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5-06-08庄芳丽等
庄芳丽等
摘要:
以大学生心理危机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特点进行界定,从外部环境和自我内部两大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并就高校如何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体系、危机预警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0102
近年来,由于学业、感情、就业等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区。据报道,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要远高于同龄人的水平,达到9~24人/10万人,自杀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从2000年到2012年间,全国发生由心理危机诱发的在校大学生自杀案例的媒体报道不下150起,每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曾有过自杀想法的本科生就达170万例。接连发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校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探讨这种事件出现的原因及其危机干预政策的研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1大学生心理危机
1.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界定
危机(Crisis)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美国《韦氏大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决定性或至关重要的时间、阶段或事件”。危机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给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员带来重大的心理冲击。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缓解,危机将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另外一方面也同时具有心智和情商不够成熟的特点,不一定能够应付在大学生涯中可能存在的挫折或打击,因此难免有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可能性。根据心理学家布托默(Brammer)的观点,大学生心理危机可以分为情境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 Crisis)和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三种类型。
1.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处于身心平衡的状态,其思维,意志,情感体验和生理参数都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应激事件的发生打破了个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出现思维不清、意识失控、情感紊乱等危机状态。由于大学生对外界强烈求知欲与其自身心智和情商不够成熟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发生。除了表现出突发性、无助性、危险性等一般性危机特征外,大学生心理危机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易发性。大学正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进取心,另外一方面也对挫折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同时心理不成熟也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当面临长时间的压力或者高强度的压力时,很容易陷入心理危机。
(2)交互性。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通常不是单一因素,而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学业压力、经济状况、情感纠葛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从而诱发个体的心理危机。
(3)潜在性。心理危机的爆发虽然通常是以突发事件的形式爆发的,而心理危机的产生、发展与爆发确实潜在的。通常心理危机是潜藏于个体的内心,当遇到特定的应激事件才引发心理危机,在爆发前的相当长的一段事件内,心理危机具有一定的潜在性,从而也给人心理危机爆发的“突发性”感受。
(4)易察性。尽管心理危机具有潜在性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危机前期无从觉察。通常心理危机在爆发前会有一些先兆,如情绪、行为的反常。大学生群体由于通常采用集体生活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个体的反常行为和情绪更易被觉察。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通常来源于外部环境和自我内部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而自身的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失恋、经济困难等方面。
2.1外部原因
(1)斑驳的网络信息容易导致“维特效应”。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如此同时,处于这一敏感时期的大学生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大学生正处于关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其心理机制还未完全健全,对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往往很迷茫。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斯首次提出了受传媒影响的模仿自杀行为——“维特效应”。
对于处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周围环境相等单纯,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社会实践机会较少,接收的信息主要来自电脑、手机终端的新媒体信息,这些信息传播快,对学生的影响也很深。但目前网络信息斑驳,媒体为了吸人眼球,各种自杀、杀人事件频频报道。如每年大学开学前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遇害事件一起接一起。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不仅不能成为健康、和谐社会生活的引导者,反而为了夺人眼球、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对事件的过程进行详尽描述,如实施自杀的工具、方法、准备过程等。大学生还不具备辨别这些事件的能力,经常接触此类信息,在遇到困境时可能会受到心理暗示,做出类似的选择,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2)高校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大学教育将重点投入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的教育缺乏认识。同时,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不够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靠辅导员日常管理和教育。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突出现状是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往往一名辅导员需要管理两百到三百甚至更多的学生,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工作中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再次,高校往往只建立学校的多次预警管理,而忽略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危机预防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潜伏性,对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预防并不是仅仅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就能完成的,还需要相关部门与高校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预防网络。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的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往往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人才,这些管理者只能靠自己的管理经验来判断,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缺乏敏锐感,有的甚至不能正确引导。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大多属兼职人员,专职从事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3)家庭环境是心理危机最直接诱因。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因素,可以说家庭环境是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最直接的诱因。心理危机事件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个体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导致的,长期生活于不完整的家庭或者家庭氛围阴暗的大学生通常会表现出脆弱、自控能力差、敏感多疑等特质,这类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更易陷入心理危机。如遇到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易唤起从前的创伤性记忆,造成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甚至会走上自杀的不归路。舒曼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气氛和谐、凝聚力强的青少年,其应对也更积极有效,而缺乏家庭支持则与消极、适应不良的应对具有显著相关性。
2.2自身原因
(1)学习压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缺乏衔接。大学专业方向确定,大学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由反复的巩固知识学习变成引导式学习,学习进程快,知识面广,大学新生往往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大学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加,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自主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能利用课外时间和学习工具,能很好的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大学专业方向确定,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目标,不能很好学习,导致学生对大学学习出现厌学心理。学习上的挫折,还有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发展为学生的心理危机。
(2)就业压力。
随着近年来大学的快速扩招和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尚在“象牙塔”的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市场的阵阵寒意。随着大学生活的结束,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摩拳擦掌”准备投入社会大显身手。但现实情况往往会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当头一棒,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他们开始抱怨世道不公,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对求职渐渐失去信心。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心理压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断强化,最终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抑郁心理。
(3)经济压力。
自1996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采取"并轨"招生以来,大学生的学费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加上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已达到很多普通家庭的极限。但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学生都存在攀比现象,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能够支出除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以外的费用,这些家庭的学生往往出现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不能得到很好的排解,长期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物质生活的匮乏与心理方面的困惑交织在一起,容易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焦虑、抑郁状态,产生心理危机。
(4)人际交往压力。
进入大学后,离开父母,脱离原先所熟悉的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步入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每个人都承担着多元化的角色,要独立处理与老师、同学、舍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异性间的关系。面对这些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关系,他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沟通技巧。在大学生活中,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困扰部分学生的重要问题。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以来都是父母迁就自己,也一直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他们不能适应大学的集体宿舍生活,不能处理好与舍友之间的关系。
(5)失恋。
胡珍关于大学生恋爱的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中约超过1/2的人谈过恋爱,但仅有81%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真爱”,而在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中有50%的人经历了失恋。由此可见,大学生恋爱观存在很大偏差,很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而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恋爱中的存在的问题,也承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因此,由失恋引起的心理危机甚至自杀现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对策
3.1“三位一体”建立预防教育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德育素质教育的不到位,不利于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心理危机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学校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同时又缺乏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因此,因从基础的理论教育深入到精神层面,通过校方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对预防教育进行普及,渗入到每个班级,每个人,建立并完善以基础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三位一体的心理预防教育体系。
3.2“四向交互”构建危机预警系统
鉴于心理危机的多层次、潜在性的特点,应该建立由危机个体(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四向交互式”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关系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他们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对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能及时的了解,并分析其原因,有利于发现并化解心理危机,避免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3“三方合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帮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危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社会、学校和家庭。通常而言,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是危机个体生活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员,对该个体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注和理解,能够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的先兆和原因,有利于及时介入心理危机干预并化解危机,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即便有着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参与,社会支持系统成员的作用也是其他干预力量所不能替代的。他们能够在心理危机的化解过程中让大学生减少顾虑、卸下心防,积极面对压力与挫折,克服危机。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三方合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4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界定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自我内部两大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与原因,本文提出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对策:“三位一体”建立预防教育体系、“四向交互”构建危机预警系统、“三方合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翟书涛.中国自杀问题的现状及干预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911.
[2]中安在线.全国人大代表朱海燕建议: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EB/OL].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3/06/34505454_0.shtml,20140306.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993.
[4]周红.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3,(1):138139.
[5]朱天,叶播猫.“维特效应”与主流媒体自杀事件报道的责任及内容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178181.
[6]李荔.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7]段遂呈,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9.
[8]胡珍.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与性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