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实生活,培养人文地理素质
2015-06-05赵国定
赵国定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地理学科是最佳载体。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的体验,最有利于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现实生活 地理教学 人文素质
最近几年人教版初中地理课本进行了重新编制,对内容进行了新的规划。新教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结合现实中的地理常识,联想并运用到理论的学习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爱上地理课堂。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
新教材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在教材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关于地理区位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动手动脑配合教师一起来完成。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要给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共同探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揭示内容的真正含义。例如,在讲《水资源》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对水资源的保护有所共鸣,地理老师这样设计授课形式。首先,通过生活中存在的关于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图片和录像展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导致的后果。这种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这个时候教师将多媒体转向另外一组现象:社会上的一些调研队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视频采访等形式对人们生活用水情况进行采访,通过生活用水的大量被使用,来引发学生的质疑: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到底有多少?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进行课本学习,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水资源现状。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积累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的方式将课堂氛围带活了,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地理课堂,能够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感悟。
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思考开始的,同样中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时,要带着主动思考的心态善于发现问题,对重难点知识要反复思考,学会探究,在思考中,培养自己的地理人文素养。在学习《大陆瓣》时,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大洲主要是南北方向对称的。第二个是为什么大洲是三角形的?老师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并指出,地理方面的专家学者还不能解释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大家知道,在科学领域内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我们来探索的,科学是无止境的。学生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思考中体会地理理论精髓。但是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受限的,有些内容不是单靠思考就能解决,还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通过生活贴近理论的研究,这样更有实际价值。新教材的编写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通过一些内容的设置营造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意识,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地理课后,都会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大家查阅资料或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完成,这样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
三、引导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
新教材中添加了一些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理论学习的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课外实践,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综合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关于地表知识时,布置的作业中有关于当地的地理特征条件下的地表是不是不断变化的问题研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利用测量工具,如皮尺等对学校的地表进行测量,然后画出测量结果图。还有在讲解《水资源》一课时,教师给大家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周围的工厂或者农村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工厂在生产产品时需要用多少水资源,调查农村在农田灌溉时需要消耗多少水。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水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写倡议书和宣传手册等形式对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的现状进行宣传,为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的行动。《水资源》这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是关于如何节约用水、怎样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水资源。针对这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举办了一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对学校的水龙头设计、家庭用水量以及用途、宿舍的节约用水的意识等开展调查并收集资料,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严重现状以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通过调查的形式可以了解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水资源这节课所要传达的信息有了强烈的共鸣,真正地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地理的人文色彩。
初中地理的学习不止是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现实所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在知识的积累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初中的地理课堂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不仅拉近了地理和生活的距离,同时拉近了学生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地理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学问,然后联系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接受地理课堂,习惯地理课堂,最后爱上地理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