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诗歌地图初绘(上)
2015-06-05海滨
海滨
根据陈义钟(程毅中)编校《海瑞集》、李锦全等点校《海瑞集》、朱逸辉等校注《海忠介公全集》等对海瑞诗歌的钩沉索隐,目前系于海瑞名下的诗歌共26题29首,其中3题5首聚讼纷纭,可阙疑不论,以期更多地上地下文献证实或证伪。其余23题23首,虽有个别文字缺讹或者版本差异,但大多可以初步匡定创作的大体时间,或者地点,或者人物,或者事件,基本可以勾勒出海瑞“琼山——南平——淳安——兴国——帝都——南京——琼山——南京”这样一幅诗歌创作地图。限于学力,本文尚无法对海瑞诗歌详细进行笺注疏解,只能如学郎涂鸦般初步绘制一份海瑞诗歌地图。这份海瑞诗歌地图是海瑞人生迁移流寓的空间行程、宦海浮沉的时间历程一纵一横形成的坐标系,也是其思想情感变化的自然流露。其中任职知县之淳安时期待考,其他分述如下。
一、 读书养志之琼山时期
有《乐耕堂》,或有《赠竹园隐者》、《塘上行》。
嘉靖二十三年(1544),琼山大贤丘濬之曾孙丘郊在琼山县西墨客村建乐耕亭,躬耕弦诵,海瑞常过从,写下《乐耕亭记》。陶渊明躬耕垄亩,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表达自安自适之情:“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与此相类,《乐耕亭记》高度评价了丘郊建亭躬耕、仁笃俭约的精神:“贤哉,先生乐耕之意也!”并赋《乐耕堂》诗以赠之。
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良会莫教轻住别,每逢流水惜芳年。(陈义钟编校《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文引用海瑞诗,均据此著,下文仅称陈本;引文文字存在差异者,在诸本中择善而从)
此诗化用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的典故,将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虚实兼指的“源头活水”坐实为眼前溢灌平川的景象,桃色花香、宿鸟深竹间闲敲棋子、长啸狂歌,别是一番海上洞天,诗人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长沮桀溺耦而耕”的千载默契与回应。
海瑞《赠竹园隐者》诗中所寄之情,与此相仿;江村、竹园,亦此地此时寻常可见;故系此诗于此。诗曰:
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羊求忘地速,松竹到门多。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
海瑞此诗用典,与陶潜相错落。陶氏取其“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海瑞取其“羊(仲)求(仲)忘地速,松竹到门多”。二者典故源出《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游。”辛弃疾在《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中也有“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值得注意的是,陶渊明、辛弃疾、海瑞都在赞叹归隐之余,表达对农事的重视。陶说:“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辛开荒种稻的带湖新居——稼轩正是其雅号“稼轩居士”所自。洪迈《稼轩记》一文载,辛弃疾“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才占地十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海瑞在诗中明确写道“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 正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评价《芣苡》的那种情形:“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令人心旷神怡。”
其《塘上行》曰:
青青河边柳,菀菀陌上桑。临风似相向,道阻意以长。流莺飞上杨,归雉回东墙。翩翩曳文裾,水中双鸳鸯。此为胶与漆,彼独参与商。乾坤浩无垠,大化何茫茫!鸢飞与鱼跃,各以适其常。鸿鹄沧溟栖,以俟风云将。
此诗多化用《古诗十九首》成句,如《青青河畔草》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行行重行行》之“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客从远方来》之“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回车驾言迈》之“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驱车上东门》之“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以及《西北有高楼》之“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可以看出,海瑞此诗主题的多重性和诗句的格式,都有明显效法《古诗十九首》的痕迹,诗歌最后又表达出鸿鹄等待风云际会的自我期许,这也许是海瑞早年读书习诗时期的创作。故系于此。
二、 履职教谕之南平时期
有《送诸生小试遇雨》,或有《题峡山飞来寺》。
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瑞二月进京赴会试,落第。闰三月,授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教谕,开始了南平履任的四年时光。其间,创作有《送诸生小试遇雨》,
电掣雷鸣酣野战,水吟龙啸郁云兴。山南月暗全无路,岸北沙明仅有灯。海内英雄今并起,江中波浪此凭陵。商霖散满焦枯发,野色新添万里青。
顾名思义,这是学官海瑞送学生参加考试的途中之作;南平境内外河流众多,与诗中“岸北”“江中波浪”相吻合;此诗系于这个时期比较合适。踌躇满志的海教谕借眼前途中的风雨之阻,写诗激发教育诸生,全篇几乎句句饱含寄托。“电掣雷鸣酣野战,水吟龙啸郁云兴”,考场如战场,只有电掣雷鸣,酣战一场,才能挥就水吟龙啸、云兴霞蔚的锦绣文章;“山南月暗全无路,岸北沙明仅有灯”,小子初试锋芒,难免夜黑风高,前路渺渺,但有书剑报国之志如明灯,有海教谕亲自勉励护送,相信诸生能够在“海内英雄今并起”的时代大潮中,凭陵波浪,竞秀而出;最后两句暗示诸生得苍天秋霖之助,必将新机勃勃,万里添青。此诗颇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阔大新生气象,是海瑞“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神圣使命感责任感的形象写照。
海瑞《题峡山飞来寺》云:
峡中奇胜似蓬莱,想是当年欲建台。天恐此方穷土木,故令神物特飞来。
此飞来寺地处何处,值得探究。就笔者目力所及,国内古今称“飞来寺”者有四:
其一,云南师宗县飞来寺,位于师宗县龙庆乡豆温村东南隅的正乙(也称正一、镇邑)山中。此山在当地一山独尊,巍然矗立,与峡无关。自然非海瑞此诗所咏。
其二,江苏溧阳市飞来寺,原名天竺院,坐落在溧阳市前马镇西街口,坐北向南,背靠连绵起伏的茅山余脉,前有广阔的平原河川辉映,地理形势与峡无关。始建于汉,寺内有一块“飞来石”。此亦非海瑞诗所咏。
其三,云南德钦县飞来寺,位于今德钦县城滇藏公路沿线。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当然与海瑞无关。
其四,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城北二十三公里的飞来峡风景区的峡山飞来广庆禅寺。从名称、地理、沿革乃至文人歌咏,都说明这就是海瑞所写的峡山飞来寺。
飞来峡是广东北江三峡中最雄伟险峻的一个,汉景帝时期,道教茅山派祖师茅盈来到飞来峡,把它列入“七十二福地”,排名十九。明代树立“第十九福地”牌坊,兀立北岸半山中,一直保存至今。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葛洪,晚年在罗浮山修道行医,曾专程来峡山炼丹,在飞来寺后山一带留下了“葛坛石”和“丹灶遗址”等一批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历史文化遗址。
飞来寺雄踞飞来峡的北岸,建在半山腰上。飞来寺由贞俊(真俊)禅师首创于梁普通二年(521),最初的寺名为“至德寺”,南宋景定五年(1264),理宗赵昀赐额“峡山飞来广庆禅寺”,从古代留传下来的有关飞来寺的诗文作品中,用得较多的寺名是“峡山寺”。禅宗三祖僧璨、六祖慧能、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都曾驻锡飞来寺。
宋绍圣元年(1094)九月,苏东坡南谪惠州,途经清远,曾游览飞来峡,写下了著名的《峡山寺》诗: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此诗题下査慎行注曰:
《广东旧志》载《峡山寺记》云:二禺穹窿对峙,如劈太华,束隘江流。《茅君传》称为第十九福地。梁普通元年,峡有二神,化为居士,夜叩舒州延祥寺真俊禅师寝室,曰:“峡居清远上游,吾欲建一道场,师居之乎?”真唯诺。中夜风雨大作,迟明启户,寺已移置峡山。(孔凡礼点校,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海瑞《题峡山飞来寺》诗的前两句“峡中奇胜似蓬莱,想是当年欲建台”,对应道教第十九福地之说;后两句“天恐此方穷土木,故令神物特飞来”,则化用舒州延祥寺移置峡山的传说。
诗题既作《题峡山飞来寺》,海瑞应有亲赴清远之行。参照史传、行状及各家年谱,并无海瑞专访清远的记载。纵观海瑞一生,其造访广东清远之可能性,或则因赴科举考试往返途中乘兴而至,或则在南平任职期间得暇探寻;诗中并无沉重慨叹,料非罢官归故途中,更不可能写于渡琼北上急赴诸职之时。斟酌再三,系之于此时。
三、 任职知县之兴国时期
有《赠萧珏》:
会向石莲觅静机,云根法社自希夷。铿然不尽春风咏,一曲高山遇子期。
陈义钟编校《海瑞集》选诗后注曰:“据乾隆十五年兴国县志卷二十三艺文志补”。
萧珏,字贵登,兴国人。性至孝,善事父母,友爱兄弟。天资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希效古代先贤行事。萧氏后人,曾于2011年寒食节迁萧珏及其弟萧玠墓,旧碑依稀可辨,萧珏卒于隆庆六年(1572),海瑞知县兴国时间为嘉靖四十一年年末至四十三年(1562—1564),海瑞推崇珏之为人,曾赠此诗,二人成为至交。
四、 供职朝中之帝京时期
有《春日阻风部中限韵》,或有《陈子达院中赏榴限韵》。
前诗曰:
白昼日黄天欲浮,燕城三月似高秋。涛生宫掖沙惊树,花覆苑墙春隐楼。朝马不嘶金勒断,塞鸿无路到关愁。却思丰沛有遗恨,猛士凋残蔓草稠。
这是一首有趣的诗作。大约春日遭遇“沙尘暴”,户部同僚为风所阻,于是以风为题,限韵唱酬,逞才斗巧。很明显,海瑞此作是苦心经营的,首联紧扣题目,燕城呼应京都,日黄天浮实写狂风;颔联的“宫掖”“苑墙”呼应户部;颈联展开联想,尾联化用刘邦《大风歌》。全诗没有使用一个“风”字,却联联写风;可见,为官清廉质朴的海瑞,写诗还是有其华丽富贵气象的。
此间或有《陈子达院中赏榴限韵》之作。诗曰:
露冷天阶银烛清,绛榴飞影斗间横。繁花媚已酬嘉节,多病愁兼剧世情。十里层台齐月上,三城悲角绕云生。与君未是轻狂客,莫漫金尊尽夜倾。
陈子达,昆山人,家世以科第显。嘉靖四十四年(1565)试南宫,以一字失格,不得终试。复就选,得大名府元城县令,有志于为民。刚直不阿,遇事发愤。子达将行,归有光对其寄予厚望,为作《送陈子达之任元城序》。陈子达任大名府元城县令是嘉靖四十四年,海瑞正在户部主事任上;此前,陈科场蹭蹬,海任职兴国,恐怕没有院中赏榴的机会;此时,京城里的海瑞倒是有可能与陈子达就近交流来往,院中赏榴,想必也是人之常情了。姑且系诗于此时期。
五、 勤勉履职之南京时期
有《白下即事》、《谒先师顾洞阳公祠》,或有《吕梁洪》。
海瑞狱后起复,履新南京,踌躇满志。《白下即事》当为海瑞初至南京后这种心志的写照。
建康城垒旧邦畿,不断青山万国梯。楼橹逼天寒月静,帆樯带雨暮云低。北门宰相堪称钥,函谷将军罢请泥。江上再来还走马,秋香千里逐归蹄。
白下,既是建康(南京)城重要区域,又往往是南京代称;对明王朝有着特殊意义。海瑞受天子托付,司留都及下辖的广大区域,自然备感责任重大。全诗除了描绘建康形胜气象外,以汉唐两典故申抒心志。“北门宰相堪称钥”,典出《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疾甚,诸将谋逼宫。同皎劝太子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共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注云: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此处当合谓文武众官。锁钥,则源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这些文臣武将正是关键的管钥。“函谷将军罢请泥”,典出《后汉书·隗嚣传》。隗嚣部将王元曾说:“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此万世一时也。”此处借“罢”字,反用其典,以示建康诸公将奋其智能,为天子分忧。
《谒先师顾洞阳公祠》是海瑞为政东南时期主张的一项善举得朝廷嘉许的结果:
两朝崇祀庙谟新,扛疏名传骨鲠臣。志矢回天曾叩马,功同浴日再批鳞。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世德尚余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麟。
这位被海瑞尊称为“先师顾洞阳公”的长者是明代著名的骨鲠之臣顾可久,字与新,号洞阳,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因上书劝阻武宗“南巡”而遭廷杖,贬黜。世宗即位后,起复。嘉靖三年(1524)七月,又因和众臣上疏抗言跪谏,再受杖刑。后得宽宥,先后任知泉州、赣州。升广东按察副使,并兼管海南岛防务,遍访海南各地,了解民情,勘察地形。凡关隘、险阻、冲要、海港、山川一并绘制成图,加以注说,编制成《琼州府山海图说》;多次主持乡试,察识选拔人才,海瑞即在其列。然终以豪强权臣中伤归田,潜心诗文,嘉靖四十年(1561)病卒。顾可久为官耿直,敢于直谏,与同邑杨淮、黄正色、张选被誉为“锡谷四谏”、“嘉靖四忠”。
2010年7月,无锡惠山古镇上河塘的顾可久祠内,一方由清代礼部尚书汤斌撰写于清顺治九年的石碑重见天日。碑文详细记载了顾可久两次直谏遭廷杖及最终平反的经过,并记录了海瑞的嘉善之举:海瑞赴任南京不久,即特疏题奏皇帝并捐俸,为恩师顾可久建祠堂。碑文约略记录当日海瑞奏请之辞,曰:顾可久“两朝亮节,万死生忠,肝义胆直,与龙逢、比干抗衡千古,合应赐专祠”。帝准其奏,次年落成。海瑞亲临无锡谒祠,并作《谒先师顾洞阳公祠》诗。诗歌以伯夷叔齐叩马死谏武王伐纣和《韩非子·说难》中揭批龙鳞的典故褒扬顾可久的冰霜节操和清白世德,表达自己对先师的景仰之情。
海瑞《吕梁洪》一诗中的吕梁洪易误读为山西之吕梁,非也。此吕梁洪实际上在徐州境域。泗水在徐州城东北与西来的汴水汇聚后继续东南向流出徐州。其间因受两侧山地所限,河道狭窄,形成了秦梁洪、徐州洪、吕梁洪三处急流。洪是方言,石阻河流曰“洪”。三洪之险闻于天下,而尤以徐州、吕梁二洪为甚。除了孔子临吕梁洪而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传说外,梅尧臣、苏轼等诗人都曾留下观叹诗章。明冯世雍撰有《吕梁洪志》,《四库提要》曰:“世雍,江夏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工部主事。明时运道,自徐州溯吕梁洪入济,设洪夫以牵絻。岁命工部属官一员董其事,谓之吕梁分司。世雍尝领其职,因述前后建置始末,及官署、祠庙、历任姓氏,以成斯志。凡八篇,篇首各有序,末复系以赞语。”可见,吕梁洪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是当时工部要务,设专司分管。
海瑞巡抚应天之际,先后治吴淞江、白茆河两大水利工程,造福于民;宜其考察借鉴吕梁洪之建设管理为可参之例,故系诗于此。当然,海瑞在京曾任户部云南司主事,除分省业务外,尚带管徐州、淮安等地仓储,海瑞因工作之故来徐州时作此诗,也未可知。诗曰:
吕梁之险亦奇观,峭壁惊涛走万滩。楚缆吴樯天上度,朔云燕树镜中看。日黄山阁湖光皱,雪白江村草色寒。隔岸秋千喧不歇,桃花开遍曲阑干。
诗歌不仅叙写了吕梁洪的惊险奇观,记录了楚缆吴樯、舟楫林立的水运情景,并展示了水利建设管理给流寓百姓带来安居乐业的场面。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