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6-05赵静
赵静
摘 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旧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提出,现在的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观念现代化外,还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可以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内容,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强化理解、创造能力、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07-02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为“苦”之者大大多于“乐”之者。致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可以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在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信息传递渠道。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借助多媒体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它利用文字的闪烁、图形的缩放与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首先将该文的作者鲁迅的有关情况,包括生平、主要作品、在文学上的地位等,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故乡的照片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含,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对此部分的配乐朗读,同时在电脑屏幕上一一展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村庄、故乡人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乡的气息、故乡的萧条与作者所着力渲染的意境。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与密度增加,学生的学习情绪由此高涨。
我们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小说,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又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可用flash做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使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再补充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化理解。
妙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创设教学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信息传递渠道,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深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音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使用多媒体还可以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完成感染、打动、共鸣的情感历程。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运用多媒体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多的鼓励学生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教师的激励、引导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的心理暗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励的方法有很多,而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更能鼓励学生。
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语文教研改革,我们应当积极大胆的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探索,努力找到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切实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创造性,努力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