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UA(尿酸)、CysC、BNP水平的影响

2015-06-05李玉明詹文彦徐海晶张婷云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组方单药穴位

林 涛,李玉明,詹文彦,徐海晶,张婷云

(邯郸明仁医院 内二科,河北邯郸056006)

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UA(尿酸)、CysC、BNP水平的影响

林 涛,李玉明,詹文彦,徐海晶,张婷云

(邯郸明仁医院 内二科,河北邯郸056006)

目的:探讨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UA、CysC、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及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UA、CysC、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UA、CysC、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频单药组方;穴位敷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血清UA;CysC;BNP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和各种慢性心肌的病变,心肌收缩力发生原发或继发的减弱,在静脉血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搏出与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需求相适应的血液供应,临床上出现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以及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血清尿酸(UA)是嘌呤类核苷酸的代谢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氧化应激和心肌损伤的标志物;CysC(胱抑素C)又称γ-微球蛋白,有研究显示,CysC水平的增高与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有关[2]。BNP(B型脑尿钠肽)是一种主要从心室分泌的神经激素,是心血管疾病较好的预后标志物,其浓度随其有效治疗而下降。本文基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尿酸)、CysC、BNP水平的影响研究探讨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配合西医治疗药物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52~86岁,平均(68.2±4.1)岁;对照组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54~87岁,平均(68.7±4.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00例研究对象均符Framingham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伴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高血压者;严重高脂血症需立即进行降脂治疗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神经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限制水盐的摄入,同时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及穴位敷贴进行治疗,采用万方、维普和知网知识库,检索关键词“中医”、“中药方”、“收缩性心力衰竭”,查找了400篇相关治疗的中药方,其中高频率出现的为黄芪(380次,95.00%)、丹参(362次,90.50%)、牛膝(354次,88.50%)、茯苓(339次,84.75%)、桑白皮(321次,80.25%)、当归(300次,75.00%)、白术(289次,72.25%)、附子(270次,67.50%)、白芍药(262次,65.50%)、肉桂(260次,65.00%),炙甘草(254次,63.50%)等,然后将这些高频药物组方:黄芪30g,丹参20g,牛膝15g,茯苓12g,桑白皮12g,当归10g,白术10g,附子10g,白芍药10g,肉桂6g,炙甘草6g,即为本研究所用的高频单味中药组方。同时联合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贴敷方法如下:取黄芪、当归、附子、丹参、人参、商陆、红花各50g研成粉末,混匀后取药末5~10g,加入少许生姜汁将药末和匀攒丸,将药丸贴敷于膻中穴,每晚换药1次,持续4周。

1.3 观测指标:两组均于治疗前1d及治疗后4周的清晨采集肘正中静脉血5ml,用促凝采血管收集,放于离心机内离心4min(离心机转速为3500r/min),完毕即刻取上清液置于Eppendorf管中,放于-80℃的冰箱中冷存备用。血清U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仪器由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ysC的检测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BNP采用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试剂盒由罗氏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包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UA、CysC、BNP水平变化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多伴有基础心脏病史,属于中医“心悸”、“喘证”范畴,其病机多与气虚血瘀证相关[3]。心力衰竭以心、肺、脾、肾气虚阳虚为本,而血瘀水湿痰饮内停为标。中医辨证论治以补气为本,辅以活血利水。本研究自拟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其中穴位敷贴方法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而高频单药组方中黄芪、白术、甘草以补气;附子、肉桂宣通阳气;牛膝、当归、丹参活血通脉以利水湿输布;茯苓促进水湿运化;桑白皮化痰平喘,泻水逐饮;白芍药敛阴缓急利小便,并可制约肉桂等温阳药的温燥之性,以上共用可起到温补阳气、活血利水的治疗效果。

血清UA是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诊断肾重度受损的敏感指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4],血清UA的增高与心血管病有关,其可能机制是在其他因素介导下,高UA参与炎症反应,并增加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使动脉、心肌病变加速。CysC是一种非糖基化碱性蛋白,由有核细胞产生,具有抑制细胞外组织蛋白酶的作用,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标志物。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CysC与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5]。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对容量状态调节起重要作用,主要反映心室功能。其在多种病理生理状态下均可升高,尤以心力衰竭时更为明显,是心力衰竭一个很好的标志物[6]。因此,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降低才有疗效。

本研究结果中,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和西医常规治疗均可降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UA、CysC及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较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UA、CysC及BNP水平。

综上所述,高频单药组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UA、CysC、BNP水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宝元,任秀英,杨阳,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153-1154.

[2]Angelidis C,Deftereos S,Giannopoulos G,et al.Cystatin C:an emerging biomarker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urr Top Med Chem,2013,13(2):164-179.

[3]赵林颖,周泽敬,鲁宪凯.健心汤合耳压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10,32(12):1807-1808.

R541

B

1002-2376(2015)10-0005-02

2015-08-12

猜你喜欢

组方单药穴位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夏季穴位养心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