,我国农民工规模达2.69亿,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该群体的比重已超过70%,作为我国农民工群体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亦是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过程中,其市民化意愿是考察的重点之一。刘传江的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更强的市民化意愿[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则是提出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策的重要前提。
在将农民工作为整体研究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时,重点关注流动者的个人特征、流动经历与区域特征等社会因素[2,3]。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虽然逐渐纳入心理因素,例如,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杜海峰的研究纳入了非经济动机[4],张丽艳、陈余婷的分析纳入了城市归属感[5],但重点仍然是社会因素,且心理因素呈现出不完整与不系统的特点。
早在2003年,罗霞、王春光已经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分析的可行方向: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动因的多样化,单一因素无法深入阐释其行为选择[6],故应从多因素角度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现有相关研究对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已较为系统、完整,对心理因素的分析虽然已经开始关注,但其完整性有待提高。因此,构建系统、完整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框架可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深入、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选取的理论依据
S.kerman指出:从经济学、地理学与人口学角度研究人口迁移存在诸多不足,人口迁移研究的方向之一是行为科学[7]。因此,本文首先从行为研究中寻找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因素的理论依据。伴随“行为”内涵的演变,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在不断拓展,从关注个体因素或环境因素发展到现在广为接受的系统视角,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由乔斯·B·阿什福德、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凯西·L·洛蒂构建的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
(一)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
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融合了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中的相关内容,从个体的生物维度、心理维度与环境的社会维度出发,分析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心理维度是对个人精神活动过程产生影响的系统,包括认知发展与信息处理、交流、态度、情感、社会认知与调节。在该理论中,认知是获取、组织和应用感官信息以及知觉信息的过程,信息处理考察对信息的理解、选择、编码以及存储,交流是信息交换,态度是一种相对持久的、习得的评价性反应,情感更多指向个人体验,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认知[]。
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的选取提供了思路,但这一框架忽略了部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同时,该框架适用于一般行为的分析。James·T·Fawcett指出:人口迁移这一特定行为是人口心理学家与环境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主题[9],故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这一具体行为选择时,还应结合人口流动理论中的心理学研究,即迁移心理学。
(二)迁移心理学
人口迁移的心理影响因素在西方人口迁移研究中颇受关注,该研究经历了从分散到系统的发展脉络。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人口迁移的感知[10]、价值与态度[11]、动机[12]等方面分析迁移中的心理因素,其中,以迁移动机研究为主体。1980年以来,沿着系统的研究路线展开,James ·T·Fawcett将态度、价值、感知与动机整合,统一纳入“迁移心理学”范畴,构建人口迁移的新行为模型[9]。由此可见:詹姆斯·佛森特提出的迁移心理学包括了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故本研究采用他的观点,将“态度、价值、感知与动机”作为迁移心理学的组成要素。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的选取
结合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与迁移心理学,可发现,两者都包括“态度”;“动机”作为推动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人口流动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视;“价值”作为流动决策中看重的事物,与“动机”内涵高度相似,可包含在“动机”中[12];情感作为行为者对事件的主观体验,与“感知”具有一致性,在人口流动研究中,情感多分析在迁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剥夺感与公平感,而相对剥夺感与公平感以参照点为前提,表现为参照点依赖;同时,在相对剥夺感与公平感影响下的行为反应与个人风险偏好相关。此外,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中的社会认知作为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判断过程,较易受到他人影响,具有一定的从众性,故将从众心理纳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之中。认知能力主要取决于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工作经历、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少及其易得性高低等因素,可在社会因素中得到体现。交流在研究微观行为时较为适用,文章虽然从研究个体的市民化意愿入手,但最终研究群体的行为选择,故不分析交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选取动机、态度、情感(相对剥夺感、公平感)、参照点依赖、风险偏好与从众心理作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
四、心理因素的测量及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心理因素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为使对其进行调查成为可能,必须界定上述心理因素的内涵,并区分维度、发展指标,即对其进行测量。在测量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一)动机
动机是某种未被满足的需要所产生的促使行为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即需要产生驱力,驱力促使行为发生。如何识别与测量动机是动机研究的重点,也是动机研究的难点。麦克莱兰德等将动机分为自陈动机与内隐动机,自陈动机是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为归因,受到社会要求和规范的强烈影响,与个体能够清晰意识到的目标、价值观和期望有关;而内隐动机则产生于个体发展的早期,不为个体意识所表达,不直接受到社会要求和规范的影响。流动者的流动动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清晰的目标。因此,流动者的流动动机与自陈动机更接近。在动机测量中,对自陈动机一般采用自陈量表法进行测量。动机源于需要,虽然不能直接测量行为的动机,但可以通过自陈量表法测量行为者的需要,达到对其动机进行测量的目的。个人需要可分为经济需要和非经济需要,故流动动机可分为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经济动机主要体现为对收入的需要,非经济动机主要体现为对发展、权利与公平的需要。需要程度体现动机的强烈程度,需要程度越高,动机越强烈。
动机作为行为发生的驱动力,在人口流动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视。多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启示我国城镇化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13],满足推动城镇化主力的需要。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经济需要强烈,也有明显的非经济需要,我国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转向契约平等[14],该转变正是对这一需要的回应。当流动者对收入、发展、权利与公平等存在需要时,这些需要形成行为动力,促使特定的、相应的行为意愿与行为出现。当新生代农民工对收入、权利、公平与发展的需要程度越高时,因为定居城市可有效实现上述需要,此时,具有市民化意愿的可能性越高。
(二)态度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第二个心理因素是态度。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相对稳定的评价性反应[15]。在我国人口流动中,涉及到流动本身、农村、城市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要素,故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对流动行为本身的态度、对农村与城市的态度、对相关制度的态度三个维度,与农民工流动相关的制度包括融入城市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养老)制度与教育制度,通过被调查者对流动本身、农村与城市、相关制度的评价判断其态度。
在阿耶兹和菲什拜因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中,态度是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16]。根据态度的ABC理论,态度作为对事件的反应方式,行为主体将在事件经历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感觉(affect),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17]。在人口流动中,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将对与流动相关的因素形成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从而导致不同的流动意愿。根据本研究对态度的测量,当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与相关制度的态度越积极,而对流动本身与农村的态度越消极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认同城市,感知到的制度障碍更低,更加厌倦候鸟式的城乡往返流动,对农村的归属感更低,此时越有可能产生市民化意愿。这一理论影响得到了实证研究的间接支持,毕先进利用2010年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民工群体对劳动权益持否定态度时,其生活质量得分更低[18]。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质量更低,将对流动、城市形成消极评价,市民化意愿出现的可能性更弱。
(三)情感
情感作为行为主体的体验与感受,在人口流动中,主要包括与城市居民比较形成的相对剥夺感和在工作场所、城市生活中形成的公平感。
1.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是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19]。相对剥夺感的测量从比较对象来看,可包括城市居民与农村邻居;从内容来看,可表现为收入、权利等方面的比较。在市民化意愿研究中,比较对象应为城市居民,比较内容主要为收入与权利。当被调查者与参照群体比较时,所处位置越低,相对剥夺感越强。
根据本研究对相对剥夺感的测量,当与城市居民比较,相对剥夺感越弱时,该群体越倾向于采取与该群体靠近的行为,即越有可能出现市民化意愿。相对剥夺感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斯塔克和泰勒指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取决于预期的绝对收入差距,还取决于流动者在原住社区和流入地区的收入相对剥夺感[20]。蔡昉、都阳认为应该从双重原因——收入的绝对差距与相对贫困①在该文献中,考虑我国的语言习惯,将“relative deprivation”翻译为“相对贫困”,但其本质含义与“相对剥夺感”一致。解释劳动力流动行为[21]。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新员工的组成部分,心理缺乏弹性[22],易产生相对较强的剥夺感,不利于市民化意愿的产生。
2.公平感。公平感是行为主体将自己所得与付出之比与他人的所得与付出之比比较后形成的主观感受[23]。公平感与相对剥夺感均是与一定群体比较的结果,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平感包含主体对自己与他人的所得与付出所进行的评估和比较,而相对剥夺感更强调对所得的比较。在工作中形成的公平感更多源于工作中的报酬、参与和晋升,即可以调查被调查者在工作中与同事在报酬、参与、晋升等方面对比产生的感受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平感,在生活中形成的公平感更多是对社会总体的感知。
公平感之所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源于人类具有公平偏好,人类在追求个人收益的同时还会关注收益分配或行为动机是否公平[24]。如果决策主体感受到公平,将会产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积极互惠效应;反之,如果决策主体感受到不公平,将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惩罚”对方,出现消极互惠效应[25]。公平感对行为倾向的影响机理同样适用于农民工研究中,范艳萍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工作中形成的组织公平感是组织承诺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农民工的组织公平感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用脚投票”行为[26]。在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中,因公平感导致的积极互惠效应表现为稳定、持续努力地工作,更有可能促进市民化意愿的产生;消极互惠效应表现为“用脚投票”,频繁流动。公平感受到教育的影响,农民工群体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该群体的公平感[27]。新生代农民工更低的公平感可能导致消极互惠效应的出现,不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
(四)参照点依赖
“参照点”概念由卡尼曼与特维斯基首次提出,他们认为,参照点是某个既存的心理中立基点,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依据的不是决策方案各种可能结果的绝对效用值,而是以参照点为基准,把决策结果理解为实际损益量与心理参照点的偏离方向和程度。参照点通常是个体习惯的一种状态,有时由社会规范或习俗规定,有时是一种期望水平或抱负水平。它的位置一般与个人财富水平和社会现状有关。此外,近期财富变化、财富期望与他人的社会比较等都会影响到参照点位置的确定[28]。根据参照点的内涵,在参照点依赖的测量中,主要通过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和他人比较与具体的比较对象来体现。选择与他人比较的比例越高,表明参照点依赖现象越普遍;选择以谁为参照群体,表明该群体对被调查者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参照点对决策的影响途径为:在行为结果与参照点对比中界定收益或损失,据此形成公平感或不公平感,最终导致积极互惠或用脚投票的行为选择。如当新生代农民工以城市居民收入为参照点时,认为自己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是“损失”,从而用脚投票,形成“民工荒”[29]。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中,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更多以城市群体为参照点,在二者收入与公共权益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公平感,提高市民化意愿发生的概率;反之,在二者收入与公共权益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不公平感,降低市民化意愿发生的概率。
(五)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个体在风险决策时对风险的偏爱程度,可分为三种:风险厌恶、风险中立与风险追寻。在风险偏好测量中,赫塞和韦伯构建的风险偏好量表与风险偏好指数(Risk Preference Index,缩写为RPI)[30]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该量表包括了对获益的偏好与对损失的偏好,但该量表难以理解,考虑到可操作性,可改用假设情景下的简单提问粗略地测量新生代农民工对获益的偏好与对损失的偏好。
风险偏好是预测个体在风险情景下行为选择的重要心理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比市民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31],市民化意愿与其他流动意愿相比,风险更高。与其他风险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风险追寻型新生代农民工更有可能具有市民化意愿。已有研究表明:在人口流动中,当城乡预期收入之差等于零时,对风险厌恶的人而言,由于城市收入包含不稳定性,他(她)更倾向于选择回流;对风险中性或风险追寻的流动者而言,当对闲暇赋予价值时,更倾向于留在城市[32]。实证研究显示:风险偏好是伙伴群体效应与农民工二次流动意愿的调节变量[33]。
(六)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受他人行为影响并与他人行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从众心理的产生源于两种因素:一是希望获得重要信息,亦即信息影响;二是希望被群体接纳或免遭拒绝,即规范影响[34]。因此,在测量从众心理时,可通过测量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达到测量从众心理的目的。因信息影响导致的从众心理可通过“外出务工时,多少信息来自同乡”测量,因规范导致的从众心理可通过“您外出务工是因为同村人务工吗?”测量。
信息影响与规范影响在人口流动中同样存在。信息影响表现为潜在流动者在进行流动决策时,需要关于流入地收入、就业概率、心理收益与心理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与流入地相关的一般信息和与流动者个人特殊需求相关的特殊信息[35]。潜在流动者根据先行流动者的信息做出自己的流动决策,必然受到先行流动者的影响,甚至最终采取与先行流动者一致的流动行为,产生趋同行为。我国流出区域相近的农民工务工渠道和行业的趋同印证了由于信息影响导致的从众心理。另一方面,规范影响表现为在农村劳动力流出较多的地区,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潜规则”,未外出者担心自己被同村人耻笑,也不得不加入流动大军[36]。本研究测量的从众心理反映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受到同乡的影响而导致的从众心理。因此,从众心理越明显,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受到农民工群体的影响,目前,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意愿并不高,此时,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市民化意愿的可能性更低。
上述心理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动机、态度、情感、参照点依赖、风险偏好与从众心理相互影响,比如,流动者选择的参照点将影响本人的相对剥夺感和公平感,情感又影响个人态度,而态度又将引发相应的情感体验。故在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时,还应该关注心理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
五、结 语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框架以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与迁移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最终选择了动机、态度、情感、参照点依赖、风险偏好与从众心理。从理论上来看,上述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正向影响、负向影响与不定影响,其中,产生正向影响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对城市与相关制度的态度、公平感与风险偏好,产生负向影响的心理因素包括对流动的态度、相对剥夺感与从众心理,新生代农民工与参照群体收入与权益差距的变化趋势将影响参照点依赖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作用方向。
文章构建的理论框架可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实证分析奠定基础,据此可分析理论框架中的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具体影响。故下一步的研究是借助调查数据,分析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推进该群体市民化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1] 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2):34-39.
[2] 王春兰,丁金宏.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7(1):22-29.
[3] 王桂新,陈冠春,魏星.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2):2-11.
[4]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等.徘徊在“三岔路口”:两代农民工发展意愿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6):58-66.
[5] 张丽艳,陈余婷.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三市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2(4):63-66.
[6] 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1):109-113.
[7] Sune Kerman.The Psychology of Migration[J].American Studies in Scandinavia,1972,5(1):45-55.
[8] 乔斯·B·阿什福德,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凯西·L·洛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2版.王宏亮,李艳红,林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120.
[9] James·T·Fawcett.Migration Psychology:New Behavioral Models[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1985,8(1-2):5-14.
[10] Julian Wolpert.Behavioral Aspects of the Decision to Mignt[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65,15(1):159-169.
[11] P Neal Ritchey.Explanations of Migr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76,2:363-404.
[12] Ralph R Sell,Gordon F,De Jong.Toward Motivational Theory of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Population,1978,1(4):313-335.
[13] 王金胜.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2):118-123.
[14] 谢来位.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诉求及建构路径[J].西部论坛,2013(6):27-37.
[15]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80.
[16] Icek Ajzen,Martin Fishbein.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on Behavior[EB/OL].[2014-02-10].http://www./bm./ust./hk/mark790b/readings/T5bR2-ajzen2005.pdf.
[17]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97-98.
[18] 毕先进.劳动权益、劳动条件与社会保障——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8-46.
[19] 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71-78.
[20] Oded Stark,J Edward 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1 163-1 178.
[21] 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J].中国人口科学,2002(4):1-7.
[22] 李军,刘学.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和特点探析[J].湖湘论坛,2013(6):43-47.
[23] J Stacy Adams.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Leonard Berkowitz.,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5:267-297.
[24] 金雪军,杨晓兰.行为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97.
[25] Rabin,Matthew.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2):1 281-1 302.
[26] 范艳萍.组织公平、社会支持与农民工组织承诺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4-47.
[27] 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1):119-131.
[28] 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2:263-291.
[29]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5):73-80.
[30] Christopher K,Hsee Elke U Weber.A Fundamental Prediction Error:Self-others Discrepancies in Risk Prefer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7,126(1):45-53.
[31] 付桂芳.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J].求索,2013(6):243-245.
[32] Oded Stark,David Levhari.On Migration and Risk in LDCs:A Relative Deprivation Approach[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1982,31(1):191-196.
[33] 朱玉蓉,杨锦秀.伙伴群体效应对农民工二次流动意向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13(5):99-102.
[34] Morton Deutsch,Harold B Gerard.A Study of Normative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s Upon Individual Judgment[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5,51:629-636.
[35] Philip Nelson.Migration,Real Income and Inform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59,1(2):43-74.
[36] 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6.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on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Will to Settle in Urban Areas
ZHANG Xiao-qiu1,2
(1.School of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2.New Industrialization Research Base of Hunan Province,Xiangtan,Hunan411201,China)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will of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to settle in urban areas.Tak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human behavior theory and migration psychology as the theory guidance,the psych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motive,attitude,emotion,reference dependence,risk preference and herd mentality.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motive,attitude to urban and attitude to relevant system,fairness and risk preference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will of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to settle in urban areas,while the attitude to flow,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herd mentality have negative affect.The effect of reference dependence on their will of urban settlement depends on the change tendency of gap between the reference point and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income and rights.
multi-dimensional human behavior theory;migration psychology;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will to settle in urban area;psych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
F323.6
A
1009-9107(2015)03-0044-06
2014-05-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84005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B082)
张笑秋(1978-),女,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