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的减持
2015-06-06谢九
谢九
在A股暴跌之后,汇金公司晚间发布公告予以回应,公开承认了减持行为。“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上市金融机构的A股股份,并购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近期,汇金公司出售了部分增持股份和ETF,其中触发信息披露义务的,已根据监管要求进行了披露。”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国家队,汇金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在上证指数逼近5000点之际,汇金公司突然首次减持“四大行”的股票,短时间内在市场引发恐慌情绪自然是在所难免,汇金公司在敏感时点的减持,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国家队的撤退。但事实上,汇金公司可能只是一个较为市场化的举动,但是因为其自身的特殊地位,结果被市场放大了无穷倍来解读。
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代表国家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股权上隶属中投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包括“四大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中金公司、申银万国等证券公司,以及中国再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等保险公司,其重要职责之一是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曾经多次在市场低迷时购入“四大行”股票,随着A股市场持续上涨,银行股的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年汇金公司在底部增持的股份也获得了不错的账面收益,现在减持部分股份,如果纯粹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实现了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此次汇金公司减持工行和建行,分别套现16.29亿元和19.07亿元。
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大约在银行股低迷之际进行了5次增持,这一次在高位减持工行和建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汇金公司对银行股的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国内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既要面临经济减速带来的资产压力,又要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利润空间的挤压。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的不良资产和不良率出现快速反弹,截至去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比2013年末的不良余额1.18万亿元上升了18%,不良贷款率也由2013年末的1.49%上升到1.6%。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还未见底,随着未来的增长中枢进一步下移,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压力还将继续攀升。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依靠息差收入的传统收入模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之政府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客观上也需要银行业让渡一部分不合理的利润空间反哺实体经济,所以,银行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只会越来越薄。在这样的背景下,汇金公司在底部增持,在高位减持银行股的行为,如果只是从市场化操作的角度来看,也是相当正常的举动。
除了高位套现的考虑之外,汇金此次减持银行股,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为了提高银行的治理结构而试水。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国家持股比例过高,国有股一股独大,也就意味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比例不能有效降低,也就无法引入更多的外部战略投资者,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另外,大量国有资本沉淀于银行股份之中,也导致国有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对于国有大行而言,国家只需保持51%的股份既可以实现绝对控股,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银行的国有股比率高达60%以上。早在2013年,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就曾经公开表示,“现阶段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持股比例还是太高”,未来10年,在国有资本提高利用效率上,可能不应当在国有银行保持这么高的比例。但刘士余同时也认为:“这个比例股本要退出的话,可能要面临相当一部分压力。”
不过,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为国有银行的国有股减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4年9月,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在法兰克福的一次会议上曾表示,为配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汇金公司将减持国有银行股份。不过鉴于汇金减持的敏感性,在李剑阁公开表态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有银行的减持也并未见实质性举动,直到今年5月份汇金才付诸实施。汇金此次减持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占比分别只有0.11%和0.15%,减持比例并不大,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为国有银行的混改试水。去年8月份,交通银行宣布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拉开了国有银行混改的序幕。不过,和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交通银行能够率先混改的优势在于其规模远小于“工农中建”四大行,推行混改的阻力相对较小,同时,在交行的股权结构中,财政部持股比例只有27%,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的程度较高,尤其是汇丰银行持有交行18.7%的股份,逼近20%的外资持股上限,交通银行的股权结构具有实施混改的先天优势。只有四大行开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才真正意味着国有银行混改的开始,而汇金此次试探性地减持工行和建行,或许预示着国有银行混改坚冰开始松动。
从汇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此次减持工行和建行的股份,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又可以为国有大行的混改探路,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从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大局来看,汇金公司此举如果终结了本轮牛市,那就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中国股市难得迎来一轮牛市,尤其在疲软的中国经济下,股市成为当前不多的亮点之一,一轮牛市可以为当前的中国经济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降低企业的负债杠杆率等等。目前的中国股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无风险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信心不断恢复,注册制即将落地,市场化程度继续加深,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英国指数公司富时集团28日宣布,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基准的过渡计划,富时的两个新兴市场指数都将纳入中国A股。今年6月9日,规模更大的国际指数公司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将宣布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如果能够成功纳入MSCI指数,将为A股带来更多的外部资金。作为金融领域的国家队,汇金公司此次突然在5000点之前的敏感关口减持工行和建行,无疑会让投资者对于A股的政策信号产生混乱,加之现在的A股市场杠杆率较高,在混乱之中极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沪指当日暴跌6.5%也就不足为怪。
在汇金减持引发A股暴跌的第二天,汇金公司总经理解植春突然宣布离职。5月29日,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解植春同志不再担任汇金公司执行董事职务;经汇金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解植春同志不再担任汇金公司总经理职务。”尽管没有迹象表明这次职务变动和汇金减持有直接关系,但是时间上的高度巧合,还是难免会引发市场无穷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