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问出古诗词教学效度
2015-06-05陆慧
陆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提问 情感 画面 意象
新课改追求课堂效益,课堂效益的提高在于老师巧妙地质疑。古诗词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绝不仅仅是智慧的点拨,更是诗意化的语文熏陶。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们感到最难突破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领悟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是教师们教学中比较忽视的地方,那么教师如何找准角度,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难点?
一、抓关键词语的解读,问中读出情感
古诗诵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读”字,所有的教学目标的完成都应该通过读来体现。以读为本,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而确定诗中的关键词语作为本诗的训练点可以引发学生多元化的个性解读,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体会中读出不同的情感,是进行古诗诵读有效的语言载体。
如《凉州词》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反复品读最后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读后请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多少人没有活着回来,多少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我读出了悲凉的情怀。
师:是啊,你的体会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读得好,读出了母亲心中的那份凄悲,读出了将士心中的那份无奈。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战争是惨烈的,多少将士就这样战死沙场。
(播放视频体会“悲惨”)
师: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
师:请你读出你的体会。(生读)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戍边、前仆后继,为国戍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师: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戍边的战士为了国家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还是怎样的?
生:更是豪迈的。——男生齐读。
通过这样的反复品读,让学生从“几人回”中走进将士们的人生思考之中,走进古代沙场边关戍边的复杂内心,走进将士们血肉之躯中张扬的民族精魂的豪气,叩问出“醉卧沙场”的万丈豪情。
二、抓大致内容的概括,问中读出画面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图片导入,开始了古诗词的教学,在揭题部分,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老师要送你们一幅画,猜猜这是什么地方?②你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③西湖给小朋友的印象是?④你了解诗人苏轼吗?看似紧凑的提问,却带给了我们一个思考:这样的提问都有必要么?我们要如何凝练教师的提问,让每个问题都具有指向性呢?亦或说怎样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就如教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告知,免得学生在猜测的时候,脱离教师原有的设计。
提问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西湖的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吗?”我想以这样的问题进行铺设,学生能更容易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更容易达成。
三、从两诗对比的角度,问中读出异同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教学为例,谈谈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将两首诗比较异同:
1.问——创作背景有什么不同?一是“安史之乱”,一是“金兵南侵”。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有时代背景作铺垫。
2.问——诗人诗作有什么不同?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人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大量的史实,被人称为“诗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而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可谓“多产诗人”。《示儿》是他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
3.问——插图人物表情有什么不同?一是“意气风发”,一是“抱憾终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分直观。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奄奄一息。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之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来催人泪下。
4.问——“诗眼”有什么不同?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可提问:诗人为何而喜?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四、从教师理答引导,问中读得深入
课堂,作为师生“交往”的场所之一,课堂提问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古诗的课堂教学提问,就是教师巧妙提问,让学生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古诗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的解读,从诗词大致内容的概括,从写作情境的创设,从诗词对比教学、教师理答引导等多个角度进行提问,有效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