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

2015-06-05王连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王连超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乐学,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出成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喜欢数学。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达到会用数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做到进一步去探究数学,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

关键词: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7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喜欢数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做到进一步去探究数学,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达到会用数学。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作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意识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引导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习。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因此,可以通过例题所提供的结构特点,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数学的意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数学的快乐,从内心感受到“要我学”为“我会学”。

二、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乐学,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出成效。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例如,如学习概率时,我就让学生掷硬币、摸球、做实验;学习三角形时,我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函数时,我多举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化难为易。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进步,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情境,培养,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使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创新与成功的乐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我会学”为“我要学”。

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懂得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善于把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习材料生动活泼、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例如学生学了概率后,可以让学生了解商场有奖销售所设奖券中奖机会大小;学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后,让学生用“腕测法”估测物体的高度;学了黄金分割后,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又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都离不开数学。…… 只要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让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做到“我要学”变为“我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