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在肥胖患者手术全麻中的应用分析
2015-06-06贺志勇
贺志勇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在肥胖患者手术全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肥胖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3例。分别记录并统计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和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三组在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咽部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學意义(P<0.05)。传统喉镜组患者T2、T3 时刻SBP、DBP、HR较视频喉镜组及光棒组升高幅度更大 (P<0.05 )。结论:GlideScope视频喉镜的声门显露时间和插管时间更短,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少,血流动力学稳定,在肥胖患者的气管插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肥胖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51-02
肥胖患者或多或少存在胖脸颊、厚胸壁、短颈、大舌、腭咽软组织过度增生、喉头高、张口受限等特点,这些特征正是产生困难气道的直接原因。临床研究显示,肥胖是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1]。在其手术全麻过程中,发生插管困难的情况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5.5%。目前,针对困难气道插管的方式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插管方式才能避免肥胖患者插管困难仍存在争议[2]。本研究将探讨比较视频喉镜、光棒及传统喉镜三种插管方式在肥胖患者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一种对肥胖患者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需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肥胖患者99例,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颅脑损伤,男58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41.73±5.84)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Glide Scope可视喉镜组、光棒组及传统喉镜组,每组33例。Glide Scope可视喉镜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1.7±5.8)岁,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12例;光棒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为(42.1±6.1)岁,ASA分级Ⅰ级23例,Ⅱ级10例;传统喉镜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为(41.9±5.9)岁,ASA分级Ⅰ级20例,Ⅱ级13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 g,鲁米那0.1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行锁骨下动脉穿刺置管,连接动脉测压换能器,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麻醉前面罩吸氧3~5min(2L/min),三组麻醉诱导用药均相同: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μg/kg及维库溴胺0.1 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药物推注结束后3 min后开始气管插管操作。
1.2.2插管方法视频喉镜组(A组):使用G1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插管。操作者用右手手指拨开牙齿,将G1ideScope喉镜从口的正中置入,通过视频观察会厌和声门的暴露,然后插入气管导管。光棒组(B组):插管前先将气管导管套在光棒上,光棒/气管导管前端5~7cm处折弯塑成“J”型,操作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左侧第二磨牙位置将患者下颌上提,右手持光棒/气管导管从患者右侧口角置入15 cm左右并移向中线,当前端到达舌根部时,调整灯光向前,通过观察颈部的光斑来调节光棒的方向和深浅,当光棒最亮处位于环甲膜时,表明光棒/气管导管已接近声门口或已进入气管内,此时操作者右手固定光棒,左手将气管导管轻柔推送入气管内并缓慢退回光棒。传统喉镜组(C组):选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进行插管,声门暴露程度通过口腔直接观察,声门暴露后插入气管导管,必要时需另一助手辅助压迫甲状软骨以便进一步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 8~10ml/kg,维持正常的呼吸末 CO2,吸入1.5%~2%七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注赛机宁维持肌松。
1.3观察指标
1.3.1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和插管后5min(T5)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
1.3.2插管情况及并发症插管情况包括插管总时间、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咽痛、声嘶或咽部不适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插管情况及并发症比较A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均最短,B组次之,C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最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最高,B组次之,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咽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最低,B组次之,C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插管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组别声门显露时间(s)插管总时间(s)一次插管成功率[例(%)]咽部并发症[例(%)]
A组9.35±2.33◆39.23±11.39◆32(96.9%)◆1(3.0%)◆
B组15.77±5.2146.81±12.6928(84.5%)3(9.1%)
C组23.53±7.3859.92±13.9322(66.7%)9(27.3%)
注:与B组、C组比较,◆P<0.05。
2.2三组患者SBP、DBP、HR比较麻醉诱导前,三组患者SBP、DBP和HR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三组患者的SBP、DBP 和HR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但降低幅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三组患者的SBP、DBP 和HR与麻醉诱导后相比均显著升高,A组升高幅度最小,B组次之,C组升高幅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1min、3min、5min三组患者的SBP、DBP逐渐下降, A组下降幅度最小,B组次之,C组下降幅度最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R而言,在插管后1min、3min、5min三组患者均逐渐下降,但A、B两组降幅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降幅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HR指标比较
组别T0T1T2T3T4T5
SBPA124.9±11.391.8±13.2122.3±20.2Δ114.9±11.3110.7±18.590.7±12.8
B125.3±11.289.1±12.8134.4±23.6Δ120.3±11.9*105.2±15.5*88.6±12.1
C125.5±11.492.4±13.2145.4±25.5Δ 126.3±13.5*▲111.2±13.5*▲97.6±12.9*▲
DBPA77.8±9.051.9±8.276.6±12.1Δ 67.8±9.063.8±9.150.4±8.1
B78.4±9.152.8±8.987.6±12.9Δ 71.4±9.1*67.3±9.2*57.3±8.5*
C78.3±8.953.3±9.299.6±14.6Δ 85.4±10.3*▲74.3±8.8*▲ 64.3±9.6*▲
HRA78.2±10.276.6±9.576.5±9.4Δ75.9±9.274.8±9.074.1±8.9
B77.9±9.875.5±9.293.2±12.6Δ 81.9±10.876.5±9.974.5±9.0
C77.8±9.775.3±9.1103.2±16.3Δ95.2±14.2★89.2±11.975.2±10.1
注:與T1比较,ΔP<0.05,与T4、T5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肥胖患者由于颈部脂肪堆积造成颈项粗短,下颌和颈椎活动受限,同时肥胖患者存在严重的咽腔软组织堆积,这样就使插管过程中喉部暴露欠佳,在实施全麻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插管困难,是发生困难气道的高危人群。
传统的Macintosh 直接喉镜在众多基层医院依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气管插管工具,在操作此类喉镜时,为了使声门充分暴露,需要使患者的头颈部尽力后仰,将患者的颈椎尽可能后伸从而使口、咽和喉呈成一直线[3],这样才能保证插管成功,而肥胖患者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就造成了插管困难或者插管时间大大延长。光棒是通过观察颈部的光斑将导管送进声门,插入气管内的一种方法,避免了喉镜暴露声门对会厌和咽部的机械性刺激而减轻插管中的应激反应并稳定血流动力学。因其具有高度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困难气道。Glide scope视频喉镜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视频喉镜,它的镜片厚度仅为1.8 cm,其前端结构弯曲成60°角,并且安装有高清晰摄像头,使咽喉部结构清晰放大在显示屏上,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声门的显露,大大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本研究中视频喉镜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插管后并发症、心率及血压均优于光棒组和传统喉镜组,表明视频喉镜在肥胖患者中更有优势。主要原因是视频喉镜对声门暴露更加清晰,机械刺激力量更小,所以不但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而且并发症少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杨光辉等人[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光棒插管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虽然比视频喉镜长,但明显短于传统喉镜;而且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考虑其原因为光棒插管虽然也是盲探插管,但通过利用颈部软组织的透光性来引导,并且插管不需要挑起会厌,不直接接触口、咽黏膜,避免了喉镜对会厌和咽部肌肉深部感受器机械性刺激[5]。
综上所述, 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光棒和传统喉镜相比,声门显露时间和插管时间更短,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少,血流动力学稳定,在肥胖患者的气管插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无视频喉镜,光棒也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古源.困难气道临床处理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160-161.
[2]张建华.肥胖病人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处理[J].中原医刊,2013,32(11):31-32.
[3]谭刚,易杰,罗爱伦,等.两种视频喉镜与传统喉镜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的比较[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5):334-336.
[4]杨光辉,杨风文,董丽娟. Glide Scope视频喉镜用于肥胖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4,8(2):68-69.
[5]杨善林,徐曙兵,孙柳生.光棒引导与传统喉镜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9):1707-1708.
(收稿日期: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