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学生信用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2015-06-05陈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中学生

陈宇

摘 要: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诚信。

关键词:中学生信用;档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60-01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诚信。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诚信” 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语词意义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征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管子曾言:“诚信者,天下之结(关键)也”。打开历史长册,关于诚实守信的记载信手拈来——孔子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易》言:“人之所助者,信也”;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言“信者,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都极言诚信的重要…… 可见,诚信在古人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中国传统伦理中关于诚信的要求,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适用性。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重视然诺,讲究信用,追求信誉,以诚实见信于人,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给社会经济和国家声誉带来了很坏的影响,而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生上课无故迟到、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模仿黑社会建立帮派,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事。这些行为一方面折射出部分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已把诚信抛之脑后,把诚信看得一钱不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盲点。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书本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我国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更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首先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才是一个专门家”,因此,对全体公民进行诚信教育,学校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在教育的开始就使全社会不再把诚信仅仅作为一种美德来追求,而是作为一种为人处事的底限标准来实践。这一措施从小处看,规范了大家的行为,促进了同学们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从大处看,对推动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全面建立也具有一定实践价值。学校在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之外,还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否则可能流于形式。特别是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使中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都是值得教育者和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使学生真正做到“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工作、建立中学生诚信度考核制度的举措也正是在实现学校“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承诺,旨在从教育和帮助的角度,给学生建立健全学生时代的诚信档案。档案内容主要记录中学生在校的信用行为,即守时情况、守法情况、作业缺交情况、考试是否作弊、是否诚实待人等。另外,中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费交纳情况,以及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都将写进“中学生信用档案”。今后,该生在升学时,除了个人成绩单之外,还应有个人信用档案,作为提供给高一级学校的参考资料,为其今后升学、就业创造更多便利。

诚信没有速成法,没有捷径可走,它靠一点一滴来建立,通过一人一事来体现;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娃娃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要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这首先要抓好学校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牢记“撒谎不好、骗人可耻”;其次要注意家庭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要起到示范作用。学生从入校之初就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事实无数次地证明:现实社会的诚信危机,很多时候正是由那些自己无诚信、却要求别人有诚信的伪君子们造成的。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因此,解决诚信危机,必须倡导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讲诚信。只有自己诚实守信用,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在古代,人们讲诚信主要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和“信”是不自欺、不外欺,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相统一的道德境界和追求。目前在校园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大家都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信用的社会,诚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那么整个国家将会成为一个讲诚信的社会。只有拥有诚信,赢得信用,人生才可能最终走向成功。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也是每个人最好的“形象设计师”。流失了诚信,无异于流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流失掉国人的良知与自尊。很难想象,人丢失了诚信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因此,诚信应贯穿我们人生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鉴于此,“中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我们培养诚信意识,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