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溯源

2015-06-05刘文锴

关键词:纺织工业工程学院学堂

刘文锴,谢 伟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河南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溯源

刘文锴,谢 伟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河南工程学院是2007年3月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起源于1956年成立的煤炭部郑州工人技术学校。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主要可追溯到1910年成立的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1909年成立的卫辉府蚕桑讲习所和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官立中等工艺学堂;卫辉府蚕桑讲习所;湖北工艺学堂

河南工程学院是2007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详见图1:河南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沿革示意图)。经过多年融合发展,河南工程学院现已形成以工学为主,文理渗透,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起源于1956年成立的煤炭工业部郑州工人技术学校,历经调整、合并,于2001年更名为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原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起源于1980年成立的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职工学校,2002年并入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于1954年成立的郑州纺织工业学校,其办学历史主要可追溯到1910年成立的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即为学校的知名校友(另文叙述),还可以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卫辉府蚕桑讲习所和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其历史沿革详见表1。

一、1954年成立的郑州纺织工业学校

郑州纺织工业学校是为了适应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而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于1954年将原来的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乡纺织工业学校、武汉纺织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郑州纺织工业学校[1](校址在郑州市建设路),又于1955年将沈阳纺织工业学校部分师生调整合并到郑州纺织工业学校。1958年7月,郑州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纺织工业学校。1958年9月,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纺织工学院。1961年,河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纺织工业学校。1964年,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纺织工业职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河南省纺织技术学校。1979年,恢复河南纺织工业学校。1984年,更名为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分校),1985年,更名为河南纺织工业专科学校,1992年,河南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程学院。

二、1910年成立的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于1910年创办于旧粮道署(今开封市北道门街),设有正科1班,预科1班,工业教员讲习简易科1班。1914年,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校改名为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3年,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再次改名为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2-3]

1927年,河南省第一工业学校和河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校址在今开封市大纸坊街)合并,组成河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翌年,河南省教育厅委许寅亮任校长,并指拨前河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为校址,设织染科,招收一年制和二年制各一班。同年冬,河南省教育厅又委马戢武接任此校校长。1929年春,又招收一年半制学生一班,二年制学生34名,三年制学生20名。同年7月,学校迁小南门里南仓旧址(今开封市汽车发动机制造厂厂址)。1930年春,招收三年制(27名)和二年制(30名)各1班,秋季招收三年制1班(17名)。

1930年,全校房舍106间,经费收入21396元,另有临时费3000元。学校共有教职员22人,学生109名(共计5个班:三年制织染科有二年级1个班20人,二年制织染科有二年级两个班34人,三年制织染科有一年级两个班55人)。自该校成立3年以来,共毕业学生107人。

校长以下设训育课、教务课、工务课、事务课及织、染两科,每课、科各设1名主任。训育主要以“积极训练为主,消极管理为辅,培养科学化、劳动化、工厂化之有知识有技能”[3]的工业人才。教学采用半工半读的授课方式,使教学与实习均等发展。对教材的选择,“以义理明显,切近实用者为主”[3],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实习。实习中每3人为1小组,每6人为1大组,每组分配提花机、铁机、木机各一架,轮流实习。漂染、工业制造、针织等项也是如此。工厂共有提花机5架、铁机29架、木机16架、导线车39轮、整经机3架。学生实习的产品有白布、床毯、被面、毛巾、绸子、十字布、纱罗平布。斜纹袋子及各种线呢、提花、花条、方格布等,均送学校营业部出售。学生成绩的考察:操行成绩分精神、思想、语言、行动等方面;课业成绩分平时、学期、学年试验,平时试验;实习成绩以工作勤惰、成品优劣、出品多少、是否爱惜公物为标准。[2]

学校有学生自治会,下设文书股、事务股、学术股、体育股、游艺股、合作社、特种委员会等部,负责管理学生课外各项活动。

1933年,河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改名为河南省立开封职业学校,校址迁至大纸坊街(今开封市五中处)。学校占地面积为1702平方米,共有教员19人。校长以下设教务、指导、工务、事务4课,各设一名主任。此外,还设有职业介绍所、社会工业研究部及经济监察、图书、科学用品、考试、招生、成绩展览保管、课外活动指导、教材评论编辑等委员会。全年经费共37200元。[3]

全校学生共有144人,分别编为高级一、二、三年级各一班;初级二、三年级两个班;织工班1个班,共6班。高、初两级实习科目相同,但实质内容不同,实习时间为每周24小时,均在每天下午。实习种类分机织、漂染、制图、应化、针织等五种。机织实习、漂染实习均为4人一组,其他针织、应化、制图以个人为单位,不再分组。织工班两年毕业,实习时间为每天6小时,实习种类为织工、漂染两种。学生制出成品于每星期六由技师考察制品优劣多少,记为平时积分,每月平均一次,由工务课汇存。至学期终了,成绩较优者配量奖励。工厂出品有布、呢、毛巾等约15种,其中以棉织物为最多。

学生课外活动以学生自治会为中心,内设学术研究会、演说会、音乐会等,均有简章。学生还办有自己的刊物——《荧光》[2-3]。

每届学生毕业,由工务课主任和各职员负责介绍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迁往内乡县西峡口(今西峡县城),后再迁至陕西槐牙,只设高级织染科6个班,学生122人(其中男生117人,女生5人),教职员11人,年支经费32245元。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开封大纸坊街原校址,校名改为河南省立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共有学生9个班,316名,教职员44人。

1948年,河南省立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改名为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由河南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学校规模与专业设置与前无大变化,计学生7个班,281人,教工36人。1951年,通许县职业学校并入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3]

1954年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往郑州,与其他学校合并为郑州纺织工业学校。

三、1909年成立的卫辉府蚕桑讲习所

1908年,汲人李湘岑、李寅叔、耿荟山等,为振兴实业,委托王传绪筹办学校,同年6月,王传绪偕一僧一道,遍历卫辉各地,演说劝捐,筹集经费。次年,选址西关青龙庵,开办卫辉府蚕桑讲习所,李寅叔为校长,王传绪为学监。1911年,第一届27名学生毕业。1912年奉令改称卫辉府中等实业学校,增开蚕桑别科、完全蚕桑科。1914年改名为河南省立汲县甲种农校,迁校址于城内试院(现汲县师范处),由河南省拨给常年经费,汲县又划给该校试验地使之植桑养蚕。1927年改名为河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以纺、织、染三科为主。1933年改称河南省立汲县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4]

该校宗旨在于培养“精诚健全之生产人才”[4],以“勤朴精毅”[4]为校训,对学生要求很严,实行半工半读,上午讲课,下午实习。校内各处清洁,均令学生轮流服务,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工厂调查、织物标本制作、图案设计等,并按周举行竞赛。[4]1937年学校迁往禹县,后因禹县沦陷暂时停办。抗战胜利后,学校返汲,于马市街袁宅(今汲县城关镇政府处)重新开办。1949年1月,改名为太行公立卫辉职业学校,后又改名平原省工业学校,校址迁至现新乡医学院二附院处。1953年易名新乡纺织工业学校[5],迁至西牧村(今河师大附中院)。该校原以纺织专业为主,后增设机械、工厂管理专业。1954年迁往郑州市,并入郑州纺织工业学校。

四、1898年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

1898年2月,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创办工艺学堂的设想:“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之后,他又对学堂的办学宗旨、学务管理提出了基本指导意见:“集绅商士人有志讲求商学者入堂学习,并派中国通晓化学、制造之士人帮同教导艺徒,讲求制造各事宜。”在张之洞的督办下,办学涉及的经费、课程、学制、师资直至招生等均得到落实。1898年底,湖北工艺学堂正式招收第一批学生,学额定为60名,学制三年,有教职工30余人。学校办学地址在今天的湖北武汉彭刘杨路的武汉市三医院一带。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此时,湖北工艺学堂名称消失),校址于武昌昙华林原道师范学堂。学制5年,前2年为预科,后3年为本科。本科分金工、电气、土木3科。教习有李四光、张继煦、祝长庆(工科举人,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恩崇(工科举人,德国高等工业学校毕业)、赵建熙(工科进士,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王式玉、万家壁(工科举人,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方兴楚(工科举人,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日本技师小仓小一等。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校址于昙华林原省城中等工业学堂旧址。预科1年,本科3年,本科通习科目为修身、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机械工学大意、工业卫生、工业经济、工业簿记、外国语、体操、实习等。专业科则分科,如染织科之科目,为应用化学、应用机械学、化学分析、染色法、机织法、纺绩法大意、织物整理、制图及绘画等。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武昌工科中学校。《湖北职业学校纪念周刊》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校址在城内昙华林,内分机械、染织、图案三科,常年经费四百余元。附设有印刷厂,其中设备有石印、玻璃版、铜版、锌版,木工厂,机械厂,并制有磨墨机、蒸汽机、铁质机,计十余件。”

1926年,湖北省立武昌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合并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此时,湖北工艺学堂主体已消失)。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校址在汉阳针钉厂。经费每月由省库拨给洋6900余元,教职员薪俸3300余元,工匠工资1430余元,工厂实习费660余元,下余千元,均属办公费。内分纺织科、土木科、应用化学科、机械工程科。校长以下,设训育、教务、事务三主任,各科每年级设训导一人。当时校长为周焕章,本部(即汉阳针钉厂)有教室8所,专职教员31人,学生187人。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有教职工48人,学生275人,9个班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持久抗战,沿海沿江的工厂、学校大规模内迁。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师生先从武汉到长阳,又从长阳到巴东,再从巴东辗转到宣恩,颠沛流离,艰难迁徙,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后,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于1946年迁回汉阳针钉厂。开设土木、机械、应用化学3科。春秋两季招生。共有13个班,学生491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专职教员25人。经费由省财政厅支拨。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后又更名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设有土木建筑科、电气科、化工科、纺织科、机械科。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以下是武昌高级工业学校当时五个学科的发展轨迹:(1)土木建筑科融入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机械科融入现在的武汉科技大学。(3)纺织科融入现在的河南工程学院。1952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武汉纺织工业学校。[6]1954年,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乡纺织工业学校、武汉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郑州纺织工业学校。1955年,沈阳纺织工业学校部分并入郑州纺织工业学校。1958年,郑州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纺织工业学校。1992年,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程学院。 (4)电气科融入现在的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5)化工科融入现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图1 河南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沿革示意图

表1 河南工程学院校史沿革表

年份历史沿革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1907年湖北中等职业学校1909年卫辉府蚕桑讲习所1910年河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河南官立中等农业学堂1912年卫辉府中等实业学校1913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14年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河南省立甲种农校1922年湖北省立武昌工科中学校1923年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河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27年湖北省立二中、湖北省立三中河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河南省立第四职业学校1933年河南省立开封职业学校1935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河南省立汲县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1945年河南省立高级织染科职业学校1948年开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太行公立卫辉职业学校沈阳纺织高级职业学校

续表1 河南工程学院校史沿革

资料来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大事记》《武汉市志》《开封市志》《开封教育志》《河南省志》《新乡市志》《卫辉市志》《沈阳市志》

五、1949年成立的沈阳纺织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沈阳市成立沈阳纺织高级职业学校。1953年更名为沈阳纺织工业学校。1955年部分并入郑州纺织工业学校。1973年恢复沈阳纺织工业学校,1990年更名为沈阳市纺织轻工工业学校,2005年被沈阳师范大学托管。

[1]邵文杰.河南省志·教育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53-54.

[2]孙富山.开封市志·教育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06-119.

[3]陈德尚,王文中.开封市教育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77-391.

[4]卫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卫辉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88-490.

[5]新乡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新乡市志·教育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92.

[6]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教育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217-225.

2015-06-24

刘文锴(1963-),男,河南封丘人,河南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G649.28

A

1674-3318(2015)03-0092-05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工程学院学堂
福建工程学院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