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PPT设计制作中的常见误区及改进策略
2015-06-05蔡宇南王朋娇
蔡宇南 王朋娇
摘要:目前,教学PPT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故而教学信息的传播也变得可视化,然而在教学PPT设计制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教学PPT设计制作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PPT质量的策略:一“脉”相承、简约而不简单、动态呈现适度、模板选择合理、结构清晰、小心构图、色彩合理搭配,继而归纳了教学PPT制作的原则,以期为教学PPT的制作提供较为细致的指导。
关键词:教学PPT;误区;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47-2117(2015)05-0097-03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简称PPT)因易于使用、操作便捷、多媒体对象集成化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等优势,成为教学展示软件中的主流,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在教学PPT的设计制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为了提升教学PPT的质量,使其更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将针对教学PPT制作中的常见误区,探讨教学PPT设计制作的改进策略。
● 教学PPT制作的常见误区
笔者通过对部分大学各年级各学科的30部教学PPT、部分重点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40部教学PPT进行搜集,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教学PPT设计时最容易陷入以下六大误区。
1.文字搬家
第一种误区是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全部复制粘贴到PPT上,未充分发挥PPT在课堂上的视觉辅助作用。造成误区的根源是对教学PPT用途的错误理解,将其当成黑板工具的延伸是大材小用、没有真正理解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表现。
2.动画设计运用不当
这主要体现在自定义动画以及幻灯片切换的不合理使用方面,造成了观者过于关注动画,而忽视了教学内容。这种误区是受到商业化PPT影响,认为PPT越精美越好,PPT教学成为一种艺术秀,脱离了教学的根本。教师为彰显个人制作水平,对PPT中所有对象均设置了动画,尤其添加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致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3.二八定律
多数教师在制作PPT的过程中,仅使用了“打开文件、打字、设置属性、保存、播放演示”等几种初步的功能。80%的人只是用了一项技术20%的功能,也就是所谓的“二八定律”。
4.结构混乱
PPT中的刺激主要体现在内容元素和界面布局、结构和色彩等方面。适当的刺激会事半功倍,过分的刺激只会适得其反。在版面上,教师为刻意营造PPT的丰富性,致使PPT上堆积了过多的内容元素,如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等,这些冗余信息会干扰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和记忆。
在内容上,PPT中前后幻灯片之间的内容联系缺乏逻辑顺序,将会致使教师在授课时出现“短路”现象,继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5.构图不当
作为以页为信息基本呈现单位的 PPT课件,每幅幻灯片都是相对独立的界面,界面的和谐与否,不仅会影响课件的视听艺术性,还会直接影响信息呈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教学PPT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多数人只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忽视了界面的设计,造成“图文大小不协调、视点不清晰、文字格式变换过多、图文无关”等问题,其结果不仅影响PPT的可视性,更直接影响教学信息呈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6.色彩搭配不和谐
配色是PPT设计的核心,是PPT界面美化的关键。PPT的色彩搭配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情况:①大面积使用对比强烈的鲜艳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造成学生视觉疲劳;②背景色与文本色为相邻色,导致教学内容在投影时不够清晰;③未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进行配色,如针对小学生的PPT可用丰富的颜色,但却不一定适用于大学生;④未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配色,如数学PPT颜色尽量不要多于三种,而语文PPT则应尽量多配颜色以呈现美感意境。
● 教学PPT制作的改进策略
结合上述教学PPT存在的误区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教学PPT的改进策略,以期对教学PPT的设计制作有所帮助,使教学PPT能更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一“脉”相承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炼,遵循“一‘脉’相承”原则,在每张PPT上呈现重点、难点,以此配合使用“小步子原则”,即合理借助动画对教学内容进行逐条呈现,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方便学生阅读并学习课程内容。同时,将教学PPT看成一个系统,整体设计PPT的内容,每页呈现的知识要点相互联结,各章节融会贯通,形成一条教学内容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而不简单”是指PPT的界面要清爽、直观,呈现信息的元素尽量多样化,如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表等(如图1)。使教学内容成为教学PPT中最重要的角色。
3.动态呈现适度
PPT集多种动态元素于一身,如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等。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应适时适量地插入动画,将教学内容动态呈现,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模板选择合理
在模板选择上,笔者建议:①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主题模板。模板背景应适合制作教学课件。比如,教学内容是文科,可选“学术”类或“教育”类模板;若是理科,可选“科技”类模板。②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模板。例如,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可选颜色艳丽、带有卡通造型的模板;而对大学生,可选简洁明朗的抽象图案模板。
5.结构清晰
①框架清晰一致,包括颜色、字体、背景等。每页不同层次的标题字体逐层变小、逐层缩进;同级的字体和大小、颜色一致。②设计好开头和结尾的PPT。学生对PPT的开头和结尾记忆最深,开头部分要设计醒目的标题,明确告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尾部分最好具有结论性,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的精髓。③导航系统是PPT必不可少的元素。合理运用超链接插入教学目录或章节提示,有效保证师生思维的连贯性。
6.精心构图
(1)图文排版
图文排版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PPT播放的成效。在教学PPT制作过程中应尤为注意文字与图片的数量与位置问题。
数量方面,文字数量建议参考“六十六十原则”,即每页最多6行字,每行最多10个字,最多6秒钟可以理解PPT内容,距屏幕10步远可以看清楚字体;图片数量应注意,每页PPT不要超过4张图片。
位置方面,文字与图片大小应一致,避免出现“图大字小、图小字大”现象。笔者提出几种图文结构模型以供参考:“十字结构”、“二字结构”、“刂字结构”以及“菱形结构”(如图2)。
(2)文字格式的设计与美化
◇字体。选择字体前,不妨先考虑一下哪些字体具有阅读性,而不是单纯的好看。尽量不要使用书法类字体。推荐几种常用字体:①标题可用微软雅黑。此字体美观大方,中文英文都适用,加粗后尤为清晰。内容可用宋体或黑体。强烈对比可使学生更好地分清内容的层级关系。②如果电脑里只有系统自带字体,那么标题可用黑体,内容可用楷体。但是黑体不适合英文,建议使用Arial或者Times New Roman字体代替黑体、楷体。
◇字号。PPT默认的字号范围是5号至72号,选择字号要考虑实际使用情况。教学PPT多数都是需要投影用的,因而最小字号最好不要小于24号。
◇行间距。PPT默认行间距是单倍行距,某些PPT因个人需要插入大篇幅文字,使人产生头晕目眩的视觉感受,此时教师应合理调整文字行距,避免文字拥挤。常用的文字行距为1.5倍、1.25倍、单倍行距。
(3)文字对齐
在播放PPT时,有时会出现同标题、同属性文字的错位感,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文字的对齐问题。因此在制作PPT时要注意将不同页面同属性、同标题的文字反复调整,确定其位置一致。
(4)以图代字
在设计PPT时,切忌过多使用文本,适当将文本转化为视觉元素,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减少其阅读大量文本的负担,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学习内容。PPT2007及后续版本提供了Smart Art图形,教师可通过选择不同布局来创建Smart Art图形,从而快速、有效地传达信息。
7.色彩合理搭配
在为PPT配色时,教师应避免按照个人喜好选用色彩,要首先考虑学生的视觉感受。各种颜色或者颜色组合(相同色、相似色、对比色)呈现给学生的感觉是不同的,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合适的颜色,更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 教学PPT制作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教学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具有的认知特点、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将对学生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学PPT的设计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在利用PPT进行学习时,才不会产生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的感受,更利于其对所学内容的吸收。
2.学科性原则
PPT设计应针对各学科量身定做。对偏重于文科的学科,如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PPT的设计风格应该是文学色彩浓厚,艺术感十足。对数学、物理、化学等思维性较强的理科学科,PPT的设计风格应该庄重严肃,色彩不宜过于艳丽。
3.有序性原则
在PPT内容设计上,应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比较容易的片段,安排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学生从第一步开始学习,一步一步地前进。这不仅使知识的获得变得简单起来,而且能减少学生出错的次数。有序性原则强调了教学内容难度增加的渐进性和从一个项目过渡到下一个项目的自然性。
●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需要,教学PPT成了广大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在教学PPT设计制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仅针对教学PPT设计制作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教学PPT制作中仍存在其他问题亟待解决,如怎样实现教师与教学PPT“人具相长”,这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