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策略
2015-06-05王世贤
王世贤
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门诊部,云南昆明 650034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受到高度重视,对室内和室间的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质控过程中,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分析前的质控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此环节出现的误差约占到整个实验误差的70%,这也是造成免疫学检验分析出现不准确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而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而造成误诊[1]。该研究收集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免疫学检验分析前580份出现质量问题的血标本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应对策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表1 580份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质量问题血标本质量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免疫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质量问题的血标本580份进行分析,所有血标本均符合试验标准。
1.2 方法
在血标本质量控制相关理论指导下,并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对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检验分析前患者、护理人员、医生以及送检人员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统计调查,总结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在患者方面,用药情况、心理状况和饮食状况所占比例分别为11.6%、9.5%和14.7%;在护理人员方面,采血时间和操作顺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10.0%;在医师方面,申请单填写规范性和检查项目合理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0.3%和5.3%;在送检人员方面。送检时间和途中运输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10.2%。详见表1。
3 讨论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2],标本检测这一过程分为分析前期、分析中期和分析后期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临床免疫学检验指的是免疫测定技术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免疫学实验室在具体操作规程、室内和室间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均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分析前期的质量控制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3]。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样本质量问题占总血标本质量问题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涵盖了采血时间不合理、操作顺序不当、申请单填写不规范、运输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质量控制尤为必要[4]。
3.1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护理人员、医生以及送检人员等4个方面的内容对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控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①在患者方面,用药情况、心理状况和饮食状况所占比例分别为11.6%、9.5%和14.7%,三者对血标本质量控制的影响均比较大,分析得出,用药状况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化学干扰和药理学干扰两个方面,在采集血标本时应尽量避开药物治疗时期,至少也要在用药结束1.5 h后进行,采集血标本时,若患者的心理调节不到位,存在紧张、激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所获得的血液免疫因子IgM、IgG等检测结果要高于正常值,而且在饮食后,患者体内血液含有的尿素氮、甘油三酯、血糖等指标也会有所上升,进而使采血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环境我温度、运动因素、体位状况等也会影响到血标本质量[5];②在护理人员方面,采血时间和操作顺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10.0%,分析得出,若采血时间不合理、采血顺序不恰当,也会对采血标本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应在清晨患者未进食前,其目的在于将患者饮食、运动以及昼夜节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血标本采集部位。采血器选择、采集前的知识教育等也会影响到血标本的质量[6];③在医师方面,申请单填写规范性和检查项目合理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0.3%和5.3%,分析得出,病因、疾病种类以及病程等检验项目都会对血标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申请单填写的规范性对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更大,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合理填写申请单,对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来讲,尤为必要;④在送检人员方面,送检时间和途中运输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10.2%,分析得出,因在运输途中,可能会发生血液污染、渗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室温下长时间搁置的血标本,其钾离子会迅速上升,乳酸脱氢酶活性也会减弱[7]。
3.2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应对策略
①临床标本采集、运送及保存。在采集标本时,首先要确保标本的质量,对采集标本的时间、止血带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控制,为避免出现溶血现象,血标本采集时要保证采血定位以及进针的准确性;在消毒时,应碘伏完全吸干后方能进行穿刺;止血带压扎不能太久,以免激活凝血系统;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抗凝比例,减少抗凝操作失误。对于采血时间的选择,应在晨起空腹时为宜,特殊抽血时间应另做标记,不提倡“来即抽”的做法;对于采血体位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体位可能对采血结果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激素,应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体位;对于采取温度的选择,采集和保存均应在体温条件下完成,并及时冰冻送检[8]。②对干扰因素的控制。概括来讲,影响测定结果的标本因素可分为内源性干扰因素和外源性干扰因素,前者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交叉反应物质、异嗜性抗体、补体等,血清及血浆标本中多含有这些物质,会使检验结果呈假阳性,可用稀释标本检测方法以及改变酶抗体等方式来消除此类干扰;后者主要是指实验室的温湿度、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操作人员素质等,应避免标本溶血、形成良好的采血习惯以及保证采血器具的清洁。③建立标本送检和接受制度。要求医生必须认真填写检验申请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尤其是对实验检查结果可能造成应喜爱那个的送检标本时间、便利变化、服药史等信息,对样品到实验室的运送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设立不合格标本登记薄,拒收不合格样本,拒收标本应次应形成文件;实行“首接”负责制,对检验结果进行及时反馈[9]。
综上所述,临床免疫学检验对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临床科室与放免室共同努力,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1]金岚,陈倩,吴慕琳,等.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互动式沟通对标本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7):138-140.
[2]江雪松.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8(7):71-72.
[3]赖琼凤.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1-3.
[4]鲁石,贺宇.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6):70-71.
[5]顾则娟,王荣,谢晓峰,等.血标本分析前质控流程的无缝隙管理[J].护理学报,2009,12(2):21-23.
[6]董海静,丁海燕,杨玲.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12(6):46-49.
[7]晏萌,谢萍.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理因素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3(5):1487-1488.
[8]唐燕芳,卓金旋.体检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6):139-141.
[9]于晓玲,吴延华,刘美华,等.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12(3):1283-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