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结构潜式理论在雅思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c
2015-06-08杜博玉
杜博玉
摘要:雅思文章的学术性决定了它的深度,同时也决定了其相对固定的结构潜式。本文着眼于体裁结构潜式分析理论,探讨了基于体裁结构潜式的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试图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雅思阅读测试成绩。
关键词:体裁结构潜式理论;雅思阅读
雅思阅读测试一直是众多考生公认的难点,其原因主要是文章长、难词多、题型复杂以及时间有限等等。很多考生答不完所有题目,而对于完成的题目也心里没底,不知对错。综合各种原因,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学生已经习惯了精读每篇文章后再去解决文章后面的问题。而雅思阅读测试只有一个小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总字数接近三千,总体目数为40的内容。难度之大,不言而喻。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显然不适合雅思阅读的测试要求,而如何提高雅思阅读考试的分数,笔者认为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阅读方式。
一、体裁结构潜式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篇章语言学、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已从对平面语言的浅显描述转向对语篇的整体结构的深入剖析,目的是力图从语篇的体裁(genre)角度来分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
Hasan提出的“体裁结构潜势”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话语方式、话语基调和话语范围的具体体现,它包含某种体裁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的语篇模式和语篇结构。某一类别的体裁, 其结构既有“限制性”的特征,也有“选择性”的特征。每个语篇体裁都有语篇体裁结构潜势,语篇体裁结构潜势是每个语篇体裁中所有语篇产生的源泉。
国内对于体裁结构潜势的研究较晚,但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于晖(2001)对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刘英(2004)论述了Hasan的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对听力预测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意义;王建梅(2008)论证了Hasan的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杨美平(2009)分析英语政治新闻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吕文静,杨美平(2009) 探析了英语经济新闻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刘萍(2011)立足于体裁结构潜势理论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由此可见,尽管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在此领域开展研究,但很少学者把体裁结构潜势的研究与雅思阅读教学相结合。
二、雅思阅读常见体裁及其结构潜式
雅思阅读文章的体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介绍性的学术说明文和论辩性的学术论文。学术说明文是对某一事实进行客观的描述,一般不包含评论;而学术性论文则是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学术性论文的论述过程就是围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进行的。
(一)雅思阅读学术性说明文的结构
对于文章类别的判断,通常文章的大标题很有帮助。标题中如果包含名词短语或者以“How”开头,就说明此篇文章的体裁是学术说明文。其具体结构如下:
●Introduction (a phenomenon or a fact)
●Detailed information (time markers / logic development / different aspects)
●Summary (future)
学术性说明文总是在起始段介绍文章要介绍的现象或陈述一件实事。在中间段落展开细节描述,而采用的叙述顺序大体包含三种,即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以及并列顺序。通常时间顺序适用于历史事件的描述,环境自然类的文章会按照逻辑顺序展开,而其它类的学术说明文则会在叙述过程中并列体现。
(二)雅思阅读学术性议论文的结构
在雅思阅读测试中,学术性议论文也占相当的比例,与说明文相比,它的结构更复杂,涉及作者观点的内容更多,理解起来更困难。具体结构如下:
●Introduction (a problem)
●Present causes
●Writers approach
●Supporting evidences
●Conclusions
议论文的体裁结构要求在起始段叙述问题,接着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是作者的观点以及支持作者观点的依据,最后是结论。
对于雅思阅读文章的体裁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掌握文章的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
三、 基于体裁结构潜式的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体裁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澳大利亚学派的Martin 等人设计了“体裁教学—学习循环模式”。此模式成功用于非英语国家成人英语教育的教学循环(Feez, 1998) , 它包含五个步骤:构建语境;分析语篇和解构语篇;共同建构语篇;独立建构语篇;需要联系相关语篇。
由此可见,建立语篇的体裁分析意识十分必要。雅思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努力以语篇的体裁结构潜式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安排。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体裁结构潜式,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掌握主旨,完成问题。
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较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搭脚手架;2. 进入情境;3. 独立探索;4. 协作学习;5. 效果评价。在框架中提到的概念是为了让学习者能进一步深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为此,必须引导学习者分解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然后在逐步地深入理解。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雅思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通过体裁意识培养、是学生学会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并借此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他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内容。在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中,要明确学生是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而阅读文章不再仅仅是狭义的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根据体裁教学法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笔者实践了基于体裁结构潜式的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
基于体裁结构潜式的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阅读文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篇章体裁意识。2. 进入情境: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篇章属性、写作目的和宏观结构。3. 独立探索: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先要独立分析了解语篇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它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从篇章语法规则中抽取语义,获得体裁结构潜式。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阅读材料的体裁类型,并共同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宏观结构;然后小组成员龚涛商讨雅思阅读中常见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结构潜式、写作技巧及写作目的。
5. 效果评价:评价通常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个人的学习评价三个方面。评价内容主要涵盖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体裁结构分析能力、体裁意识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体裁结构潜式的支架式雅思阅读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势明显,具有实践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可以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其雅思阅读测试成绩。 ■ 编辑∕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