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案例分析对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5-06-05朱晓华朱雪凤顾竹筠

医疗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儿科案例

朱晓华,朱雪凤,顾竹筠,龚 蕾

(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江苏无锡214023)

结合案例分析对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朱晓华,朱雪凤,顾竹筠,龚 蕾

(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江苏无锡214023)

目的:探讨结合案例分析对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以我科2013年护理新护士为实验组,2012年护理新护士为对照组,结合案例分析应用于2013年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培训,测量新护士在培训前后的人际沟通能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培训后实验组的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儿科新护士临床教学中,结合案例分析能有效提高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儿科新护士;人际沟通能

2010年始,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将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是服务于社会人群的专业,是协调和处理护理实践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人际沟通一直是护理人员能力结构中的一个弱项[1]。儿童输液室患儿多,家属多,环境嘈杂,很多新爸爸、新妈妈又缺乏对患儿的自护技能,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焦虑的负性情绪又影响患儿家长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2]。新护士刚进入临床护理角色,普遍缺乏沟通能力,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护理相关投诉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儿童输液室实施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迫切而又重要。我科自2013年7月,采取结合案例分析对2013年新护士20名进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3年护理新护士为实验组,共19人,年龄20~24岁,选择2012年护理新护士为对照组,共19人,年龄20~24岁。两组新护士在来源学校、性别、年龄、前期成绩、带教老师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工具:对吴玉[3]编制的 《沟通能力测量表》进行修订,该测量表中设有40个条目,总分120分,总分越高,表明沟通能力越强。以此为蓝本。

1.3 方法

1.3.1 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培训,具体如下:

1.3.1.1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收集从临床带教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近3年来护理部不良事件上报资料中有关人际沟通能力的典型缺陷案例,然后提交临床带教组,组织讨论,形成最终的分析教案,发给新护士。如案例: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家长主诉患儿哭吵厉害,你该如何评估?你该如何解释让家长满意?解释后又该如何处理?

1.3.1.2 结合案例分析的培训流程:结合案例分析的流程包括:(1)带教老师培训:护士长培训带教老师,让带教老师掌握应用案例分析进行培训的方法:包括如何设置问题,启发新护士思考,掌握现场讨论时间,掌控话题等。(2)新护士培训:①采用旋回沟通:一种面对面的强迫谈话活动。借着培训者安排的场地及固定话题,使每位培训对象都有表明意见的机会。既能消除彼此的陌生与恐惧感,有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沟通问题,训练其倾听、察言观色、换位思考的能力。②采用场景模拟:将结合案例穿插讨论,要求每个人都有角色,内容尽量真实,增加成员沟通协作的能力,同时训练其应变能力及敢于表达的能力。③采用跨越心理障碍:培训者准备道具,把它们比喻成困难,如认识陌生人、心里无法说出的话等。旨在让他们跨越内心中的障碍,勇于去沟通,勇于去表达。④户外交流:组织培训对象到户外进行活动,活动内容随意安排,培训者不进行干预,自由交流,并保留活动照片,以便课后进行比较。

1.3.2 评价方法:于培训前后采用《沟通能力测量表》对新护士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表1 培训前后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比较

3 讨论

3.1 结合案例分析的应用意义: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来实现。随着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进一步开展,人际沟通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新护士而言,心理素质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个性张扬等问题实施个性化教学又要按照教学计划,带教中严格要求,多提供操作的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但由于他们缺乏服务意识,进入临床后常因沟通问题引发护理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新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以适应当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重要任务。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新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

3.2 结合案例分析培训的效果分析:本研究将结合案例分析应用于新护士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为新护士提供一种比较真实的临床体验。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新护士能灵活运用并能及时有效解决沟通问题。培训中,新护士在模拟临床实践中获得实际的经验,明白自身的不足,然后有效解决。通过不同的培训方法使新护士对临床实际沟通问题的应对更加得心应手,让他们明白怎样与人沟通,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什么,要注意些什么。通过此培训发现,95%的新护士自我感觉有提高,并能认识自身的不足,有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改正。超过半数的新护士在实际临床实践中都运用了相关沟通技巧,并觉得自己的人际沟通有提高。有些新护士说:“以前遇到有些家长的提问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现在自如多了。”结合案例分析不仅能提高新护士人际沟通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提高了新护士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4]。同时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满意度。

4 展望

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培训者在设计案例内容时应注意多于新护士的沟通,根据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计案例,并且要求新护士在培训后进行相关的讨论。能深刻理解并体会此案例的特点及沟通重点。不要为了演而演,在实践中要注意仪容仪表,非语言技巧的应用,语言的组织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培训者在培训的前、中、后及时适时进行指导与总结,介绍做法交流经验,鼓励新护士积极参与,敢于提问,进而提高认知度和工作积极性,避免盲从和被动。

综上所述,新护士的培训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案例分析对新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实践中对新护士能够掌握相应沟通技能,增加自信心。为快速适应角色的转变、提高工作能力、胜任儿科护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及重要指导意义。但案例的收集整编需进一步科学完善。

[1]刘岩.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增强护士就业竞争力 [J].护理学报,2009,16(11):29-32.

[2]刘艺华,殷燕华.浅析危重症的护理风险 [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06-2807.

[3]吴玉.管理行为调查与度量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85.

[4]廖娟,聂黔辉,方晓华,等.角色扮演法对在校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7(27):2160-2161.

R473.72

B

1002-2376(2015)08-0118-02

2015-06-22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儿科案例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