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中青年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5-06-05郭淑辉

医疗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抵抗依从性胰岛素

郭淑辉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82)

初诊中青年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分析与对策

郭淑辉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82)

目的:探讨分析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结果:62例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均存在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结论: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情况出现时,应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原因找对策,以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初诊;中青年;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分析;对策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列居第三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已达15.5%。并且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2]。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死亡。强化血糖控制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而早期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和控制糖尿病,但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存在着抵触心理,导致治疗不及时,这种现象称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3]。因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而延迟或拒绝使用胰岛素,这部分病人主要为50岁以下、病程短的中青年糖尿病病人。我们根据患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62例,均符合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35~50岁,患者确诊后均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或拒绝胰岛素治疗。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2例患者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2 结果

62例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详见表1。

表1 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

3 对策

3.1 认为注射胰岛素会成瘾,产生终身依赖,只有到了糖尿病的最后阶段才应用胰岛素。这些主要是患者对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极度渴望彻底治愈糖尿病,听信电视、报纸、小广播对糖尿病的诱导,把胰岛素等同于毒品。充分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知识教育,和患者做到细致沟通,让患者正确认识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糖代谢所需的生理物质,糖尿病的产生是患者体内不能产生满足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岛素,科学合理的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是一种必需的治疗手段。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高血糖毒性可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进一步丧失直至衰竭。在众多治疗方法中以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最好[4]。外源性的胰岛素可有效控制高血糖,可以消除高血糖毒性对胰岛功能的抑制作用,使残缺的胰岛功能得到保护甚至部分恢复[5]。且利于早期遏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远期健康[6]。

3.2 患者对注射胰岛素产生焦虑和恐惧,不会操作,而且每天注射太麻烦,在公共场合注射感到羞愧且感觉受到歧视。对于由注射胰岛素有关的限制和恐惧而导致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利用一对一的方式在模具上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指导示范,确保患者和家属熟练掌握注射的时间、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比如定期更换注射部位的大轮换法和小轮换法,让患者多参与多体验,同时积极组织病友进行经验交流[7],手把手地进行第一针胰岛素注射,在患者完成第一针的注射后给予肯定和鼓励,首针效应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成就感,树立患者自我注射的信心。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笔,结合图片演示讲解普通人腹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针头长度,告知患者针头细小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射时的疼痛,从而消除恐惧。目前,胰岛素的给药装置已经越来越简单易操作,使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更方便。在糖尿病教育的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和角色互换,让人们正确认识糖尿病和胰岛素,以平常的眼光看待患者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不安心理,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

3.3 初诊糖尿病患者存在担心注射胰岛素会导致体重增加、低血糖等问题。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很多,如运动过度、空腹饮酒、未及时定量进餐等,通过护理干预让患者熟知低血糖产生的原因、症状和处理办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定时定量进餐,不随意增加运动量可有效的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有促进营养物质合成代谢的作用,在使用胰岛素后,高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利用,部分患者可引起体重增加。需要我们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尽可能的让体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3.4 患者个人挫败感或自责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胰岛素的使用。中青年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体,面临入学、养家等,处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的中年阶层年龄段的人群心理状况最差[9],糖尿病被确诊后,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临床的治疗。在建立信任感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勇气。糖尿病虽不可根治,但科学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糖尿病病情加以控制。部分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成为家庭负担,从照顾家里变成需亲人照顾,导致角色改变,怕注射胰岛素影响形象和地位。部分患者担心胰岛素治疗产生的经济因素尽量推迟使用胰岛素。研究表明,使用胰岛素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治疗费仅占19%,而治疗总费用中81%是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而胰岛素治疗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合理使用反而能有效缩减治疗成本。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会使胰岛素治疗时间推迟或对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患者血糖控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提高初诊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席淑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准备服务概况与启示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

[2]萧建中.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可能因素以及估计方法对结果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2(3):161-163.

[3]张巧.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720-721.

[4]刘秀广.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2):181-182.

[5]李经.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监测与治疗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1.

[6]孙修侠等.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及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7-50.

R587.1

B

1002-2376(2015)09-0112-02

2015-06-26

猜你喜欢

抵抗依从性胰岛素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