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6-05曾金凤
曾金凤
摘要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要重视课外延伸阅读,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能力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35-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凸显学生个性化和提升其实践能力,应该在“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口常教学之中”的同时,更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注重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培养语感,特别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慎重选择阅读内容,调动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科普、寓言、童话、儿歌等,这样的内容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增强学生浓厚的好奇心,急于探知未知的东西。
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通过简单复述和问答,分享阅读兴趣。我会让学生们在阅读过后复述故事内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复述后及时给学生们一些表扬,这样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二、指导学生的方法选择
1.重在品味的精读。对经典名篇名著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如朱自清的《春》,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意在吸收的略读。这种阅读意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内容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同时,侧重交流感受。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比如说在学完《慈母情深》的时候,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并交流一下,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3.随意了解的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4.限时限量的速读。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三、重视学生独特体验的阅读训练
1.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坐井观天》可以抓住“观”字发问,为什么用“观”而不用“看”。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3.教师要重视课外延伸阅读
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课外阅读材料,搞好阅读、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四、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学好语文,积累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学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比如《桂林山水》-文景美文美,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读中想象桂林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品味,促进了语言的积累,从语感培养的角度来看,也训练了学生丰富和扩展语言的能力,增加了对语言的感悟。
参考文献:
[1]鞠苏霞.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1).
[2]董丽平.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l)
[3]孙凤英.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