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

2015-06-05甘迎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现实主义

甘迎东

摘 要: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极负盛誉。它不仅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典范,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60-01

一、《聊斋志异》的时代背景

关于作品的时代背景:从总的来看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制度从整体上已开始走向腐朽;具体说来,明末清初正是易代之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而作者蒲松龄恰恰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蒲松龄,山东淄博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雅号聊斋先生。蒲松龄可谓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乡试县、府、道第一,考取秀才,是年十九岁。可之后科场却连连失意,名落孙山,直到70多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

二、《聊斋志异》具有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原因

《聊斋志异》是作者穷其毕生、呕心沥血的杰作。那么关于其创作手法,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浪漫主义的,,还有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笔者认为,《聊斋志异》虽然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元素,但从根本上讲是现实主义: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方法来看,作品都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尽管作品大量描写鬼狐仙妖,但实质是以浪漫主义为外衣,正如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所言:“《聊斋志异》以最不现实的方式做最现实的文章。”

众所周知,蒲松龄生活的时代,社会风起云涌,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再来看看其主观原因,蒲松龄作为封建士林的失败者,为统治阶级所抛弃,使其得以有机会接触社会最底层的黑暗,能够深有体会地描写当时社会复杂交织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凡此总总,使得《聊斋志异》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也许有人会问,作品中大量描写的鬼狐神妖又作何解释呢?鬼狐神妖都是根植于社会现实的,面对空前的文字狱,稍有不慎,即家族脑袋搬家,这实属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对文人控制打压之严酷,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有如此巨著问世,今之后人不能不为之肃然起敬。下面将着重论述《聊斋志异》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表现。

三、《聊斋志异》对广阔社会现实的反映

清初社会风起云涌,作者用手中那支既柔弱而又刚强的笔记录、搜集、整理、创作了反映社会现实的《聊斋志异》,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20世纪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卢卡奇认为:“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而《聊斋志异》正是这样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

1、《聊斋志异》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

作者在自序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记叙描写了广泛的社会现实。作品对封建制度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揭露,比较著名的篇目有《王子安》、《司文郎》、《考弊司》等等。《王子安》篇借主要人物酒后狂言,栩栩如生地显示了盼望报马临门的迫切心情。王子安如此迂腐而近于癫狂的性格,正是科举制毒害是结果,作品篇幅不长却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下层知识分子囿于名利枷锁而产生的反常精神状态。同为揭露封建科举题材的《司文郎》,写了一个盲眼和尚用鼻子嗅文章以辨优劣的故事,几名书生分别拿文章让其闻,闻着呕心发吐的居然高中,闻着很好的反而最终落榜,文中还有一个鬼魂自己生前科考不中死后帮人科考的情节,由此折射出封建科场的黑白颠倒与腐败,其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由此可见一斑。《考弊司》则变相反映科举制的黑暗与腐朽。面对血淋淋的情形,蒲松龄用笔以另类手法记录下来,向读者逼真地展示了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科举制的不合理与反动。

2、《聊斋志异》对封建黑暗官场的批判

另一方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社会的黑暗与官场的腐朽,其中有很多都假借鬼狐,却根植于社会现实。正如乾隆年间王金范为《聊斋志异》所作的序中说:“柳泉蒲子,以玩世之意,作觉世之言;握造化之笔,为揶揄之论。凡其所言孝悌廉洁,达天之命,与夫鬼怪神仙,因果报应之所,无不可以警醒顽愚蠢。针砭贤智,即所谓事异而理常,言异而志正者,岂得以言之无稽而置之哉?” 作者对清初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往往都披着鬼狐的外衣,却显得那么真实。具体分析一下《促织》,即可感受其中的味道。

《促织》篇表面看起来近似浪漫主义,但总的来说却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就现实主义的深化而言,它在《聊斋志异》中颇具代表性。一个狡猾的里青,假借科敛为名,任意向老百姓分派“促织”,进而以此为升官砝码,从不考虑人民生死,讨好上官,上官则讨好皇帝,成名一家的遭遇即说明了这一点。“一人飞天,仙及鸡犬。天子一跬步,皆关乎民命。”蒲松龄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赋予作品以强烈的真实感。在《聊斋志异》中像这样类似的篇目还很多,诸如《红玉》、《石清虚》、《局诈》、《梦狼》等。

作为我果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代表,《聊斋志异》以其超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令无数专家学者和普通文学爱好者为之倾倒。纵观全文,笔者从现实主义角度入手,对作品创作倾向作出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挖掘作品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从作品中的数百个短篇小说中,我们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发现很多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当代现实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逐个分析其现实主义特质:对广泛社会现实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2] 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07年10月第一版,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

[3] 蒲松龄.王刻聊斋志异校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8年10月第一版,2003年4月第3次印刷.

[4] 吴组缃等.聊斋志异欣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1986年3月第一次印刷.240~241页.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新法律现实主义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