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6-05施新星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护士长传染病风险管理

施新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云南昆明 650032

传染病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部分疾病致死率、传染性极强、治愈率低甚至不可治愈,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感染科是医院收治各类传染病的诊疗科室,主要收治各类病毒性肝炎、梅毒等症。收治患者多携带病原体,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风险管理难度大、任务重,感染科是医院风险管理重点关注科室[1]。该院自2014年1月,开始落实新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医院感染科共收治患者744例,其中男 429 例、女 315 例,年龄 7~83 岁、平均(44.3±8.2)岁。2014年1—12月,收治患者719例,其中男410例、女 309 例,年龄 8~85 岁、平均(44.6±7.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谱分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13—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表2 2013—2014年医疗服务质量相关指标对比

1.2 方法

1.2.1 旧有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①护士长责任领导制度:护士长负责护理部与病房管理协调工作,上传下达,负责管理护士开展责任护理,督导落实常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专业护理活动。②护理质量管理:据医院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内容,结合感染科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2.2 改进工作 (1)重新确立护士长职责:围绕护士长建立护理小团队,确立护士长协调、监督、领导职能,护士长需担负起责任感、职业素质培养职能,增加1名助手专门负责培养、1名助手负责协助做好护理质量监督。

(2)围绕患者识别风险要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干预:①患者出入院时,与其进行深入交谈,据患者传染病病情、文化水平、家属陪护情况,识别高危风险人群,皮肤损伤者、肥胖易出汗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者、配合意识不佳者、低文化水平、活动不便与基础状况较差者是高危人群[2];②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陪护者务必了解传染病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的预防交叉感染措施,饮食、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事项;③对于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状况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患者有抗拒行为[3]。

(3)强化隔离与消毒管理:①对陪护人员家属加强管理,控制探视者探视频率,划定探视区域,对转角、人员相对密集区域,落实防护隔离;②计件计算病房产生的废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隔离,检出尖锐物品,避免误伤,严格分类管理;③提高手卫生管理水平。

(4)定期组织防护用具质量检验、防具使用培训:对于新入职、新入院患者与家属,在培训室由资深护士进行专门指导、培训,使其掌握无菌手套、隔离服、护目镜、面罩等防护的应用方法;对于罹患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A类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病房内隔离用具、日用品消毒与定期质检。

(5)提高危险品管理水平:①定期清点毒剂、化学药品,对于高刺激性、易挥发药品专门存放,定期对存放场所进行消毒、清洁;②做好入职培训,确保每一位护士都正确的掌握消毒剂使用、配制方法,并在消毒熏蒸前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③建立危险品危害事件应急方案,在危险区域处张贴警示标识;④对护士开展定期体检,若见异常,及时调整岗位,并做好追踪观察。

(6)做好人文关怀:感染科传染病患者因隔离、躯体不适、社会支持不足、不可预测的预后等原因,常伴有抑郁、焦虑,同时传染科护士应面临较大的被感染风险,常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感染科建立心理室专门负责对医护人员、患者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如意外伤害、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等,职业伤害发生例次,交叉感染发生例次,住院时间延长例次,并发症例次。2013、2014年患者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数例(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

2014年患者不依从性行为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率低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医疗服务质量相关指标

2014年职业伤害例低于2013年,住院时间延长率、并发率低于2013年、患者满意率高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感染科是医院风险管理重点关注科室,交叉感染风险、职业伤害风险极高,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疏忽便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主要风险体现在:①生物学风险,传染病患者成为病原体传播媒介,交叉感染途径较多,主要包括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等,有报道称护士已成为HIV主要感染人群,这与护士长期接触可能携带HIV病毒的患者、废料有关。②理化危害,传染科消毒剂、有毒化学物质较多,部分药剂具有细胞毒性损害,护士与患者不可避免地与危险品频繁接触,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此外许多玻璃制品也易破碎刺伤患者或护士[4]。③患者、患者及其家属不良心理,消极、负面情绪直接影响患者依从性、自护能力,患者在隔离期间,自护活动较多,若情绪不佳,易出现躯体不适,影响治疗进程;许多护士长时间接触传染病患者,难免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易造成护理差错,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不够也是感染科护士、患者心理压力主要来源。④护士综合护理技术、防护意识与能力不足,患者配合能力、自护能力、风险意识不足,这些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⑤管理不科学,排班不人性化,工作强度大,质控落实不到位,无系统的健康教育路径等[5]。

为此,该院风险管理改进策略主要包括重新确立护士长职责、围绕患者识别风险要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强化隔离与消毒措施管理、定期组织防护用具质检与使用培训、提高危险品管理水平、做好人文关怀,关注危险品、危险自然人、危险要素,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此外,需注意的是,因感染科患者多为已确诊或怀疑为感染性疾病患者,多数患者仍有一定的自主行为能力,只是处于相对隔离状态,仍有一定的生活能力,部分基础护理工作仍有需要依靠自身承担。但患者因处于陌生的环境、行为受限制,又因获知罹患传染性疾病,可能有较强的心理波动,影响护理依从性,同时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与能力严重不足,需做好健康教育。医院结合自身经验,制定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安全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重点在于确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对象与方法,过去传统的口头教育质量较差,改进后的风险管理注重强化安全教育,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培养患者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极大地减轻护士工作量,控制来自于患者的风险。感染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关注细节,注重提高管理水平,风险管理通过确立规范相关制度,指引护士做好风险因素管理工作,提供技术路径支持,通过制定落实奖惩制度督促护士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落实以上措施,结果显示,新的风险管理制度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无小事,特别是医院感染科,是开展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卫生工作的特殊场所,可能存在潜在的恶性传染病,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出现率不断上升,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做好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自身、社会的负责,应时刻严格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1]杨斐,杨小燕.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111-1112.

[2]周逸.基层医院传染科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92-193.

[3]邬梅珍,杨敏,康明芬,等.某医院传染科老年肺结核患者孤独感的原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9):567-568.

[4]徐丽芬.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58-1359.

[5]徐红艳.数据量化管理在感染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123-125.

猜你喜欢

护士长传染病风险管理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等 你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