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中的应用

2015-06-06周丹李小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冠心病

周丹 李小琼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中Ⅰ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80-01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病情重,且变化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院对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为(36.2±15.3)岁;梗死部位:前壁13例,下壁17例;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8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8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36.7±15.5)岁;梗死部位:前壁14例,下壁16例;合并症:高血压15例,糖尿病8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7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急救干预和健康宣教等。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其具体的护理对策如下:①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需对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情况和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性质、程度和部位等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观察;②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心肌供血不足,患者胃肠蠕动变慢,需长期卧床治疗,消化循环缓慢,很容易发生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为保证患者可摄入充分的营养,需以患者身体情况为依据,合理为患者配餐,摄入食物应为高热量食物和高纤维食物;③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过程中,需重视对患者的排便护理,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因为患者便秘后,会因用力排便增加患者心脏负担,诱发并发症,如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猝死。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排便指导,帮助患者排便,如患者具有便秘症状,可给予患者缓泻剂治疗,并配合轻柔的腹部按摩。

1.3观察指标医院科室根据临床护理干预要求,结合科室特点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熟练度等,其中舒适度总分40分,分值越高患者舒适度越高;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熟练度总分均为为3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态度越高,操作技能越术熟练。总分为100分,≥80分,80分>比较满意≥6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度[1]。

同时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級情况进行对比。心功能分级标准[2]:Ⅰ级:心力衰竭征象;Ⅱ级:伴有轻到中度心力衰竭征象,伴有肺底啰音;Ⅲ级:伴有重度心力衰竭征象,且肺啰音大于两肺的50%;Ⅳ级: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例(%)]

组别例数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302(6.7)12(40)16(53.3)28(93.3)*

对照组308(26.7)10(33.3)12(40)22(7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中Ⅰ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观察组3019(63.3%)#7(23.3%)3(10.0%)#1(3.3%)#

对照组3010(33.3%)8(26.7%)7(23.3%)5(16.7%)

[HT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学中一项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属于一项常见的心血管危急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心肌坏死。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和休克等。故而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的重视就显得至关重要。优质护理是现阶段医疗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进护理方式主要以病人具体情况为依据,为病人提供更合理、全面的护理干预,在实际的护理干预中充分的理解、尊重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同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如饮食护理和排便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适时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本研究亦证明,给予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功能。

参考文献

[1]马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一年随访[J].现代医学杂志,2011,23(9):729.

[2]刘小宇.睡眠呼吸障碍与急性心梗Killip分级以及梗死面积相关性的研究[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5):291-292.

[3]孙美玲.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齐齐哈尔医学杂志,2011,23(6):678.

(收稿日期:2015.03.02)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转变临床护理模式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