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生活化
2015-06-05刘美兰
刘美兰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始于成功的课堂引入,课前引入好比文章的摘要,既要说出亮点,又要说出重点,更重要的是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奠定活泼、生动的高效物理课堂基调。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引入 生活化 情境
新课的导入,有很多生活化的方式:
一、利用生活中的现象、经验或事例,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课堂,简单而真实,学生会感觉很熟悉,可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生活是产生物理问题的土壤,很多绝妙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又具有实效性的学习情境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
案例1:在讲“影响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让学生想想你平常晒衣服时怎么样让衣服干得快?通过学生回答要把衣服摊开并且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晒,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
案例2:在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让学生用手拍桌子,手拍桌子时手给桌子一个力,但是为什么手会疼呢?还可让一学生双手用力推教室的墙壁,问“为什么人会向后退”;为什么人游泳时要用手向后划水人才会前进,划船时桨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前进等。
案例3:在讲解“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列举“当老师转动扩音器上的音量旋钮时,你听到老师的声音为什么会变高变低?当我们调节台灯的亮度开关时,灯光为什么会变亮变暗呢?”等等。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们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会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教师可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再将物理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传授给学生。
二、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前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生活经验是作为物理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存在,有些生活经验对学生进一步知识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有些生活经验却与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理论相悖,这就需要老师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物理前概念,选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具有生活性和科学性的素材,把所选取的素材进行科学加工和重组,使之包含着一定的要学习的问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这些包含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直观、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眼、耳、脑等器官同时开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案例4:在讲“弹力与弹簧测力讲”时,通过播放大量的视频:跳水运动员伏明霞用脚向下压跳板后人向上跃起,撑杆运动员用力向下压撑杆后人向上跃起,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后把箭射出去。我问学生运动员向上跃起,箭出去的力是怎么产生的?这几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
案例5: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我首先让学生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游客通过一段茂密的树林,树荫下的光斑大部分都是圆形的,且大小不同。学生马上就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太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会在地上会留下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学生熟悉的、被忽略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倍感亲切、又充满好奇,但他们又不知所以然。
三、利用生活中的实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实验情境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材料、物品、器具等作为实验材料资源,并通过问题、观察、探究等活动方式创设的一种使学生认知、情感、实践三方面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获得丰富个人意义的学习情境”。通过在生活化的实验情境,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与物理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案例6:在讲解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一开始教师可以叫学生准备两张大小相同的纸,让纸自然下垂。问学生如果从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经过思考认为,两张纸应当从中间分开。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学生发现两张纸不但没有分开反而紧紧地吸在了一起。教师还可通过演示两个烧杯并排放好,沿一个烧杯口从水平方向吹气,乒乓球会从这个烧杯“跳栏”到另一个烧杯等实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案例7:在讲“空气的力量”时,本节内容有点抽象,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与大气压有关的小实验,如“覆杯实验”和“烧瓶吞蛋”实验和“对拉吸盘”,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进行演示,全班同学发现,无论怎么倾斜怎么甩,纸片确实不会往下掉,鸡蛋真的被吸到烧瓶里去了,两个同学用了很大的力才把吸盘拉开,这些实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
四、利用趣味故事,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故事化的情景能增强物理的趣味性。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景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案例8:在讲“压强”时引入“千钉鞋”故事,秦国时有一种刑法——钉刑。犯错误的人将穿有钉有钉子的鞋绕咸阳城走三天三夜。有一天秦国一位大臣因一句话冒犯了秦王,秦王大怒准备给他穿带扎有一根钉子的鞋。有位大臣想救他,给国王出了个鬼点了,说一根钉子不解恨,应该在鞋子上打上一千颗钉子,让他穿着游街。秦王一听大喜,就命令照做。结果,该大臣笑眯眯地穿着“千钉鞋”绕咸阳城走了三天三夜。为什么穿扎有一根钉子的鞋子脚会受伤,而穿扎有一千颗钉子的鞋子人一点事都没有呢?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多动脑筋,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新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一心理特征,选择较为新奇的有趣问题,再经过巧妙的安排、设计,让原本抽象的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强烈地吸引学生去寻求答案、追求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