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2015-06-07孙金秀
孙金秀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孙金秀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设计了“提出任务—精讲点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总结点评”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主一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发生明显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
国际贸易实务;自主—合作;问卷调查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背景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完整,又要将新知识、新理论融入教学中,并使教学内容及其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使得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矛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具有创新特征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为同类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2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指学生把握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何莲珍,2003)[1],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2].自主学习的本质特点是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余文森,2004)[3].学生在体验、思考、质疑、解疑等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以异质学习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王坦,2002)[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一切学习优势Geroge[5].学生在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非智力素质和非认知品质.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以自主学习为落脚点,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6].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为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7].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元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两者在功能上是高度互补的[8].“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9].“自主—合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3 “国际贸易实务”中“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施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施过程中,围绕“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力求两个转变,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使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能为广大学生欢迎和接受.在《国际贸易实务》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即提出任务—精讲点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总结点评,这是一个流畅、完整、由浅入深的操作流程,在这流程中,后两项是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
3.1 任务提出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设计工作任务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将业务流程操作特例、深化型的知识和综合能力都体现在工作任务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该门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七个工作项目: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出口合同签订—落实信用证—出口合同履行—制单结汇—业务善后,每个工作项目下设计多个工作任务以达到预期目标.
表1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设计
3.2 精讲点拨
在任务开始之前,指导教师需要对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选择性地精解,例如,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简要解析,对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的评价等.精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理清知识脉络.对于一些较难的任务,光讲是不够的,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在必要时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启迪他们的智慧.不论是“精讲”还是“点拨”都需要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关键之处,化难为易,拨疑为悟.
例如在出口报价及发盘任务中,贸易术语是出口价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关贸易术语多达11个之多,贸易术语在运输方式、交货地点、进出口报关手续、风险转移界限、费用负担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即使内容相似的贸易术语之间也存在细微区别,不易辨析,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图1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变成直观形象的图画,运用图示法进行点拨教学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本知识点,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图1 11个贸易术语图解
3.3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完全开放式教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另一方面,组员和组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学、互补、互促,在讨论、批判、合作与创造中接受新知识,完成任务.此外,小组间交流和竞争不仅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发挥个性,更重要的是锻炼交流能力,培养合作意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组建结构合理、分工科学、责任明确、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是保障“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在实验中我们选择由4-6名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特质互补的成员组成的小组.组长实行轮流制,负责学习任务分配,对小组学习质量把关.例如在制单结汇任务中,我们布置了如表2所示的自主—合作学习内容,小组长根据学习内容、组员的学习能力和特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负责填制单据,有的负责审核单据,有的负责总结汇报,每个成员都担任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在交互和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表2 “自主一合作”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制单结汇任务为例
3.4 总结点评
总结点评是一个判断、比较与评价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维、巩固知识、开拓创新、获得新知的重要环节.总结和点评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投入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及学习成效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自我评价向小组成员及全班公布,这样有利学习者客观评价自己,并根据他人态度反思自己.(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小组分别对组内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投入程度、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做出集体评价.(3)小组间相互评价.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4)教师的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对自主—合作学习的策划组织、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欣赏他人.
4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效果调查结果
为了验证“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我们抽取国贸专业一个班作为试点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在期末时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及学生对“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效果的看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4份.
4.1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习惯、学习心理调查结果
由表3、表4可知,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如果需要解答某个问题,54.6%的学生选择独立思考,40.9%的学生喜欢教师指导, 4.5%的学生会立即和同学一起讨论.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61.4%的学生喜欢找同学一起解决,34. 1%的同学喜欢找教师帮着解决,也有4.5%的学生选择放弃.
此外,关于划分小组的标准选择,59.1%的学生选择自愿组合,31.4%的学生希望按学习水平高低搭配.学习小组课外是否进行合作学习,15.9%的学生在课外经常进行合作学习,59.1%的学生偶尔进行合作学习,25%的学生没有在课外进行合作学习.但课堂上进入合作学习阶段时,55.3%的学生希望教师组间巡视,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引导,36.8%的学生选择教师维持好纪律就行了,7.9%希望教师加入讨论比较热闹的组,参与他们的讨论.
表3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习惯、学习心理调查分析(一) (%)
表4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习惯、学习心理调查分析(二) (%)
4.2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调查
表5显示了“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调查结果,从表5中可以看出,81.9%的学生非常喜欢“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72.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很好,61.4%的学生在“自主—合作”过程中常有成功经验;90.9%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解和“自主—合作”结合的上课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对“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满意,教学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表5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为了深入了解“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我们对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括教师直接讲授时间、学生发言人数、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时间.表6可以看出,试点班教师每堂课直接讲授时间约为15分钟,普通班教师直接讲授时间较长,约为35分钟.试点班学生讨论时间约为20分钟,多于普通班.从发言人数来看,试点班发言的学生人数为30人,普通班为20人.由此可见,在试点班教师减少了讲解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时间,激发并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高.
表6 试点班和普通班教学效果比较
4.3 试点班和普通班成绩测试比较结果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定期对试点班与普通班的成绩作了比较,比较结果见表7.表7显示试点班的到课率稍微高于普通班,成绩得优人数、得优比率也高于普通班.这说明“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氛围,而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表7 试点班和普通班成绩测试
5 总结与讨论
(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由调查结果可知,“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欢迎和认可,教学效果较好.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开放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会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合作与讨论,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2)“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由调查结果可知,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少讲一些,学生多讨论一些,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把课堂与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减少讲解时间,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时间.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内在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3)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能使“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由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喜欢自愿组合学习小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完全按学生意愿来组合小组,他们总是找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在后期一部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成果,出现“搭便车”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组建学习小组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适当干预.学习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与合作;组间同质,则便于各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学习小组一般以邻座4至6人为宜,组员搭配时应综合考虑学习任务、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参与程度等因素,尽量保证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组队成功后根据教学内容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有任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职务和角色可以轮换,每人都可以尝试不同的任务,有利于保持学习的新鲜感,提高互动兴趣.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和交流中学生提高了社交技能,学会欣赏,相互信任,准确清楚地与他人交流,彼此接纳和支持,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然,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碰到许多困难,如:缺乏教学战线专家的指导;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对学生指导力度不够;班级人数太多,小组间缺乏足够的交流时间.在实施过程中,一直使我们感到难做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职业素质.这是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工作和任务.
[1]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289.
[2]PINTRICH P R.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M].In M.Boekaerts,P. R.Pintrich&M.Zeidner(Eds.).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California:Academic Press, 2000:452-501.
[3]Harriet J Vermeer,Monique Boekaerts,Gerard Seegers.Motivation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sixth-grade students'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behavior.[J].J Educ Psychol,2000,92 (2):308-15.
[4]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27-30.
[5]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 (1):27-30.
[6]GEROGEM J,Michael A P,Loh L.The Teacher 's sourcebook for cooperative Leaming:Practical Techniques,Basic Principles,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M].Corwin Press,2001:25 -30.
[7]王化玲.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建构主义视阈[J].学术交流,2010(03):193-197.
[8]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0-36.
[9]王红毅,杨琼琼.大学英语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研究[J].外国语文,2012(08):125-130.
[10]杨启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03(04):45-47.
(责任编辑 鲁越青)
G642.421
A
1008-293X(2015)08-0101-06
10.16169/j.issn.1008-293x.k.2015.08.22
2015-04-21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607);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gj1205)
孙金秀(1978-),女,浙江上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