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未必色变
2015-06-05黄咏钦
黄咏钦
【摘要】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先生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载体等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做到谈“虎”未必色变。
【关键词】中学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农村校教学中,“差生”面大,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拿语文科来讲,作文更是无从谈起。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则“谈虎色变”。面对这种窘况,如何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得呢?以下谈及几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摸索出的几种做法。
一、口头表达与书面练习相结合
要让学生能写,须让学生善说。如写《当我接到“初中录取通知单”的时候》这篇作文,先把学生分组,有的先命题,有的设置情境,有的指物临摹,先让学生思考打腹稿,然后就小组进行口头交流。有的说,当时甭想有多高兴?也有的讲当时我妈说读了也没用,干脆不要念,省钱,我怎么高兴得起来……三言两语,渐渐地他们都能把接到通知书时自己的心情、情态、家人的态度、旁人的眼光……都说出来。
口头作文的命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有话可说。我们学校的所在是个“渔民之乡”,我要求学生对渔民的情况做个调查。鱼汛旺发时,渔民高兴的神态,忙碌的身影,集市上喧闹的情景,叫卖声不绝于耳等等。学生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对渔村的渔民生活可详,平日里熟况已睹,这样一点拨,自然豁然开朗。当然,老师应该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里迸发出独立的见解之花,成为作文教学和谐情境的一道风景线。通过类似上述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造句联句,拾掇成篇
写作一定要重视组段训练。按记叙、说明、议论的顺序进行。
(一)记叙文写作训练
记叙文以“我”为主,从“我”写起。我要求学生回家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画出自己的肖像,说出自己的性格,写出自己的爱好,然后连掇成篇《向你介绍我》。在叙述中要求灵活交代写作要素,环境描写段要突出环境的特点,把感情渗透到环境中去,写景要有目的;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多种描写结合。
(二)说明文写作训练
说明文的练习,学生通常存在以下问题:驾驭不了材料;对中心把握不明确;没能客观说明事物。如我以《话说老鼠》为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指导,力图帮助学生走出说明文写作的困境。
1.有意提问,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针对性提问: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为什么令人厌恶?老鼠真的那么可恶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体练中心,搭起框架。
老鼠的特征就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概括:老鼠是一种行动鬼祟的动物,老鼠是人类不共戴天的大敌。学生写作统一要求用段首中心句,准确鲜明地概括出主要内容。
3.憎爱分明,态度公正。
老鼠相貌丑,行动鬼,危害大,反映出人们对老鼠的共同态度:憎。老鼠有害,憎亦难免。但说明文写作要求以客观态度说明事物,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就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段例文,先让他们“放”开手脚,畅所欲言,觉得有东西可见。比如,学校周边开业了好几家零食店,学生挡不住诱惑,口袋里的钱被掏光了,校园里也到处是果皮、纸屑,狼藉不堪……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打鹰”不如“关鸡”,于是以“吃零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因为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经历之事,讨论十分激烈,尽管看法不一致,但都能各执一词。我就趁热打铁,顺势引导学生剖析其危害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倡议书》,并以“吃零食的危害”为中心,先鼓励学生写日记,指导他们观察事物,后写成评论文章,很快的学生也认识其中的危害,自觉不买了,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为写作全篇打下了基础。
三、着意模仿,展示自我
写作离不开模仿,模仿是学习和借鉴。教师要指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训练,更要讲清写作的规律,然后模仿例文练笔,锲而不舍,最后学会自我独立作文。
首先,是语言的模仿。写作时可让学生“放”个性,借助想象适当渲染。如以契科夫的《变色龙》为例文,学习奥楚蔑洛夫形象生动的语言,命题作文我也紧扣“说”字,如《说说我班的女生》这样的题目,学生觉得很亲切,有话可说,也最容易触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放”时不放松对文字基本功的训练,日积月累,就能有效地吸收范文的词语和句式。
其次,是构思的模仿。比如:写植物,可在生物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诸如植物的科属、性状、特征、功能等娓娓道来,其实是生物课上学到的东西,按照说明文写作的要求,重新组合一下,自然就是一篇文章。
再次,是立意的模仿。《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我就向学生以生命力极强的木麻黄为象征交流意义的散文,据说当年沿海大力种植这种树,就是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减轻风沙对农田和村舍的袭击,默默地为人民服务,它与白杨树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另外,从木麻黄也可以联想到沿海农民的淳朴、正直的性格。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有了较高的意境。
以上几种在作文教学中的尝试,切合学生的实际。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经过一两年的系统训练,学生不再谈虎色变,写起作文来活跃了,也能写出较像样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延珍.谈农村学生如何走出写作低谷[J].作文教学研究,2007(4).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