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5-06-05何登艳
何登艳,秦 燕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2550)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
何登艳,秦 燕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255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依从性评判标准评价,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2例支气管患者中34例(10.9%)依从性好,278例(89.1%)依从性差,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分别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医患关系一般、就诊不便、缓解期自行停药。单因素检验显示5个因素影响依从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缓解期自行停药是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差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及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了治疗效果。
糖皮质激素;吸入法;哮喘;依从性
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急与胸闷等[1]。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为糖皮质激素吸入法,此疗法要求患者长期持续吸入糖皮质激素,以此控制哮喘复发,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但在哮喘缓解期,由于治疗时间长、症状减轻,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影响了病情的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哮喘反复急性发作[2]。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与患病率、复发率均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本文探讨了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5例,女167例,平均年龄(52.3±5.5)岁,平均病程(8.3±4.5)年,文化水平:74例小学及以下,143例中学及中专,95例大专及以上;家庭收入:78例>1000元,且<3000元,214例>3000元,且<5000元,20例5000元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标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性治疗,如: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100~200μg/次,5次/d,1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依从性好:根据医嘱,坚持长期、正确、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差:未能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换药及增减药。根据依从性标准对3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予哮喘相关知识、心理状态、医患关系与用药等联系。1.4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数 (n)与百分率 (%)表示,采用单因素检验,单因素检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312例支气管患者中34例(10.9%)依从性好,278例(89.1%),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分别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医患关系一般、就诊不便、缓解期自行停药。单因素检验显示5个因素影响依从性(P<0.05)。
表1 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n(%)]
2.2 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缓解期自行停药是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OR值分别为3.63、3.41、3.05、2.42,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12.46、1.12~15.58、1.05~13.43、0.98~12.49,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上呼吸道感染、接受过敏源及冷空气等,作为气道慢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临床上最为主要的、有效的治疗与控制方法为糖皮质激素吸入法,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3]。
本组研究了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研究结果为依从性好34例(10.9%),依从性差278例(89.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分别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就诊不便、缓解期自行停药。单因素检验显示5个因素影响依从性(P<0.05)。患者对哮喘疾病的认识不足,在长期的疾病困扰下,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严重者不配合治疗,患者不了解吸入激素的作用,未能与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关系。
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首先,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定期向患者讲解哮喘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等;其次,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行个性化的心理指导,缓解缓解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最后,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规范、科学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正确性,以此提高吸入药物的有效性[4]。
综上所述,根据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医护人员展开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与用药指导等,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1]何影仪,潘永芳,谢惠芬.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1:15-16+26.
[2]罗庆容.影响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1550-1552.
[3]尤忠.影响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05:796+798.
[4]董正惠,陆影,李萍,等.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23:2113-2116.
R725.6
B
1002-2376(2015)09-0012-02
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