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
2015-06-05杨彩霞石梅王伟
杨彩霞 石梅 王伟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
杨彩霞1石梅1王伟2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3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大学生复原力量表(R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ASLEC评分、RSCS评分和SCL-90得分之间相关显著(P<0.05)。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表明,生活事件对复原力(P<0.05),生活事件对心理病理症状(P<0.05),和复原力对心理病理症状(P<0.05)的直接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可以直接或通过复原力为中介间接影响其心理病理症状。
生活事件 复原力 心理病理症状 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作用
复原力(Resilience)指个体所拥有的个人特征,它不仅包括自我、人格和认知因素等个体特质,还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一些社会资源,如家庭和朋友对其的支持和帮助[1]。国内外关于复原力的相关研究显示,复原力与压力、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人际交往素质等是密切相关的[2~4]。复原力作为一种保护资源,体现了个体面对困难或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5]。在生活事件、复原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前人的研究发现,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通过复原力为中介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并依此建立了三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1]。那么三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是符合现实的情况?模型的拟合指数如何?还没有研究者对此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旨在验证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和石家庄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为适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以自然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60份,其中有效问卷538份,有效率为96%。其中延安大学249份,石家庄大学289份;男生133人,女生405人;城镇113人,农村425人;一年级130人,二年级125人,三年级150人,四年级133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6]:由刘贤臣1987年编制,包括21个条目,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6个维度。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 88。(2)大学生复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RSCS)[1]:由杨彩霞修订,该量表包括个人特质、家庭凝聚力、自我认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5个因子,共28个项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复原力水平越高。该量表α系数为0.94,各维度的信度指标也均在0.82以上。(3)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7]:以SCL-90量表中大学生易于出现的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得分作为大学生的心理病理症状状况指标,来反映其心理病理症状水平。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2,分半信度为0.924。
1.2.2 统计分析 将所有被试的资料整理后,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使用AMOS22.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 结果
2.1 RSCS各因子评分、总分与ASLEC总分、SCL-90得分的相关分析 各量表评分间的相关分析显示:RSCS总分与ASLEC总分呈负相关(P<0.05),RSCS总分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P<0.05),ASLEC总分与SCL-90得分正相关(P<0.05)。见表1。的标准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值为-0.11×-0.39=0.043。
表1 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的相关系数(r)
图1 模型1
2.2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复原力、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
根据已有的研究[1],建立生活事件、复原力和心理症状关系的模型1(见图1)。按照量表本身的维度归属模式,各潜变量的观测变量设置如下:复原力有个人特质、家庭凝聚力、自我认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5个观测变量;心理病理症状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4个观测变量。因此,整个模型共有2个潜变量和10个观测变量。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对假设模型1进行估计和检验,得到拟合指标:χ2/df=145.62/33=4.41,P=0.000,RMSEA=0.08,CFI=0.970,GFI=0.949,AGFI=0.915,NFI=0.962,TLI=0.959,IFI=0.970。因为P<0.05,RMSEA>0.05,因此模型拟合不是很好[8]。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对模型1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一些残差之间的相关,然后再对修正后的模型2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拟合指标:χ2/df=41.619/29=1.43,P=0.061,RMSEA=0.028,CFI=0.997,GFI=0.985,AGFI=0.972,NFI=0.989,TLI=0.995,IFI=0.997。模型2的各项拟合指标都较模型1要好,且所有路径系数的参数估计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模型2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适合。根据模型图
图2 修正模型2
3 讨论
压力和心理健康一直是研究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会直接促成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9,10],但也有研究证明,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人而异,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有些人容易出现情绪困扰,而有些人却能发展出健康的情绪和高度的能力[11,12]。本研究发现,复原力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复原力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呈正相关,这与张海芹的研究结果一致[13]。这说明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病理症状三者关系密切。RutterM[11]认为在应对生活事件的过程中,个体本身产生的复原力能使生活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发生转变。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正确的自我认知会对看待生活事件的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在面临生活事件时寻求来自朋友、家庭,甚至社会的支持,来改变不良的处境,从而避免了压力的产生,维持其心理健康。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建构迎接挑战的能力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资源的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有重要意义。
Rutter M[11]认为在应对压力事件的过程中,个体本身就会产生一种保护机制,即复原力,它能使压力事件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发生转变。这样复原力就作为一个中间变量被引入了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本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病理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生活事件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条路径是生活事件直接正向预测心理病理症状,另一条路径是生活事件通过复原力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病理症状。这意味着生活事件可能通过降低个体的复原力水平,来增加个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的几率,也就是说复原力可以部分抵消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消极作用,减少心理病理症状的发生。Friborg O等[14]的研究发现,虽然复原力与压力密切相关,压力是复原力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但高复原力的个体知觉到更少的痛苦和压力。Hjemdal O等[15]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复原力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高复原力的个体较低复原力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说明高复原力对处理生活中的生活事件是有所助益的,复原力能缓解压力对个体的影响,降低个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具有高水平复原力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源时,能够善于利用自己拥有的各种外部支持资源来应对压力,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保持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心理环境,促进大学生复原力水平的提高,使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事件时拥有良好的内在和外在保护资源,进而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大学生复原力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均比较密切,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复原力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Werner EE.Risk,resilience 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J].Dev Psychopathol,1993,5(4):503-515
[3]曾红,黄文庚,黎光明.弹性心理训练改善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309-310
[4]谢中垚,郝树伟,周丽丽,等.监狱警察压力、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4):241-244
[5]刘兰兰.大学生复员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6]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34-36
[7]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8]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9-94
[9]Sarason IG,Johnson JH,Siegel JM.Assessing the impact of life changes:development of the Life Experiences Survey[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78,46(5):932-946
[10]韦耀阳,熊猛.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4):268-270
[11]Rutter M.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J].Am J Orthopsychiatry,1987,57(3):316-331
[12]张姝玥,王芳.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复原力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9,15(5):51-55
[13]张海芹.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41-942
[14]Friborg O,Hjemdal O,Rosenvinge JH,et al.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J].J Psychosom Res,2006,61(2):213-219
[15]Hjemdal O,Friborg O,Stiles TC,et al.Resilience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J].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06,13(3):194-201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events,resilience and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for college students.
YANG Caixia,SHI Mei,WANG Wei.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events,resilience and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fo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A total of 538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assessed with the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Resilience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RSCS)and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cores of ASLEC,RSCS and SCL-90(P<0.05).The analysis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showed that life events had direct effects on resilience and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respectively(P<0.05),and resilience had a directeffect on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P<0.05).ConclusionLife events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 resilience affect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for college students.
Life events Resilience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Structure equationmodel Mediator
B844.2
A
2095-9346(2015)-06-0420-03
10.3969/j.issn.2095-9346.2015.06.006
2015-06-11)
(
2015-09-03)
延安大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课题(编号:YDQ2014-07);陕西省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
1.716000 陕西延安,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杨彩霞(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