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06-08黄燕
黄 燕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大连 116041)
子宫切除作为子宫病变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多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腹部无手术创口,术中出血少,适合子宫较小且无明显盆腔粘连的良性子宫和宫颈病变患者。但是考虑到该手术过程中无法直观腹腔内情况,可视范围低,手术盲目性大,一但患者有明显的盆腔粘连或宫颈病变,就会让手术面临巨大的困难,极易损伤子宫周边脏器,甚至导致手术失败的后果[1]。针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不足,近年采用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被医疗界所接受使用,通过腹腔镜的作用,术中可直视腹腔内各器官的具体情况,有效避免了邻近脏器,手术安全性更高。现将该手术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接诊的60例子宫全切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年龄均为38~57岁,平均年龄(43.5±2.6)岁,子宫病变类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5例,子宫腺肌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15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两组患者年龄、子宫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备血、灌肠、禁食等术前准备,观察组患者术前还需清洁脐部,术前患者各项体征均正常。
对照组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麻,用4号丝线将下体双侧小阴唇分别缝合固定在两边大腿内侧,于尿道口下方2.5 cm处取一切口,将阴道前臂切开,暴露宫颈,分离宫颈间隙,于穹隆顶近宫颈处环形切开阴道后壁,分离直肠间隙直至返折腹膜,进入患者腹腔[2]。紧贴宫颈切断子宫双侧主韧带和输卵管并加以缝扎,处理子宫动静脉,将子宫标本从宫颈间隙牵引出来。再次探查腹腔内相关子宫附件和盆腹膜,缝合阴道壁。
观察组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麻,经阴道放置好举宫器,在脐眼内做穿刺,置入直径为10 mm的管套,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气腹压保持在12~15 mm Hg,调整手术台角度,使患者保持头低臀高的姿势,以便腹腔内大肠上移,露出子宫。于脐孔穿刺的管套内伸入内镜,在内镜的指引下于下腹两侧分别做一微切口,分别置入相应的管套,用以分别置放双极电刀和手术器械。用双极电刀分别电凝切断双侧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骶韧带和子宫动脉上行支,有粘连的患者先行分离粘连,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放置举宫器部位,使下面手术过程转为阴道手术[3]。用碘伏再次对阴道进行消毒,用20~30 mL的生理盐水缩宫素液注入阴道黏膜组织间隙,起到分离组织减少出血的目的,分离膀胱宫颈和直肠组织间隙,打开返折腹膜,进入腹腔,切断子宫韧带和全部宫旁组织,取出子宫组织,腹腔镜再次探查盆腹腔无异常,缝合残端,逐层关腹,手术步骤同阴式子宫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行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3 讨 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的发展,使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到了很快的发展。借助腹腔镜的指引作用,手术视野更加宽广清晰,特别适合有盆腔粘连和附件肿瘤存在并发问题的手术患者,大大降低了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盲目性和手术难度,减少了对邻近脏和组织的损伤,手术过程患者组织缺陷清晰可见,且可同时处理盆腔粘连和附件肿瘤等并存问题,大大延伸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4]。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相关医疗设备不断发展创新,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势也会越发显著,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从而逐渐取代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虽然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手术过程可见度绝对的提升,借助腹腔镜的辅助作用,患者腹部微切口,损伤小,术后无明显疼痛,对盆腔内环境不造成损伤,有效避免了粘连现象发生,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无不适症状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振苇,何志龙.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3-35.
[2] 康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145-146.
[3] 李红梅.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23-124.
[4] 雷颖,邹玲.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