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普及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相关性研究

2015-06-06朱耀程鹏飞王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朱耀 程鹏飞 王寅

【摘要】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以及广大民众在内心深处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使得中医药文化与社区居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为契机,提升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普及;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34-02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rea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the consrt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y

ZHU YaoCHENG Pengfei WANG Yin*

Yunnan University of TCM, 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community is the basi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ommunity, the health problem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mple, convenient, cheap, inspection,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heart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dentity, intimacy, made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have a natural link. Popular culture with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the community as an opportunity to enhance community awarenes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ng harmonious community building.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Culture;Cultural Popularization;Community harmonious

社區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群众机构。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所以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1]。构建和谐社区,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而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一根纽带,把中医的理论、临床实践和人们的生活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好、做实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让中医药知识融入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切实提高人们生活的健康水平,社区的和谐、居民的幸福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区、中医药文化普及共同为广大社区居民所关注,探索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使两者在推进过程中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1构建和谐社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和谐、和合的思想和观念,如儒家思想的“天下大同”,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和谐,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种社会理想状态的表达和愿望。所谓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谐社区,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不仅强调社区内部和谐,也强调处理好与社区外部关系[2]。

1.1社区的定义“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社区”可以说是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共同居住的一定的区域,强调的是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

1.2社区的和谐社区是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研究是研究整个社会的起点。作为一个小社会,社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住房紧张、医疗资源紧缺、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要求不断提高,社区和谐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如家庭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身体的健康等。而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健康问题为更多的社区居民所关注。所以,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2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说:“人民群众喜欢、信任、选择中医药,不仅仅在于中医药的简、便、验、廉,而是在内心深处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3]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文化与老百姓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社区普及中医药知识,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或成本,着力营造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切实提高社区居民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知识与素养。做到这一点,对于构建与维持社区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中医防病治病,不是“以病为中心”,而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病的人”,根据患病的人的各种情况,综合整体调节。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中医防病治病,注重整体调节:一是调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人的整体功能来把握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二是调节机体与情志的关系;三是调节饮食起居与疾病的关系;四是调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关系,即人要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五是以“衡”为度,讲究“中和”、“中庸”,而这种理念对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中医药文化普及的调查

对此我们对民众进行了中医药文化方面的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大致分为对中医保健知识的认识、了解情况,以及存在的阻碍因素两部分,问题大致包括:对健康的认识、对感冒的认识、对消化不良的了解、正确的睡觉姿势、对中医的看法、信任什么样的中医保健传播、存在的问题、阻碍因素、建议等。

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5份。调查涉及昆明翠湖、官渡区双桥村、云大附中、昆明船房小区、五华区人民医院五个地方,调查对象包括农民、工人、教师、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等。问卷随机发放,基本控制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年龄分布:小于20岁的占4%,20~40岁的占71%,40~60岁占20%,大于60岁的占5%。为确保问卷质量,要求被调查者认真作答,并给于一定的说明指导。调查结果如下:

3.1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度84%的人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8%的人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7%的人认为只要不生病,自己感觉舒服就是健康;还有1%的人选择其他。

3.2对感冒病的防病保健措施有52%的患者采取拖或者自行买药吃来解决;21%的患者采取输液治疗;只有15%选择看中医,吃中药;另外还有12%的患者选择其他途径。

3.3对感冒食疗方法的了解程度有13%的人没有听说过;42%的人听说过,但是没具体用过;40%的人曾经用过;只有5%的人一直都在用。

3.4对消化不良的食疗方法的了解程度有26%的人没有听说过;44%的人听说过,但是没用过;26%的人曾经用过;4%的人一直都在用。

3.5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的看法51%的人认为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非常有效,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21%的人认为有些效果,但缺乏科学依据;3%的人认为它毫无效果,是江湖医生骗人的手段;还有25%的人认为很神秘,对它了解不多。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40%的居民对中医保健基础知识半知半解,约30%的从不知晓,也就是说近70%的社区居民欠缺中医药方面的知识,这一结果也突显了中医药文化普及的空白地带,因此社区有很大的空间来推广中医药保健知识。同时,也正是因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够、认识不准、认识存在误区,才导致了江湖骗子有了可乘之机。这也是应加强中医药文化普及的科學性、规范性的原因所在。

4中医药文化社区行

一直以来,国家对中医给予了很大的扶持,近年来更加大了发展中医药的力度。然而,当下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分配尚不尽人意[4]。由于人、医、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所在,广大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相对缺失,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影响甚大,从社会环境而言,社区的和谐稳定亦将受到影响。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普及,可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宣传形式,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宣传中医药文化。二是以学校科技及专家资源为依托,创办中医药文化网站,开通中医药卫生知识服务热线,多渠道为社区民众提供健康及医疗帮助。三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掌握居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请中医药专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尽量创造条件做到入户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四是定期制作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板、张贴宣传图,结合医疗下乡、义诊义治等活动,积极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知识。五是充分合理运用中医药的优势,做好中医药优势病种的研究工作,发挥中医药治疗感冒、儿科、妇科疾病等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简便、廉价、高效”优势,同时可深化适宜型中医药技术进社区和农村。六是对社区的低保家庭及孤寡老人等进行定期随访,切实使中医药进入到家庭,服务到个人。七是教社区居民练习五禽戏、太极拳等强身保健操;根据当地居民体质和当地气候变化,配置中医养生保健茶饮和食疗处方,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推广。

中医药文化是大众文化,调查显示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在社区群众中并不理想,在社区群众中,老百姓比较关心的是健康问题,所以普及中医药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势在必行。社区作为一个社会民众的聚集地,组成人员复杂,各民族、各阶层的人们难免会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或矛盾。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本身具有不歧视性、公正性,能消除不同人群之间的分歧,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可以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不仅有提升社区健康水平的作用,其所具备的人文精神在广大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中还具有沟通、缓冲、消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玉婷.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文化的多维度检视[J].学术论坛,2013,36(9):95-98.

[2]周常春,杜庆.我国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1,8:210-211.

[3][JP3]中国青年网.到“十二五”末期中医药文化普及率将达80%[EB/OL].

http://news.youth.cn/caij/201111/t20111104_1759690.htm,(2011-11-04).[JP]

[4]王晓芸.制约社区文化作用发挥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求实,2013,10:77-79.

(收稿日期:2015.03.10)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研究
微阅读情境下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知识获取情况调研分析
中医职业教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
基于慕课平台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课程模式探究
医学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