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胁刺激对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

2015-06-05刘尚礼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正确率跆拳道威胁

刘尚礼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北碚 400715)

威胁刺激对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

刘尚礼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北碚 400715)

探讨威胁刺激下不同特质焦虑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效率。筛选高、低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各30名作为被试,以威胁性图片为刺激材料,分别对其视觉搜索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反应时:高特质焦虑个体反应时显著长于低特质焦虑个体;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与无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男、女性别在反应时上无显著差异。2)反应正确率: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要显著低于无威胁刺激条件的反应正确率;女性跆拳道运动员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男性跆拳道运动员。

威胁性刺激;特质焦虑;视觉搜索;运动员

视觉搜索是运动员在复杂环境中捕捉场上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过常人的视觉搜索效率是其做出快速决策和致胜的关键,也是其在复杂环境中调控心理与技能能力的体现[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负性信息,尤其是威胁性刺激,与人类的生存紧密相连,起到信号警示作用,更容易获取视觉注意,如果这种注意过于强烈,则可能导致个体更长的视觉搜索反应时或者更低的正确率[2-4]。已有研究证实特质焦虑个体更容易受到威胁性刺激的干扰,认为随着威胁程度的增加和焦虑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加工效率会逐渐下降[5],当然,也有不一致的研究结论,认为焦虑使运动员周视觉变窄,限制了他们去搜索更多的威胁刺激,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无关刺激上,从而导致高特质焦虑运动员的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都有显著的提高[6]。

以往针对运动员视觉搜索的研究中,多采用“专家—新手”的实验范式进行研究[7-10],并得出了一些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即视觉搜索在各个专项领域都呈现出不同的专项特点,但专家(优秀)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模式倾向于集中化与节省化,加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11]。跆拳道运动作为格斗对抗性高危险项目,攻防转换瞬息万变,比赛过程异常激烈,尤其是在一些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场上运动员总是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以取得最好的名次,时刻面临着来自对手的威胁和自身的压力,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能否在威胁刺激下快速搜索有效信息并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一直是训练、竞赛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所以,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威胁性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视觉搜搜范式,对威胁刺激下不同特质焦虑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进行考察,以期在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能对特质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效率进行优化和调节,做到有的放矢,使其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分量表”(STAI-T)[12]测查了195名跆拳道运动员,将被试的问卷得分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取得分在前25%的被试为高分组,得分在后25%的为低分组[13]。1月后再次使用STAI-T量表对被筛选出的被试进行测量,剔除两次测查分差在3分以上的被试,最终筛选出高特质焦虑组(女17人,男13人)和低特质焦虑组(女13人,男17人)各30人,共计60人。60名被试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19.08± 1.81岁。低特质焦虑平均分为31.71±4.42,高特质焦虑平均分为49.95±2.51,对两组被试特质焦虑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 -17.06,P<0.001,差异显著。所有被试的视力或矫正后视力正常。

1.2 实验材料

启动刺激图片均来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14]。从IAPS中选取威胁性图片30张,中性图片30张。通过photoshop CS6处理成相同大小和亮度后,另请30名在校大学生对这60张图片的威胁度和唤醒度进行评定,对威胁性图片(3.05±0.56)和中性图片(3.22±0.84)唤醒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 0.69,P=0.50)差异不显著,对威胁性图片(5.80±1.10)和中性图片(3.33±1.01)威胁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5.50,P<0.001)差异显著。

视觉搜索任务图片为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钟形矩阵[15]。实验中钟形矩阵的12个位置上呈现的是随机选取的大写英文字母,D为恒定靶刺激,其它12个字母(A、B、C、E、G、H、P、W、O、U、R、Z)为干扰刺激。靶刺激在钟形矩阵的排列时,出现在每一个位置上的几率相等,其他的干扰刺激随机排列。共制定了靶刺激在钟形矩阵出现的视觉搜索任务图片(干扰刺激的出现位置随机处理),和靶刺激在钟形矩阵不出现的视觉搜索任务图片各24张。

1.3 实验设计

采用2(特质焦虑水平:高、低)×2(威胁性信息:有、无)×2(性别:男、女)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特质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性别、威胁性信息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视觉搜索效率,指标是视觉搜索的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

1.4 实验程序

本研究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用E-prime2.0软件编程。被试眼睛距离计算机屏幕60 cm,实验全程佩戴隔音耳机。屏幕在开始时会出现一个注视点“+”,呈现时间为1000 ms,随后呈现一张情绪图片,呈现时间为500 ms,之后会出现一张含有13个大写英文字母的钟形矩阵图片,呈现时间为2000 ms。矩阵中央为一个恒定的靶刺激字母“D”,被试需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在其周围的12个大写英文字母中找到同一字母,如果找到同一字母请按下“F”键,如果没有找到请按下“J”键,当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或钟形矩阵图片呈现时间超过2000 ms时将立即进入下一个trial,系统自动记录被试按键的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正式实验前,被试需要先进行练习,直到完全理解后才进入正式实验。根据启动图片威胁性信息的有、无(随机呈现)将实验分为有威胁刺激出现的试次和无威胁刺激出现的试次各72次,总计144试次。(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示意图

2 研究结果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求出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视觉搜索反应时和正确率(见表1),并进一步对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

表1 不同特质焦虑水平下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 实验1中的方差分析结果

2.1 反应时

对所有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反应时进行2×2×2的ANOVA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6)=1.44,P=0.24,η2p=0.04],特质焦虑运动员在性别平均反应时上没有显著差异;威胁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03,P=0.86,η2p=0.001];威胁与特质焦虑水平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 1.00,P=0.32,η2p=0.02];特质焦虑水平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57,P=0.46,η2p=0.01];威胁刺激×特质焦虑水平×性别的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68,P=0.42,η2p=0.02];威胁刺激主效应显著[F(1,56)=21.80,P<0.001,η2p=0.35],在有威胁条件下平均反应时(1785 ms)显著长于无威胁条件下平均反应时(1747 ms);特质焦虑水平主效应显著[F(1,56)=13.00,P=0.01,η2p=0.25];高特质焦虑组平均反应时(1899 ms)显著长于低特质焦虑组平均反应时(1634 ms)。

2.2 正确率

对所有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正确率进行2×2×2的ANOVA分析,结果表明,特质焦虑水平主效应不显著[F(1,56)=1.70,P=0.20,η2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56)=1.11,P=0.30,η2p=0.03];威胁刺激与特质焦虑水平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31,P=0.58,η2p=0.009];特质焦虑水平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08,P=0.79,η2p=0.002];威胁刺激×特质焦虑水平×性别的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威胁[F(1,56)=0.96,P=0.34,η2p=0.03];威胁刺激主效应显著[F(1,56)=16.60,P<0.001,η2p=0.33],在有威胁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90.92)显著低于无威胁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92.96);威胁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F(1,56)=10.78,P=0.002,η2p=0.24],对其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跆拳道运动员,在有、无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均高于男性跆拳道运动员,且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正确率(92.80)显著高于男性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89.05)。

3 讨论

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同等重要,是个体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16-17]。本研究通过启动威胁刺激考察了下不同特质焦虑水平下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实验结果取得了与以往研究相一致的结论,但也发现了一些与以往研究不太一致的地方。

研究发现,特质焦虑水平对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特质焦虑个体的平均反应时更长,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反应时要长于无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这与张学民[18]和Olatunji[1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有关焦虑与注意的很多研究都得出了相互支持的结论,就是高焦虑个体更多的倾向于注意威胁性信息,普遍存在着对与威胁性信息的优先注意,如何卓采用视觉搜索范式,以标准化的表情简笔画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眼动记录的方法考察高、低特质焦虑的个体对面部表情的注意偏向。发现高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有注意偏向,这种偏向表现在无论是在早期的搜索还是在后期的加工中愤怒面孔都要快于快乐面孔[19]。Koster等人检验了正常被试对威胁性图片的注意偏向,并认为这种偏向是个体对威胁性信息难以解除注意(即注意解除困难),而不是前人们所认为的注意警觉,认为高特质焦虑个体对威胁信息有更强的锁定倾向,一旦注意了,则持续保持,难以摆脱,影响了对该信息的注意解除能力[20-21],而低特质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通常采取回避的注意方式,不至于将注意锁定在这些信息上,能够很快地将注意从中摆脱出来,脱离威胁刺激的干扰。有研究认为视觉空间注意存在早期的异化和晚期的抑制(返回抑制),线索提示可能引发晚期较长时程的抑制,从而导致个体视觉搜索反应时更长[22-23]。也有的研究认为,高特质焦虑个体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的反应时之所以长于低特质焦虑个体,可能是先启动的威胁刺激延长了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维持时间[24-26]。较多社会认知和临床心理学,甚至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都认为威胁刺激有特殊的吸引视觉注意警觉的倾向[27-28],然而已经发现的对威胁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也可能不是威胁相关刺激引起注意警觉,而可能是因为个体一旦注意到威胁刺激就对这些刺激进行注意维持,也就是说,对威胁或负面相关刺激的注意可能增加注意维持时间,导致从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反应时更长[26]。另外,本研究中还考察了威胁刺激下性别因素对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结果显示跆拳道运动员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这与宫殿坤等[2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宫殿坤等对字体特征与视觉搜索方式对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视觉搜索程序和实验内省法考察了汉字字体、字体大小和搜索方式对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视觉搜索结果无影响,推论可能是由于被试均为正常的成年大学生,所以性别差异不显著。

对不同条件下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正确率进行考察发现,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要低于无威胁刺激条件的反应正确率,女性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正确率要高于男性跆拳道运动员,并且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要显著高于男性跆拳道运动员,此研究结论与以往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0-31]。相对于中性刺激而言,人们更容易将注意导向环境中的威胁刺激[32],如果这种注意加工偏向过于强烈,可能会造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不良[33],从而导致个体呈现更低的正确率[34]。高特质焦虑运动员易在紧张情境下显现出较高的状态焦虑,如张锡萍在对散打运动员压力下“Choking”的实证研究中证实,随着个体焦虑水平提高,在完成对散打招式图片的视觉搜索任务中正确率下降,且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30]。而在本研究中,虽然高特质焦虑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正确率要低于低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正确率,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两组被试焦虑水平的差异显著性没有达到峰值,也可能是跆拳道运动员自身的专项特点所限制,要弄明白其具体的原因,还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在威胁刺激下表现出高效的视觉搜索能力是其技能水平的体现,也是跆拳道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关键。本研究首次关注到威胁刺激对特质焦虑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通过启动威胁刺激来考察不同特质水平下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以期能为后期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后期还要通过研究进一步的考察在动态威胁性刺激(模拟比赛场景中的各种动态威胁性刺激)条件下,不同特质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效率,重点关注威胁刺激下高特质焦虑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效率的调节与优化。

4 结论

在视觉搜索反应时上,高特质焦虑个体反应时要长于低特质焦虑个体,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无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威胁刺激延长了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维持时间,影响了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解除。在视觉搜索反应正确率上,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要低于无威胁刺激条件的反应正确率,女性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正确率要高于男性,且在有威胁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男性跆拳道运动员。

[1]杜宁.羽毛球运动员在预判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4:2-3.

[2]Rutherford E.,MacLeod C.,Campbell,L.Negative selectivity effects and emotional selectivity effects in anxiety:Differential attentional correlates of state and trait variables[J].Cognition&Emotion,2004,18(5):711-720.

[3]Sheppes G.,Luria R.,Fukuda K.,et al.There’s more to anxiety than meets the eye:Isolating threatrelated attenti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biases[J].Emotion,2013,13 (3):520-528.

[4]张禹,罗禹,赵守盈,等.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注意定向加速还是注意解除困难[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29-1138.

[5]Nieuwenhuys A.,PijPers J.R.,oudejans,R.R.D.,et al.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on visual attention in climbing[J].Joum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2008,30(2):171-185.

[6]Williams A.M.,Vickers J.,Rodrigues S.The effect of anxiety on visual search,movement kinematics,and performance in table tennis:A test of Eysenck and Calvo's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2002,24 (4):438-455.

[7]Vaeyens R.,Lenoir M,Williams A.M,et al.The effects of task constraints on visual search behavior and decision making skill inyouth soccer players[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2007,29(2):147-169.

[8]王洪彪,周成林,王丽岩.信息量与认知负荷对羽毛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1,1:88-96.

[9]周成林,赵洪朋,张怡.运动领域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197-201.

[10]付全,冯丽伟.篮球运动员不同视野范围的视觉搜索优势及眼动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371-375.

[11]孙延林,白学军.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11-115.

[12]Spielberger C.D.,Gorsuch R.L.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Form Y)[M].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3.

[13]彭家欣,杨奇伟,罗跃嘉.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选择性注意偏向[J].心理学报,2013,45(10):1085–1088.

[14]Lang PJ,Bradley MM,Cuthben BN.NIMH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motion and attention,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Instruction manual and affective ratings,technical report A-6.University of Florida,Gainesville,FL,2005.

[15]Olatunji B.O.,Ciesielski B.G.,Armstrong T.,et al.Emotional expressions and visual search efficiency:specificity and effects of anxiety symptoms[J].Emotion-APA,2011,11(5): 1073.

[16]Eysenck M.W.,Derakshan N.,Santos R.,et al.Anxie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J].Emotion,2007,7(2):336-353.

[17]Derakshan N.,Eysenck M.W.Anxiety,processing efficiency,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New developments from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J].European Psychologist,2009,14(2):168-176.

[18]张学民,廖彦,葛春林.排球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任务中眼动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8,26(6):57-61.

[19]何卓.特质焦虑者对愤怒面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23-28.

[20]Koster E.,Crombez G.,Verschuere B.,et al.J.Components of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 in high trait anxiety:Facilitated engagement,impaired disengagement,and attentional avoidance[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44(12):1757-1771.

[21]高鹏程,黄敏儿.高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3):307-318.

[22]Mele S.,Savazzi S.,Marzi C.A.,et al.Reaction time inhibition from subliminal CUeS:Is it related to inhibition of return?[J].Neuropsychologia,2008,46(3),810-819.

[23]邓晓红,张德玄,黄诗雪,等.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0,42(3):325-333.

[24]Georgiou G.,Bleakley C.,Hayward J.,et al.Focusing on fear: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from emotional faces[J].Visual cognition,2005,12(1):145-158.

[25]Salomink E,Hout VD,KindtM.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hreat: Quick orienting versus slow disengagement and two versions of the dot Probe task[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7,45 (3):607-615.

[26]冯文锋,罗文波,廖渝,等.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信息的注意偏好:注意警觉还是注意维持[J].心理学报,2010,42(7):779-790.

[27]Williams J.M.G.,Watts F.N.,Macleod C.,et al.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emotion disorders(2nd ed.)[M].Chichester,England:Wiley,1997.

[28]杜蕾.威胁性信息检测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243-251.

[29]宫殿坤,郝春东,王殿春.字体特征与搜索方式对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5):1142-1145.

[30]张锡萍.打运动员压力下“Choking”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08,5:20-28.

[31]徐晓斌.压力条件下篮球运动员自信心与“Choking”关系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74-77.

[32]刘静怡,黄希庭,杨帅.社交焦虑障碍中的注意偏差三成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4):664–670.

[33]Sheppes G.,Luria R.,Fukuda K.,et al.There’s more to anxiety than meets the eye:Isolating threat-related attenti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biases[J].Emotion,2013,13(3): 520-528.

[34]Rutherford EM,Maleod C,Campbell LW.Negative selectivity effects and emotional selectivity effects in anxiety:Differential attentional correlates of state and trait variable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4,18(5):711-720.

Effect of threatening stimuli on the efficiency of visual search of taekwondo athletesw ith trait anxiety

LIU Shang-li
(Dept.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visual search efficiency of taekwondo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trait anxiety under threatening stimuli,this article has selected 30 taekwondo athletes with high trait anxieties and another 30 ones with low trait anxieties as the testees and threatening pictures as stimulus materials so as to conduct respective investigations on their visual search reaction time and accuracy.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reaction time of individualswith high trait anxieties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individuals with low trait anxieties;the reaction time under threatening stimuli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under no conditions of threatening stimuli;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reaction time ofmale and female athletes.2)The reaction accuracy rate of visual search reaction of taekwondo athletes under threatening stimuli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under no threatening stimuli;and the reaction accuracy rate of female taekwondo athletes under threatening stimuli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male taekwondo athletes.

threatening stimuli;trait anxiety;visual search;athletes

G804.87

:A

:1009-9840(2015)01-0069-05

2014-12-08

刘尚礼(1981- ),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正确率跆拳道威胁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跆拳道奶奶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嘻哈跆拳道
人类的威胁
生意
生意
搞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