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2015-06-05陈玉良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能力

陈玉良

摘 要: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59-01

自主”即主动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知识信息不断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况,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课改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四、训练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方法,就能更快乐地利用方法,更有效地获取知识。

1、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动脑习惯

语文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灵活性,打破课堂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不好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

2、打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要致力于还给学生心灵自由,构建群体相互激励的机制,大胆拓宽课堂时空,营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造情境式课堂。

3、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老师要持之以恒,学生要循序渐进。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只能起引领、启发作用,是要想方设法地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思考及寻找答案,在自己的天地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教育导报.

[2] 黄卫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

[3] 彭 芳.语文教学中的“主动、心动、行动”.广东教育.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