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2015-06-05刘丽涛
刘丽涛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激励是指采取一定的外部方法,来刺激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之为达到目标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目前护理工作服务要求高、任务重,同时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压力源,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及工作有严重影响,如何使护理人员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是目前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方面。该科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把激励机制应用到绩效考核当中,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1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2人。内分泌科床位为30张。
1.2 方法
1.2.1 考核控制小组 由护士长与2名主管护师及1名护师组成考核小组,根据该科的人员构成及工作量来绩效考核标准、奖金构成及比例,确定岗位及职称系数。按照效率优先,注重管理,多劳多得,同时兼顾公平的原则,按照科室绩效考核标准每周不定期进行现场考评及打分,最终在月底按百分制计算总分,本月绩效奖金按该月的得分进行分配。
1.2.2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共有5项,共100分。①职业素质(10分)内容包括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业务技能学习和培训。②护理服务(20分)内容包括仪容仪表符合规定,热情待人,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讲解、对需要帮助的人要积极主动进行帮助;对科室的同事要做到互相团结;③护理质量(50分)按照该院护理常规要求落实工作,对于本班的任务要及时认真的完成;首先对于刚收入院的病人要做好首迎、首问负责制;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要做好护理工作,严格落实护理等级识别、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对于患者的危急值及时通知主管医师;严格遵守交接班查对制度;对于自己负责的病人情况,尤其是病情不稳定的病人,要做到及时观察发现病情变化,有情况随时通知主管医生;对于抢救病人的各项操作必须熟练,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发生;对于病人出院时要做到护理满意度达标,无投诉。④科研教学(10分)内容包括积极参加医院、科室各种业务的培训学习及考核;对于来院实习的学生要承担教学各项任务,教学过程要做到准确的讲授知识,要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学习,积极发表护理方面的宣传稿件和论文,提高科室的学术氛围,对于其他医院的先进技术在情况许可时要积极开展。⑤科室管理(10分)内容包括对于护士长的工作安排要严格执行,如有疑问可以和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解决相关问题;同事之间要互相配合,工作中如出现问题,要多进行自我检讨,不能互相推诿责任;主动参与科室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培训模式的制定和改进,为科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3 分配方法 (1)奖金构成及比例。奖金由职称奖金、岗位奖金及绩效奖金三部分构成。其比例40%、30%、30%。
(2)考核系数。①职称系数。副高职称1.5,主管职称1.4,护师职称 1.2,护士职称(3 年及以上)1.0、护士(2 年)0.9、护士(1 年)0.8。 ②岗位系数。 组长 1.2,高责 1.1,3 年以上的初责1.0,2年以上的初责0.9,1年以上的初责0.8。
(3)考核分值。 ①职称分值=(护士奖金总数×40%)/护士职称总人数。②岗位分值=(护士奖金总数×30%)/护士岗位总人数。③绩效考核分值=(护士奖金总数×30%)/护士岗位总人数×100分。
(4)护理人员最终奖金。个人奖金=岗位奖+职称奖+绩效奖。岗位奖=本人岗位系数×岗位分值;职称奖=本人职称系数×职称分值;绩效奖=月绩效考核分×绩效考核分值。
1.2.4 正确应用激励机制 ①工作生活中关爱进行激励。为了使护理质量整体提高,在工作中护士长应当为护士提供足够的财力及物力支持,如合理的奖金分配比例,年终及节假日护士的奖品的发放。合理安排工作上在安排轮休、调休时尽量在公平合理的情况下适当照顾有孕或者有其他困难的同事;对于节假日的值班人员应当有相应的绩效加分,对值班人员进行奖励;在生活上要对护士进行关心,尤其是刚进科室的年轻护士,尽量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在护士的晋升上多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其晋升。要在科室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本科室人员的工作效率。
②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进行激励。首先,作为护士长,在工作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本科室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操作,这样采能够严格要求年轻护士,使年轻护士以自己为榜样,从而使年轻护士养成一种工作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每月进行工作总结,对工作中好的一面进行表扬,必要时给以物质奖励,绩效考核给予加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③培训激励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必须对护士进行培训。首先,护士长要以身作则,向年轻护士讲解相关护理知识,另一方面,应组织护士轮流讲课,并组织大家进行相关讨论,及时发现和总结问题,以便能够督促年轻护理主动学习;对于讲课内容好的的护士,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另外,还应该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本院和外院的学习活动,鼓励护理人员发表学术论文,选拔优秀护士外出进修学习[1]。对于表现优秀的护理给予绩效加分。多给护士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挖掘护士的自我潜力。
④提倡人人都是管理者,对其参与进行激励。让护士参与到管理中来有利于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该科每年的工作计划,应先由护士长制定计划思路,然后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使大家踊跃发言和交流,提出对本科室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值得继续发扬的方面,共同制定本科室的工作计划。同时还应该加强全体护士质量管理意识,建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定期轮换小组成员,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应让每位护士都具体负责一项质控内容如用药护理质控、物品管理质控等。通过参与激励,增强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其对科室的归属感[2-3]。
1.2.4 评价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患者角度和护士自身角度进行调查,在实施前、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共10个问题,包括服务态度、工作态度等;向护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共10个问题,包括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工作氛围、管理模等,实施激励机制前、后分别向患者发放50份;实施激励机制前、后分别向护理人员共发放问卷22份[4-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使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对比
在实施激励机制前患者的满意度平均值分数为(80±2.5)分,而实施后的平均分数为(94±3.4)分;在实施激励机制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平均值分数为 (89±3.1)分,而实施后的平均分数为(97±2.4)分;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激励机制实施前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对比[分,(x±s)]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一直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要为其提供全面、全程、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6]。这就要求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核心[7-8]。该科通过采取激励机制后,有效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考评时实行加分、扣分,使护理人员工作的好坏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使自己做到好的方面和不足的一面变得一目了然,对其以后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对其行为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作用。绩效考核与评优、晋升挂钩,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大大提高,使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改善。绩效考核方式更加公开、透明、客观的护理人员进行评价[9-11]。自实施以来,护士对其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护理人员工作时自身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总之,把激励机制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中,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护理人员激励机制优化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还需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
[1]黄艳.护理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法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6):114-115.
[2]桂小琪.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3):146-147.
[3]黄滨,魏彩兰,韦海楼.护士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基层医院的构建与评价研究[J].蛇志,2014(3):356-358.
[4]谈丽丽,金晓薇.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9):93-94.
[5]孙晓芙.护士季度考核激励机制在口腔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29):6647.
[6]李虹彦,安力彬,殷欣.绩效考核新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027-1030.
[7]杨秋菊,黄惠君,袁婉欢,等.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6):101-102.
[8]向慧,杨敏.绩效考核在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6):1200-1202.
[9]陈月治,黄华玲,施丽丽.激励机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2(6):534-536.
[10]文美月,关如虹,黄玉娟.双向互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3):468-469.
[11]张红芳,冷雪娟.科护士长负责下的护理绩效管理和分配新尝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