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三农”支出、农民纯收入与农村消费支出研究
2015-06-05李善达
李善达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财政 “三农”支出、农民纯收入与农村消费支出研究
李善达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政府财政支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 “三农”方面,政府支出的作用更是突出。基于建立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以1978~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我国政府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和农村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短期来看,农村消费支出对于财政支出的影响反应更为明显。实证结果进一步强调国家应加大对 “三农”的财政扶持,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财政支出;人均纯收入;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世界各国在财政对农业投入方面一般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投入的规模和环节,使对农业的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 “三农”的支出绝对规模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中央明确贯彻对 “三农”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 “多予”上下足功夫。由图1可以看出,国家财政对 “三农”安排支出投入由1985年的115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3 799亿元,财政对“三农”扶持力度大体呈现出稳中逐步提高的趋势。
一、相关文献综述
现阶段重视和加大对 “三农”的财政投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首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不断提升产率与政府财政支持密不可分。其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此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扶持力度,有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地区社会事业进步和农村面貌的改善。
图1 1985年以来我国财政“三农”支出走势图
国内学者对我国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状况、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也给予了重点的关注。孔祥利、司强[2]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农村消费需求与GDP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李建军[3]在研究城镇居民收入、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关系后发现,前者的增加总体上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后者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尽管在短期内较弱,但在长期可以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王君萍[4]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农业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8元的结论,即加大农业财政支出是农民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努力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韩林[5]通过分析得出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殷善福、黎冬升[6]利用VEC-PDL模型加入农民收入变量研究了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具有 “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讲,农业财政支出和农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随着时间滞后,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挤进效应在不断递增,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具有即期效应,农民收入变化能立即改变农民消费支出。
第二部分在VAR模型建立在上,对财政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第三部分在前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二、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动态效应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选取的数据资料是由1978~2012年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所得,2013年数据来自财政部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择取了1978~2013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的涉农支出以及农村消费支出和农村农民纯收入三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模型建立和实证的需要,对所选取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其中LN(EX)、LN(NX)、LN(NS)分别表示财政“三农”支出、农村消费支出和农村农民纯收入。
(二)变量交叉相关系数(cross correlation)分析
为探究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支出两大变量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首先对其财政 “三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农村消费支出之间进行了交叉相关系数[7]测算分析,即对选取变量间的互动性、同期相关性进行交叉相关系数验证。若两者间交叉相关系数的数值比较大,则说明二者波动特征相类似,体现出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特性。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两者之间的交叉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财政 “三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农村消费支出交叉相关系数
从表1中财政 “三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农村消费支出交叉相关系数的结果分析来看:一方面,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消费支出的同期交叉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3、0.9744,远大于0.5,相关程度都相当之高;此外,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滞后一、二阶的较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6、0.8501,与农村居民收入+1、+2阶的数值也分别达0.8783与0.7808,都超过了两倍的标准差,这显示了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步性,后期二者的相关系数越来越小,但没有出现反向的作用特征。另一方面,财政 “三农”支出与消费支出的同期交叉相关系数0.9744,二者相关程度也颇高,远远大于0.5。财政 “三农”支出与消费支出-1、-2阶的交叉相关系数分别是0.9104、0.8479,与消费支出 (+1)和消费支出 (+2)的相关系数分别0.8767、0.7785,也都超过了两倍的标准差,同时可以看出,财政 “三农”支出水平先行于农民消费支出水平。可见,财政 “三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农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在同期、滞后或超前性质上呈现出明显的对称特征。
(三)VAR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稳定性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1980年由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提出。VAR模型是用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向量自回归方法的优点是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至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自回归模型,[8]该方法是用一种非结构性的方法来建立所选取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避免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建立的VAR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其中Yi和Yt-i是维列向量Bi,是待估参数矩阵εt是随机扰动项,同期元素可以彼此相关,但不与自身滞后值和模型右边的变量发生相关关系,通过验证LN(EX)与LN(NX)、LN(NS)两者间的实证关系,带入模型中进行实证即可。首先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再进行协整关系存在性的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LN(EX)、LN(NX)、LN(NS)三组数据的原序列在1%的临界值水平下,都不能拒绝非平稳的原假设,原序列都为不平稳的序列。由于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它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进行协整,否则就不能进行协整检验。由表2可以得出,三组变量在二阶差分情况下,同时都满足平稳序列的条件,由此进行协整检验。通过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得出,LN(EX)与LN(NX)、LN(NS)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表2 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三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不同于简单的分析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直接影响结果,脉冲响应函数方法(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描述了内生变量对于误差大小所产生的反映情况,即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期值与未来值 (以后各期值)的影响。[9]基于建立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民纯收入以及农村消费支出对于财政 “三农”支出的脉冲响应,具体结果见下图2和图3。
图2 农民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对 “三农”支出的脉冲响应
图3 农民纯收入对自身和消费支出的脉冲响应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水平的冲击一开始就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且在第6期达到最大值并逐渐趋于平缓。“三农”支出对农村消费支出的冲击也表现出与对收入水平变量冲击的相似的状态,开始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平缓,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水平的冲击相比较而言,后者上升幅度较大,即财政三农支出对农村消费支出水平的冲击效应大于前者。同时可以看出,农村消费支出受农民收入水平的脉冲冲击在前三期较为明显,即表示农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对其消费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五)方差分解
1980年Sims提出了方差分解的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是却定量地把握了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方差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 (一般用方差来进行度量)的贡献程度。以下根据实证分析要求运用方差分析对农民收入与消费对财政 “三农”支出冲击进行了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表3 农民收入与消费对财政 “三农”支出冲击的方差分解
从表3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和农村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短期来看,农村消费支出对于财政支出的影响反应更为明显,在第1期和第2期分别为1.841和2.613,都要高于同期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长期来讲,财政 “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强于对农村消费支出的带动作用,财政“三农”支出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在第4期为2.645,而对农村消费支出的影响为2.195,之后对前者的影响都要高于后者,这说明长期来看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为明显。
三、结论
财政支出对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改善至关重要。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通过加大财政 “三农”支出水平来提高和改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结合我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一方面,努力增加财政 “三农”支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的有效途径。[10]在新形势下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有效科学投入,对 “三农”的补助扶持可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有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动力,长期来看有利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建立财政 “三农”支出的长期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 “三农”工作的重点。“三农”问题是国家应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贯彻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机制,这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的长期支持和相应的制度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也是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1]陈共.财政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2-148.
[2]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03-108.
[3]李建军.城镇居民收入、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 [J].农业技术经济,2008(4):34-40.
[4]王君萍,王强.基于granger方法的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8(2):167-170.
[5]翰林.财政农业支出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增长分析[J].消费经济,2009(6):29-32.
[6]殷善福,黎东升.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效应[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7-23.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7-318.
[8]余红艳,储德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视角的财政冲击动态效应分析 [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3):34-38.
[9]王晓润.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影响的SVAR分析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7):4-8.
[10]储德银,闫伟.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消费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0-16.
(编辑:武云侠)
Research on Fiscal Expenditure,Rural Residents'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LI Shan-da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mistratiom,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momics,Benbu Anhui 233030,China)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especially in terms of"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the data from 1978~2013,the paper analyzed the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on rural resident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The results found that fiscal expenditur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resident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and its contribution to farmers net income and consumption spending in rural areas continually rose,and in short term,the consumption spending had a more obvious reflection to the fiscal expenditure.So it is clear that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should be enhanced to improve farmers'income and living standard.
Fiscal expenditure;Net income of farmers;The VAR model;Impulse response;Variance decomposition
F812.45
A
1671-816X(2015)08-0799-05
2015-03-31
李善达 (1989-),男 (汉),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CXJJ20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